給創業者的話:沒有千萬甚至上億還是别做 App
**
2017/9/7 注意時間
**
現在的App創業者真是太多了,以緻于收到了很多這樣的創業者推廣需求,但是接觸到的創業者怎麼樣的呢?大多數都是傳統企業老闆,或者對移動網際網路懂得不是很多的老闆,也有一些有預算的但是預算實在是少的可憐的。然後他們找你推廣的時候,問他們預算多少錢,他們大概說幾萬塊,有的多點10萬,然後問他們想推廣多少使用者,他們說1萬,甚至10萬,一給他們報價他們就覺得高的可怕,有的公司還是前期隻能拿出1萬的預算,聽聽我就想笑,這麼點錢就想拿到使用者,想做App創業成功,這些窮鬼創業者想的真是太天真了,投入那幾十萬還不如去炒房。
給創業者的話:沒有千萬甚至上億還是别做App
為什麼這麼說?原因有三點,第一,是因為他們做的App非常的簡陋,很多甚至都是那種一鍵生成的App,而且名字還特别奇怪,比如中國建築網App,家電門戶App,上海母嬰網App……等等,這些App大多數都是網頁程式一鍵生成,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而且更談不上體驗,更談不上設計,就是普通的網站套了一個App的殼子。根本不能推廣,也不能使用。即使花錢了也推廣不出去。
第二,就是這些App創業者基本沒有多錢投入,大多數是小老闆,拿個幾萬投入就不容易,拿上百萬更是不容易,大多數比較窮,不僅資本窮,思想也窮。但是他們還渴望成功,渴望發财。他們或多或少都是因為被一些App關鍵詞的公司忽悠進來的,他們聽了忽悠公司的話,認為做了一個App就能抓住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認為做了一個App就可能會像今天的滴滴,美團,阿裡一樣,認為做了一個App就可能像馬雲,馬化騰,雷軍那樣了,即使不會像他們那樣,也會“很厲害。”這個就是他們的想法。
第三,他們對App發展規劃不知道,不明白。他們不知道一個App是需要不斷的營運推廣,向前發展的,需要一年甚至幾年,十年的投入的。他們更不知道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投入很多錢的,他們以為這個月做個App說不定下個月甚至年底就能發财,但是他們沒有想到App創業路是個無底洞,需要好多年不斷的把錢砸進去,才能看到一點浪花。
當然還有一些懂點App的創業者,他們做的App還是比較專業的,至少比那些傳統行業的老闆專業多了,但是盡管如此,他們也還是不能成功,因為他們的資本有限,沒有長遠的持續不斷的投入,他們雖然跨過了移動網際網路App開發完成,成功上線的第一個門檻,但是在後面等待他們的将是更高的門檻,後期的維護,使用者獲得,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本,這些他們都是達不到的。而且他們還會面臨同行的競争,任何一款App,即使非常冷門的App都有人在做,至少有10個團隊在做,熱門的App至少100個團隊在做,在競争面前,他們需要不斷投入市場,營運和人力去維護,而且還要和對手競争,如果沒有上億的錢,甚至幾年的時間去拖死對手,他們都是不能成功的,這些公司終究都是會死的,隻是早點死和晚點死的差別。因為現在的活躍App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00萬,還有啥你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呢?另外,在做App的創業中,并不是像這些傳統人士或者懂點App的人士那麼容易的,并不是随便一個老闆做個App就會成為今天的滴滴,摩拜,甚至ofo……
那麼做App創業成功需要多少錢呢?起步至少1000萬,要想發展就需要上億甚至更多。這樣說的原因是,是假設我們創業成功,而不是說創業失敗,如果抱着創業失敗的目标,可能很少的錢就可以做到。成功的标準是不同的,1000萬的成功标準,可能隻足夠獲得幾十萬使用者,如果想要再成功一點,獲得100萬甚至1000萬使用者,那麼你至少投入四五千萬甚至上億。當然了,如果把上市做為成功的标準的話,那就要更多了,幾百億都有可能。
估計很多創業者一聽就會害怕,我們可以舉個例子看看一款成功的App的投入多少錢。
第一個例子,我們拿滴滴來說吧。滴滴的第一款App是外包公司開發的,來自網絡報道的資料據說是花了10多萬,結果這個App不能用,後期團隊重新開發了一個App,費用多少呢?這個不好說,但是至少上百萬。因為養活一個App團隊,沒有上百萬肯定不行。
我們按照正常的App開發團隊來算:
給創業者的話:沒有千萬甚至上億還是别做App
我們按照一個主管帶一個或者兩個熟手來計算一個App開發團隊開發一個上線的App,3個月的周期,16個人的團隊,需要的成本是130萬。當然這個成本還不包括公司的後勤人員工資,公司租賃成本,以及伺服器成本,水電費亂起八糟的費用。如果加上這些費用的話,一年整體的費用将會接近1000萬。而且像滴滴這樣的App,整個團隊的人數肯定不止這個數目,來自網絡的資料顯示大概有6000多人,技術人員大概3000多人,可想而知,這個App團隊的維護成本是多麼可怕。
這個130萬的成本隻是一個App開發成功上線,并不包含推廣營運的費用,也就是你隻開發一個App不去推廣,一年的花費,大概到1000萬。而且隻是普通App的成本,如果要開發一款大型的遊戲App,沒有1000萬是搞不定的。對于傳統企業的老闆來說,他們做的App隻能是個赝品,而且不是一個真正的App,他們離真正的App還是太遠太遠。
接着就是一個App肯定要推廣營運,在當下的環境裡,你做個App不推廣或者弄個App推廣新手,就能推廣幾萬甚至幾十萬使用者真是做夢。當然有的人會說,有的App說不花一分錢就獲得上百萬使用者,我想說的是這些都是騙你的,小米這麼出名,雷軍到處說的時候都是不花錢推廣出來的,這個是一種炒作的手段,任何的産品不花錢想推廣出去隻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有資源,第二種是有錢。
當然了不同App的成本不一樣,工具類的App成本相對低一些,在10-30塊左右,金融App的成本高一些在300塊左右,電商App的成本在100塊左右,遊戲App的成本在300左右,當然了這個資料隻是個平均水準,有的App要求的高,成本還會更高,是以整個行業,按照總體的平均水準30塊一個使用者的成本來計算。
如果你要推廣10萬使用者,就是300萬。如果你要推廣100萬使用者就是3000萬。當然你既然有了營運和推廣,營運和推廣人員的工資也會加上去。既然營運推廣的人需要,那麼商務部,市場部的人都需要,這些人力成本也要累計到企業的成本裡去。也就是說,做一個10萬App使用者的公司,一年的成本至少需要1000萬。那麼一年就能成功上市嗎?肯定不能,滴滴都做了5年呢,有的企業甚至10年都不能上市,那樣的成本就更多了。我們假設5年的App公司就能成功上市,那麼總計的投入至少需要5000萬。當然這個數目很少了。
這個推廣成本還是很低的,據說美團一年在某個市場的推廣成本是6000萬,唯品會一年在某個搜尋引起的推廣成本是1個億。這些錢隻是在一個推廣管道上花的錢,還不包括團隊整體成本,時間成本等,是以沒有幾十個億,甚至幾百個億,你想做成功一個App,那真是太難了。
滴滴前前後後融資多少錢?來自IT桔子的資料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滴滴就融資了150億美元左右的錢,大概是上千億的人民币。那麼滴滴花了那麼多的錢,滴滴大概推廣了多少使用者呢?來自網絡資料顯示,滴滴使用者大概在3-4億多使用者,月活躍使用者在3400萬左右。一個使用者多少成本呢?按照千億的價格除以3-4億使用者,一個使用者的綜合成本在300塊左右,當然了這個是粗略的估算資料。
這個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做App發财或者創業項目不是很靠譜,說明了App創業是個很高的門檻領域,說明了一般企業老闆那幾萬甚至幾百萬根本做不成功App,要想真正的成功,真正的做到上百萬使用者,一定要有足夠的資本,市面上top100的App大多數背後都有集團和上市公司支撐,而且大多數都融資了四五輪風險投資的錢,都是有資本支撐的。
對于傳統企業的窮小老闆來說,你那點錢,還不如存着,或者拿點錢炒房還能賺點,做App真的會讓你房子進去,無房者出來;飯店進去,平民出來;珠寶店進去,啥也沒有出來;是以你還是别做App了。
作者:移動網際網路李建華,微信:beijinghutuxiong轉載請注明作者名字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