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3D在考古中的運用流程圖

近年來,數字化的高維模組化越來越多的運用在考古、建築以及曆史可視化中,成為一個強大的工具集,高分辨率的3D模組化軟體的快速發展讓研究者們有可能創造出高保真度的模型,這是以前的多面模組化軟體無法實作的。

直至目前,大多數應用三維掃描與模組化的行業依然集中在影視後期制作、遊戲、娛樂和設計業。在考古與遺産保護的領域,三維掃描與數字模組化都有被用到,但很少有結合。

在這份2016年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的研究員Ertu Unver博士和Caterina Benincasa-Sharman和來自奧得海姆大學的Fitzpatrick Frank,運用了三維掃描和模組化重構的方法,對位于英國的約翰·内維爾爵士、巴倫·拉比三世男爵的墓進行了考察與部分重建,與曆史學家、考古學家一起工作,補救與存檔一些即将消失的遠古雕塑。

01

資料采集與初步處理

進入到墓中,研究團隊用三維掃描器對物體的表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掃描,以點雲的形式存檔。在古墓中,采集的角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當采集到足夠多的資料時,也可以嘗試開始進行數字重拓。

将采集到的資料導入Geomagic Studio,将點雲形式的文檔轉化為可以編輯的三維多邊形、曲面和CAD模型資料。雖然資料不夠完整,但由于墓穴中的紋飾有非常多的重複元素,通過在三維軟體中計算紋飾的相對位置,即可以在軟體中合成整體紋飾。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用于掃描約翰·内維爾爵士墓表面拓撲結構的美能達3D掃描器。

02

造型和雕刻

與傳統的多邊形模組化技術相比,數字粘土模組化/雕刻(digital clay modelling,例如ZBrush)引入了模糊性、不精确性和可塑性,适合習慣于觸覺感覺和直覺标記的設計師使用,通過鋼筆工具來刻畫物體表面的紋飾。

三維掃描提供的資料為古迹的可視化和遺産重建提供了一個起點,數字雕刻工具的軟體包括Mudbox、ZBrush、 Blender、Silo、3D-Coat和Modo,他們當中的一些在數字娛樂業中有非常好的運用,因為它們的筆刷可以輕松地制作數百萬個多邊面,制作精緻的高細節網格模型。

Geomagic掃描的資料根據圖像進行測試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03

基礎模組化

由于墓底和墓上雕塑有不同的構造和性質,是以在擷取表面資料時也應用了不同的方法。團隊試驗了兩種方法,保形重拓(conform/re-topology)和基礎網格,由于掃描資料多邊形的密度非常高,兩種處理資料的方法都得出了不完美的結果,最終都不可行。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右側兩個模型都為失敗品

■ 墓基的其他元素被制作出來,包括增加了階梯部分、下層基座和先前制作的墓頂。

04

墓上雕塑的典型化——尋找曆史先例

由于沒有足夠的文獻可以展現約翰·納維爾爵士的肖像,團隊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尋找一些線索。保羅·賓斯基(Paul Binsky)的《中世紀的死亡、儀式和表征》(Medieval Death, Ritual and Representation)提供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他發現了這一時期的典型化問題,即這一時期絕大多數的墓葬肖像代表了一種标準化的理想,而不是實際的肖像。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約翰·内維爾爵士墓是一個文化破壞的案例,在幾百年的地區社會和宗教動蕩中,它逐漸被破壞。

是以,在這種情況下,從事可視化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猜測雕塑肖像可能呈現的形象。下圖展示了這種典型化的一些例子,圖中的人物都是男性的臉,睜着眼睛,胡須通常搭在雕刻的頭盔的外面。除了造型之外,團隊還對雕塑的用色進行了研究。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墓上雕像的典型化現象。從左到右分别為威爾士王子愛德華,亞曆山大·德莫布裡和約翰·博尚。

05

彩色塗料的應用

在内維爾的墓中,有明顯的證據證明雕像是彩色的,但很難判别這些色彩是在建造時就被設計好的,還是在曆史上被添加或者修飾的。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在大教堂内,有一些色彩應用的例子,可以更好地呈現其曆史上早期可能存在的應用水準。與約翰爵士同時代的哈特菲爾德主教的墓位有許多原始的色彩運用。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達勒姆大教堂哈特菲爾德主教的墓位。

06

攝影測量測試

由于約翰爵士的雕像破損嚴重,團隊需要尋找一具與其同時期的雕像作為參考。運用Autodesk 123D Catch攝影測量軟體,隻需要拍攝數位照片,對齊之後就可以生成點雲。

團隊通過研究查爾斯·阿爾弗雷德·斯托薩德(Charles Alfred Stothard,1786-1821)的墓葬雕像圖錄,認為休·卡爾維利爵士的肖像是現存最完整的幕上雕刻。團隊申請到了攝影許可,并最終用180多張照片生成了他的三維模型,在3Ds Max中建立了和内維爾爵士的肖像一樣的基礎網格。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在3Ds Max中将掃描的資料組合起來。

07

造型和雕塑人像

休·卡爾維利爵士墓的資料在導入到3Ds Max中時,紋理細節被删除,并初步嘗試使用保形法(conform)。删除細節的模型也是足夠夠用的,因為當使用更加複雜的拓撲結構時,模型就會産生一些問題。這一步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幹淨、完整的基礎網格構造。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紅色部分為出錯的地方。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對出錯地方進行低維的拓撲,重新修整的校正網格。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完整的雕像模型。

08

用Mudbox進行數字雕刻

用Mudbox為雕像添加更多細節,并且用Adobe PS和AI制作紋樣的模版,導入到Mudbox中。這些紋飾分别為頭盔、腰帶、獅子的細節以及盔甲基座和頭盔的裝飾邊。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導入到Mudbox中的模型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PS/AI制作的紋樣細節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紋樣套用至模型中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 完整的約翰·内維爾爵士墓的模型

09

3D列印模型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3D列印創造的小型原型,可以用于遺産的衍生品銷售或制作完整的複制品。

10

上色與添加材質

■ 在Mudbox中測試自定義材質、紋理、漫反射和鏡面漆層的細節。

■ 完成!

傳統的保護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原文物,并且會産生大量的時間和物質成本。而這種數字雕塑方法的主要優勢,是它最終的輸出,無論是渲染、動畫還是3D列印模型,每一步都可以在進行的過程中進行探讨,并可以通過數字創意者、曆史學家或遺産機構的介入進行修改和優化。

數字雕塑的應用主要還是用于生成比較有機的模型,它的特殊性質适合表現人類和自然的形态。這嘗試旨在證明,三維掃描和數字模組化在考古和藝術品修複領域,同樣也是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法,并且表現出了極大的潛力

更多新科技前沿技術~ 請關注公衆号 薛定谔的熊貓

如何用3D技術“複現”遺址?

作者:曾經有一隻豬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736121

出處: bilibili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