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

作者:成都蔣蔣妹兒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19]、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10]),簡稱“一戰”,是在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時産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沖突,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争。[1]戰争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于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王國、美利堅合衆國、中華民國、塞爾維亞王國、比利時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和希臘王國等則屬于協約國陣營。[1]戰場主要在歐洲,分為西線和東線戰場,非洲、亞洲部分地區也受到波及。戰争始于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以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作為結束标志[23][36]。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曆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争之一,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參戰國家達33個,投入軍隊超過7000萬人,15億人被卷入戰争,850萬士兵和1300萬平民死亡,2100萬人受傷[19][34][35]。戰争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23]。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端大炮相繼投入戰争,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28][32]。同時也帶來了科技上的一大進步,使各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以及軍事等許多方面大大加強,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快了人權實作的步伐。戰後民族意識的形成、民族觀念的勃發,國際秩序得到重建。[8]戰争背景

四對沖突19世紀末20世紀初,随着第二次工業革命和壟斷組織的産生,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圍繞着争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争。而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使其實力對比發生重大的變化,列強之間的沖突也變得更加繁複。其中,基本的沖突有四對,即英德沖突、俄德沖突、法德沖突和俄奧沖突。[1][10]四對沖突大緻内容如下:英德沖突: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後起的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幹半島過于膨脹。20世紀初,德國工業地位超過英國,将英國視為“日益衰落的國家”。德國的商品在各地排擠英國。德國企圖對已經取得世界霸權的英帝國發起挑戰,希望建立一個從東非到西南非洲的“赤道非洲帝國”,與英國制定的“三C”計劃(開普敦到開羅到加爾各答)發生沖突。在中近東,德國修建從君士坦丁堡、柏林到巴格達、波斯灣的巴格達鐵路,公開鼓吹這一鐵道是替德國開辟到伊朗、阿富汗的道路。這直接損害了英國在中東的利益,威脅着英屬印度。德國擴張的主要目标很明顯是奪取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德國大規模地擴大海軍更使英國感到德國已是它的最主要的敵人。[27]随着在殖民地問題上的沖突的加劇,英德沖突開始激化,一些研究者視之為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沖突[29]。俄德沖突:德國禁止俄國牲畜輸入,又限制俄國糧食進口。俄國也對德國報複,限制德國工業品進口。[27]兩國因這種不斷的貿易摩擦,關系持續惡化。[10]法德沖突:普法戰争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且此戰後,法國的洛林東部和阿爾薩斯被割讓給德國,國内各個階層一緻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力擴充軍備。此外,法德為争奪北非殖民地,亦關系緊張。[10]俄奧沖突:俄奧沖突的表現是在對巴爾幹半島的争奪上。多年來,俄羅斯帝國打着大斯拉夫主義的旗号,向巴爾幹半島上南方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區進行擴張,地處中歐的政合國奧匈帝國也持續向巴爾幹半島西北部擴張,又擔憂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受到俄國的煽動而獨立。兩大集團三國同盟1879年,在德意志帝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國與奧匈帝國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國争奪突尼西亞的鬥争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意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4]三國協約俄德交惡後,工業革命不斷發展的俄國需要外資來建築鐵路,而法國正需要資本輸出,法國政府就利用貸款發展兩國外交關系。1892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法俄軍事協定》,第二年生效。[27]協定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意大利的進攻,俄國将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面對共同的敵人德國,英法的沖突逐漸緩和。1904年,《英法協約》簽訂,協調了兩國在殖民地的糾紛。法承認英占埃及;英承認法在摩洛哥的利益,并在外交上支援法征服摩洛哥的行動。英、俄在近東和遠東的沖突原來很尖銳,日俄戰争後俄國被削弱,使英對俄的畏懼心理消除,而德國的巴格達鐵道計劃既有對付英國,也有封鎖俄國黑海出口的意圖,于是,英、俄在近東有了共同的敵手,原有的沖突退到次要地位。另一方面,俄對英法資本的依賴性加強。這樣,1907年英俄兩國簽訂《英俄協約》,協調兩國在波斯、中國西藏、阿富汗的争執。[27]至此,三國協約正式建立,使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4]戰争起因1898年的美西戰争是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争,“拉開了帝國主義時代更大規模戰争的序幕”。[10]20世紀初期,北非接連出現了兩次摩洛哥危機,使英法協約得到強化,而英德沖突更加明朗和深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因素之一。[28]1912年和1913年,戰略位置重要的巴爾幹地區接連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戰争。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插手巴爾幹地區的事務,使之前對抗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同盟瓦解并分化為兩個集團。[16]20世紀初的巴爾幹地區,是歐洲名副其實的“火藥桶”。[26]大戰導火索主詞條: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的“國恥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與妻子索菲亞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協約國和同盟國集團利用這一突發事件,推波助瀾,導緻國際局勢迅速惡化[10]。。薩拉熱窩事件後來被認為是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戰争經過

爆發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向奧匈帝國開出了“空頭支票”,使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于1914年7月23日下午6時[26]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後通牒”(參見詞條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塞爾維亞政府接受了除違反自身憲法、損害主權的第五條和第六條外的所有條款,同時開始了戰争總動員。奧匈帝國因塞方未接受所有條款,于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10][17][30]交戰雙方分為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協約國(Triple Entente)兩大集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争主要在歐洲戰場上進行:英、法、比等國的軍隊同德軍對抗的西線(參見詞條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俄國軍隊同奧匈帝國、德國軍隊對抗的東線(參見詞條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是主要戰線。其中,西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6]此外在非洲、亞洲等地也有零星的戰鬥。進攻1914年是戰争的第一階段。[6]1914年7月30日,俄國和奧匈帝國開始戰争動員。7月31日,德國向法國和俄國發出“雙重最後通牒”。8月1日,法國、德國開始戰争動員,德國宣布與俄國進入戰争狀态。8月2日,德軍進入盧森堡大公國。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英國開始戰争動員。8月4日,德國向比利時王國宣戰,英國向德國宣戰。奧匈帝國于8月5日向俄國宣戰。[17]自8月開始,德軍根據戰前制定并經過修改的施裡芬計劃,意圖首先在西線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受到英、法、比三國軍隊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9月5日至12日)的奮力抵抗,德軍速戰速決的計劃破産。第一次馬恩河戰役後,德軍退守埃納河一線,英法聯軍于9月15日至18日,向德軍防線發起進攻,但被擊退(參見詞條埃納河戰役)。自此,作戰雙方在瓦茲河至瑞士邊界地段,自運動戰開始轉入陣地戰。[18]9至10月,英法聯軍與德軍在瓦茲河和加來海峽之間的廣闊地區進行“奔向大海”戰役,雙方都試圖迂回對方翼側,但沒有成功。10月底,德軍發起第一次伊普爾戰役,雙方互有勝負,最後陷入僵持。從此,西線從瑞士邊境至加來海峽形成一條綿亘的戰線,進入陣地戰階段。在東線,俄國第一和第二集團軍于8月16日率先進攻東普魯士,但第二集團軍卻在德軍的包圍下被殲滅(參見詞條坦能堡戰役)。9月,俄西北方面軍對德第8集團軍實施進攻,反被擊敗,傷亡慘重(參見詞條馬祖裡湖戰役)。俄軍的進攻雖遭受失敗,但也分散了德國的兵力,影響了西線的戰事。與此同時,俄軍将奧匈軍隊驅逐出萊姆堡,迫使其撤至喀爾巴阡山脈。[6]10月29日,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此後與英國在中近東地區進行一定規模的戰争。11月初,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此外,東亞的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并迅速占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參見詞條青島之戰)。[6]僵持1915年至1916年為戰争的第二階段。1915年2月19日,英法為實作強行闖入由奧斯曼帝國控制的達達尼爾海峽,以達到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占領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的目的,發動了加裡波利之戰。結果,英法雖投入大量軍隊進攻,卻終未成功,被迫于同年11月至1916年1月進行大撤退。[25]1915年4月26日,原屬同盟國陣營的意大利在獲得協約國承諾的領土補償後決定倒戈,同協約國陣營簽訂《倫敦條約》。5月,意大利對奧匈帝國宣戰,與德國斷交,正式加入了協約國。[22][23]10月,保加利亞王國在見證了俄軍于東線的潰敗及英法在加裡波利之戰中的困境之後,加入同盟國,聯合德國、奧斯曼帝國占領塞爾維亞全境。1916年8月,羅馬尼亞王國加入協約國,但同盟國軍隊很快打敗了羅馬尼亞軍,同年12月占領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25]由于雙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決定性的一年,是以這一年裡出現了三次大型的陸上戰役:西線為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1916年2月21日至25日,德軍猛攻法國東北部凡爾登要塞,欲與法軍決戰。最初,法軍第一道防線被突破。法國政府急速增援19萬生力軍、25000噸軍火和3900輛汽車,并任亨利·菲利浦·貝當為凡爾登地區司令。德軍雖全力進攻,取得突破,但始終未能占據凡爾登,并自8月底起轉入防守。10月21日,法軍大舉反攻,至12月18日收複全部失地。此戰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25]。就在凡爾登戰役進行的同時,為減輕法軍在凡爾登地區的壓力,英法聯軍于7月1日在索姆河一帶向德軍猛烈進攻。戰鬥延續到11月18日,雙方在索姆河兩岸的狹窄地帶進行拉鋸式的陣地戰,協約國使用飛機配合作戰,英軍初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這場消耗戰使英法德損失兵力超過100萬,被稱為“索姆河地獄”。[23]與此同時,東線俄軍在1916年6月4日至9月20日發動了被稱作“布魯西洛夫突破”的夏季攻勢。這次戰役被稱為一戰中俄國最成功的進攻,奧匈帝國損失了110萬人,德國傷亡也達到35萬人;但俄國自身亦損失慘重(傷亡50萬),這削弱了同盟國持續參戰能力。[24]在海上,英國實行海上封鎖政策,準備把波羅的海的德國艦隊作為主要攻擊目标。德國為扭轉不利形勢,迫切需要突破海上封鎖,企圖主動出擊,尋機與對方決戰。1916年5月31日下午,英德艦隊在日德蘭半島西北海面上遭遇,發生戰鬥(參見詞條日德蘭海戰)。此役是有史以來參戰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由于英國艦隊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仍掌握着制海權,德國打破封鎖的嘗試失敗。[23]1916年6月,經英國鼓動,麥加謝裡夫侯賽因·伊本·阿裡于發起阿拉伯大起義[24],英軍中東總司令埃德蒙·艾倫比也在1917年對奧斯曼帝國發起總攻。結果使得阿拉伯半島、叙利亞等地于1918年徹底脫離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17]而德屬東非殖民地在司令官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的帶領下,在大戰之初便與英、比、葡等國軍隊作戰。英屬羅得西亞和印度軍隊于1916年8月占領了德屬東非的行政中心莫羅戈羅,但直到德國投降時,協約國都始終無法占領德屬東非全境。[24]經過這一階段的數次戰役,大戰的戰略主動權轉移到了協約國一方,整個局面向有利于協約國的方面轉化。[7][23][25]反攻1917年至1918年為戰争的第三階段。1917年2月,德國宣布施行無限制潛艇戰政策。4月,一向傾向于協約國的中立國的美國被德國這一政策激怒,正式對德作戰。[25]早有參戰之意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受美國之邀請,也在3月14日宣布對德絕交,1917年3月16日起,中國警察開入天津、漢口的德國租界,占領租界内的領事館、管理機關和警察署、兵營,降下德國國旗,改升中國五色旗,各租界改由中方設定的特别區管理局管轄。[37]大總統馮國璋在8月14日釋出《大總統布告》,聲明自當日上午10時起,對德國、奧匈帝國宣戰,“所有以前大陸與德、奧兩國訂立之條約及其他國際條款、國際協定屬于中德、中奧關系者,悉依據國際公法及慣例,一律廢止”。中國收回秦皇島、塘沽等地的德國兵營,海軍部派人到上海,監督解除了德國商船的無線電設施,并拆卸了主要的航行工具。在華德國駐軍都被中國軍隊繳械,分别予以集中看管。[31][37]此後,中國以“以工代戰”的形式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奧宣戰,派出十幾萬名勞工奔赴歐洲戰場。[10]同年初開始,俄國相繼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經過俄臨時政府失敗的“克倫斯基攻勢”,新成立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宣布退出一戰。[1918年1月8日,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規定德國接受十四點是一切和談的前提。[15]3月至5月,德軍在西線開始發動攻勢,一度離巴黎僅60公裡,但在7月發起的對馬恩河地區協約國軍的攻勢遭遇失敗。随後協約國軍反攻,至8月6日結束戰鬥。德軍敗退至維勒河和埃納河一帶,協約國軍占據馬恩河突出地帶(即第二次馬恩河會戰,參見詞條馬恩河會戰)。[23]8月8日,協約國軍隊在法國元帥斐迪南·福煦的指揮下,開始反攻,把德軍驅逐出法國和比利時國境,德軍主力已開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亞的軍隊被擊潰,29日向協約國投降。10月31日奧斯曼帝國投降。11月3日奧匈帝國投降。11月4日,基爾港海軍艦隊水兵舉行起義(參見詞條基爾水兵起義9日,柏林勞工和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參見詞條德國十一月革命)。威廉二世于内外交困的情況下,被迫宣布退位,在11月10日逃往荷蘭戰争結果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正式宣布投降。德國代表在巴黎北部的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雷道車站的福煦車廂裡,簽署《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生效時間是上午11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2][17]戰争影響

對人類的物質、精神損害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空前的浩劫,給參戰各國帶來巨大的災難。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和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在主要戰區展開的生死搏鬥,這場戰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現代化戰争裝備,以給敵人最大的殺傷,戰況空前慘烈,人員傷亡慘重。參戰國家達33個(28個國家正式宣戰,5個國家與一個或多個同盟國國家斷絕了外交關系),投入軍隊超過7000萬人(一說約6000萬人),15億人被卷入戰争,約850萬(一說接近1300萬)士兵和1300萬(一說超過900萬)平民在戰争中死亡,2100多萬人受傷(其中350萬人終身殘疾[10]),戰俘和失蹤人數接近600萬。戰争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損害。軍隊和難民的大規模活動加速了“西班牙大流感”的傳播,使之在1918年至1919年奪走了多達5000萬人的生命。在之前參與戰争的國家之中,榮民難以重新找到回歸正常社會,找到順心的工作;很多傷殘榮民的生活陷入了異常困難的境地。對數以百萬計的戰争遺孀與孤兒而言,貧困成了每天都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那些居于社會上層的人擔心俄國的共産主義革命會進一步蔓延開來。在德國,右翼人士組建了民兵組織來抵抗社會主義者,而在英國及其他國家,軍隊在街上與罷工者及其他抗議示威者發生許多沖突。[28]同時,“和平主義”“理想主義”等思潮興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殘酷性使歐美出現了反戰、厭戰、恐戰的社會思潮,導緻20世紀20年代和平運動高漲,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限制與反對戰争的國際法的發展。此後和平運動的綏靖化,為綏靖政策的形成和順利實施奠定了思想與社會基礎。[45]各區域勢力的重新劃分,民族仇恨情緒的增長主詞條: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一戰結束後,各戰勝國于1919年1月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了戰後協約會議。經過激烈的較量和彼此的妥協,6月28日,各戰勝國在凡爾賽宮鏡廳簽訂了《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根據《凡爾賽和約》及之後的一系列條約,歐洲的地圖被重新勾畫。奧匈帝國瓦解,奧地利、匈牙利變成獨立的兩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也宣告成立。羅馬尼亞從匈牙利和保加利亞那裡接管了部分領土。而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則紛紛獨立,其大部分都是從俄羅斯帝國分割出來的。同樣獲得獨立的波蘭,其國土包括了之前屬于德國的部分領土,并通過位于但澤的“波蘭走廊”入海。法國重新獲得了在普法戰争中丢失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比利時與丹麥也獲得了德國的一些領土。總的來說,德國失去了其戰前領土的13%,而其殖民地則變成了協約國中此國或彼國的新屬地。這些領土的配置設定并不盡如人意,多數國家都對業已設定的國界線心存不滿,這給後來的争端種下了禍根。在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敦促下,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常設國際組織——國際聯盟建立。國際聯盟是為維持戰後世界和平所建立的國際秩序的典型代表。但是《國際聯盟盟約》在保持和平、維護集體安全、制止戰争等決策機制方面存在巨大漏洞和嚴重問題;國際聯盟權力極為有限;大國強權政治盛行,這一切使戰勝國通過國際聯盟所建立的戰後國際秩序殘缺不全,在保衛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甚至在客觀上助長了侵略氣焰。[44]帝國主義力量削弱,獨立運動出現和革命傳播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産生的重大成果是它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地處歐洲東部的基督教國家俄羅斯帝國、歐洲中部的基督教國家德意志帝國、歐洲中部和巴爾幹西北部的基督教二進制制君合國奧匈帝國以及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的奧斯曼帝國紛紛瓦解,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帝國主義國家被削弱。這一結果促進了亞非民族獨立國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覺醒。[6]戰争後期,地處歐洲東部邊陲的俄國無産階級在帝國主義的鍊條上打開了薄弱的一環,取得了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戰後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産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的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8]世界開始分裂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互相對立又共處的社會體系。[28]而在對資本主義文明深刻反思過程中,社會主義開始從理論走向實踐,形成了世界性影響。在東方,印度的拉賓德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猛烈批判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禍害,中國一大批先進分子也覺悟覺醒,走上争取獨立自由、民主建國的道路。經濟模式的轉變,科學技術的發展英、法受各種因素困擾,不願在和平解決的工作方面扮演主角。作為建構并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的國際聯盟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而德國被迫接受“這場戰争完全都是德國的錯”(并不完全符合曆史事實)這樣的觀點,還要為戰争所帶來的傷害與損失支付巨額的經濟賠償。其武裝部隊被大幅縮減。國内複仇情緒日益增長。[21]一戰後的幾年時間裡,德國的納粹主義與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開始生根發芽。接着,在一段時期的經濟繁榮增長與國際關系貌似友善的階段之後,美國股價于1929年徹底崩盤,進而招緻了大蕭條時期與另一個政治混亂的時代。戰争還加速了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這對現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發展均有深遠影響。[28]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現代軍事技術開始大發展的時期,這對于現代武裝力量軍種兵種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都有着巨大的影響。[28]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炮兵的作用卻發揮到了以往想象不到的極緻程度,機關槍也被大量使用。除了大炮發射的炮彈,還添加了用手投、飛機投放、安放在海裡的種種炸彈。兩大陣營相繼開始了緻命的毒氣戰。協約國制造出了鐵坦克,坦克安裝了汽油發動機,沖倒樹木、柱子以及栅欄。飛機也在大戰中廣泛使用,拍攝與偵察敵軍的行動,驅趕敵機,并在敵人戰線的戰略要點上投放炸彈。[32]熱氣球在戰争中用作偵察敵情,或保護脆弱的據點免遭敵方飛機的攻擊。[33]交戰國開始進行毒氣戰。德國飛船設計家斐迪南·馮·齊柏林發明的齊柏林飛艇能夠跨過法國邊境到達巴黎,甚至穿越北海,向英國城市和鄉村投下炸彈。醫療技術得到進步。[3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