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檢察風雲》的難題與港片的新時代|對話麥兆輝、田啟文

“隻能把自己最好的東西拿出來”

在五一檔百花齊放的影片中,唯一一部懸疑犯罪類類型是《檢察風雲》。

這是該片導演麥兆輝與監制田啟文時隔二十年的又一次合作。再度攜手,作為行業老兵的兩人沒有太多需要磨合的部分,而是靠着各自的專業度,盡可能地克服了各種困難,支撐起了一次高效率的拍攝。

作為内地電影鮮少涉足的檢察官題材,《檢察風雲》是在傳統懸疑警匪片的基礎上做出的新嘗試。脫離“盡皆過火,盡皆癫狂”的外部元素之後,麥兆輝對毒眸表示,這次在盡可能地用結構的方式來塑造劇情沖突,“有難度,但是也有方法在的。”

在《明日戰記》《還是覺得你最好》《毒舌律師》紛紛登陸院線市場之後,港片正在不斷重新整理觀衆的印象,作為老港片時代的代表人物與傳承者,麥兆輝與田啟文對新人的湧現不吝贊美,但也對市場未來的發展保持理智,“未來我們真的不知道,但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逼問自己有沒有把我們最好的東西拿出來。”

《檢察風雲》的難題與港片的新時代|對話麥兆輝、田啟文

不管什麼類型,最終拍的都是人

談及項目的緣起,麥兆輝給出品方提出的第一個要求是,要有真實案例。

在檢察院提供的衆多案例中,麥兆輝挑選了關于校園貸和盜墓團夥這兩個案件。本是兩個獨立的案件,但在麥兆輝的腦海中,卻逐漸形成了一個将二者聯系到一起的故事。

劇本永遠是麥兆輝推進每一個項目的過程中最在意的環節,《檢察風雲》也不例外。影片的前期籌備和拍攝各自用了兩個多月,但劇本創作則花了麥兆輝約半年的時間。“因為如果到拍的時候才發現劇本要改,其實會很多麻煩,是以我一定是把劇本想到最清楚了才開拍。”

《檢察風雲》的難題與港片的新時代|對話麥兆輝、田啟文

盡管在劇本層面做足了準備,但到了拍攝階段仍難免遇到意料之外的情況。“到開拍之前,我才知道制片部門跟每個演員協調到的檔期不一樣。”田啟文表示,隻能跟所有的從業人員坐下來一起協商,最終在不影響完片品質的情況下,重新捋一個相對完善的時間表。

能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順利完成拍攝,與每個參與者的專業度都分不開關系。田啟文表示,跟内地演員合作的最大體驗是,他們的底子都很好,而且在來片場之前對劇本都已經很熟悉了,“每個演員都在不停地問導演一些劇本裡頭沒寫出來的東西,友善他去揣摩這個人物。”

而對于表演專業出身的麥兆輝來說,給演員排戲講戲也是他非常拿手的工作,加上事先對劇本的把握,讓他在片場能以高效推進。“他不是那種要不停地拍很多角度,最後再來挑的導演,每個鏡頭他說好了就不需要再挑了。”田啟文如是評價道。

讓麥兆輝印象深刻的,是内地演員随機應變的專業能力。他以片中馮紹峰的一場翻車戲為例,

在翻車之前的文戲段落裡,馮紹峰坐在車的後座沒有系安全帶,這個細節直到全場拍完收工之後才被發現,沒法安排補拍。于是,馮紹峰在後續拍攝翻車戲的過程中,盡可能自然地把安全帶系上了,進而避免了不合理的鏡頭,“我們兩個當時在螢幕後面看,我說這個人太厲害了。”

《檢察風雲》的難題與港片的新時代|對話麥兆輝、田啟文

拍一部國内少有的以檢察官為主角的影片,對有着豐富警匪片經驗的麥兆輝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不同于警察辦案,有很多動作戲可以施展,對于檢察官來說,更多時候需要通過文戲來展現戲劇沖突。

因香港的司法體系與内地有所不同,雖也有律政司這樣專門管理公訴的機構,但實際職能範圍與檢察院還是有不小的差異。麥兆輝花了不少時間去重新了解檢察官這一職業及其背後的司法體系,影片的編劇趙鵬本身也是一名檢察官,盡可能地保證了影片對檢察院的真實還原。

盡管已經拍了十幾部犯罪類型的影片,但麥兆輝仍然保持着對這一類型創作的新鮮感,“雖然都叫犯罪片,但是不同類型的犯罪其實是差很多的。有些時候你甚至不一定能找到資料,需要很多自己的想象力來補充,而且要想得很仔細。是以,光是去想這些東西,對我來講就已經是一件很過瘾的事了。”

《檢察風雲》的難題與港片的新時代|對話麥兆輝、田啟文

在麥兆輝看來,犯罪片的重點其實也不在于犯罪的手法,而是人——犯罪的人為什麼要犯罪,以及其他人為什麼要把犯罪的人抓住。隻有沿着這個問題繼續深入思考,犯罪片才能有更廣闊的可挖掘空間。

對于主旋律影片的類型化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田啟文表示,主旋律總是給大家很“正”的感覺,但是在“正”的前提下其實也可以找到他沖突的位置在哪。“比如說警察,警察也有自己的生活,他回到家也還是個老百姓,是以我們要花時間在這方面去找突破口,才能讓電影變得好看。”

具體到《檢察風雲》中,黃景瑜飾演的檢察官李睿,在法庭上面對白百何飾演的辯護律師童雨辰時,因為兩個角色從前的情感關系,是以他們面對彼此的态度和心理狀态是更為複雜的——恰恰是這個複雜性,彰顯出了李睿作為人的一面。

《檢察風雲》的難題與港片的新時代|對話麥兆輝、田啟文

擔心沒有用,做好自己能做的

自2021年以來,港片驚喜不斷,不僅在香港本埠電影市場屢創新高,進入内地市場後也獲得不錯的口碑反響。從類型和題材上來看,科幻、家庭喜劇、庭辯等新嘗試,也和過去以懸疑犯罪為主的港片印象大有不同。

作為港片的重要代表人物,麥兆輝和田啟文都提到了自己對香港新人創作者的觀察。

田啟文分析道,這些新的港片導演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同時是創作者,是編劇。“這幾部電影其實最吸引人的點都是‘戲的味道’,它不是說要突出鏡頭感什麼的,都是要把劇情扣住。是以這其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這個時代能令觀衆滿意的導演,首先他不能是一個技術型的,隻懂拍不懂劇本的導演。”

進一步地,田啟文提到了内地與香港電影相比外國電影的競争優勢,“我們不能拿技術去跟别人拼,因為技術别人已經很成熟,反而應該從創作突圍。西方現在剛好創作很弱,他們也很依賴技術,是以這個方向才是對的。”

《檢察風雲》的難題與港片的新時代|對話麥兆輝、田啟文

而麥兆輝則認為,香港新導演創作關注點的轉向,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受了疫情的影響。“因為這幾年他們都留在香港,是以隻能關注在香港的事情。但現在疫情已經過了,重新開放以後,我相信他們未來也會有不同。”

隻不過,不論是和輝煌時代的港片相對比,還是整個電影市場和繁榮時期相對比,如今都顯然追不上過去的高度——觀衆永遠都在擁有越來越多的文化娛樂選擇,電影要吸引觀衆的注意力總會面臨越來越艱巨的挑戰。

在田啟文看來,電影的潮流一直是處在循環中的,不同的年代會有不同的風潮,“共性是物極必反,把一個潮流做太多了,觀衆慢慢就會失去興趣,開始給下一個潮流讓位了。是以對于拍電影的人來說,現在已經不是有大卡司大制作觀衆就必須買賬的時候了,不管做的什麼類型一定要有創新突破,才有可能引領潮流。”

而作為一直處于一線的創作者,麥兆輝很坦白地承認自己對市場的變化早有擔憂,“怎麼可能不擔心呢,從VCD出現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擔心了,現在的網絡又比VCD友善多了。但光是擔心是沒有用的,作為創作者,我能做的事情隻有盡可能地把我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如果最好的東西拿出來也沒有人看,那就證明屬于我的潮流已經過了,這時候就輪到其他人拿最好的東西出來了。”

《檢察風雲》的難題與港片的新時代|對話麥兆輝、田啟文

“與其擔心,倒不如想想怎麼能做得再好一點,讓觀念對電影恢複信心。”田啟文補充道,“我們不會放棄的,也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加入,一起思考怎麼能讓電影越來越好。”

文|劉南豆

編輯|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