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聯網與智慧校園背後的“大智慧”系列之概念普及

随着《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以及《智慧校園總體架構》的釋出,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智慧校園的建設,2020年重慶将建成市級智慧校園示範學校350所,2021年西安市預計共建成100所智慧校園,2020年南京市預計建成120所“智慧校園”示範校……

之後一段時間,我将撰寫一系列文章帶大家了解智慧校園這一領域,有哪些優秀案例,它和物聯網又有着怎樣的關系。物聯網和智慧校園的概念相信大家已經挺熟悉了,那麼他們的結合點在哪裡呢?從概念上來了解,物聯網被定義為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個人覺得可以了解為兩層意思:

第一,定義中說明确了對象、目标,物聯網的對象是很多很多的物體,可以想像我們的教室裡有黑闆、粉筆、課桌、課本、筆、多媒體裝置等物體。他們實作“萬物互聯”後,也許黑闆就可以通過物聯網通信,告訴課本,該翻到第幾頁,看第幾個知識點了;

第二,明确了要實作物聯網首先要有網際網路的覆寫,我們學校要是連網絡覆寫都沒有的話,談物聯網,可能就是無稽之談,而這個網絡的覆寫也不局限于校内有線無線網絡,還有諸如3G、4G、ZigBee等等,是以這也是為什麼5G總被拿來跟物聯網一起說事的原因之一:物聯網環境下的組網,一定不隻是我們認定的狹義網際網路。

回到智慧校園,智慧校園的前一個形态是數字校園,國标中對數字校園的定義是:在傳統校園基礎上建構一個數字空間,實作從環境資訊(包括教師、實驗室等)、資源資訊(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應用資訊(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等全部數字化,進而為資源和服務共享提供有效支撐。智慧校園需要關注兩個點:

第一,校園始終是特殊的主體,以高等院校為例,每一所學校都是一個“小社會”,這個“小社會“有着自己獨特的辦學條件、辦學環境以及辦學目的。是以根據實際校園環境搭建的虛拟校園,也肯定都是有自己特殊屬性,是以就很難把其他學校的東西以及經驗完全複制;

第二,虛拟化校園一定會根據時下最先進的各種技術不斷進化,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從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的發展。雖然智慧校園到底是什麼樣我們現在還衆說紛纭,但是其要采用物聯網技術的趨勢,卻已成為必然。

“一網、一雲、一平台、N應用”是智慧校園建設的一個共識。前不久,2019全國高等教育資訊化高峰論壇以“智慧學鎮5G校園”主題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中國通信服務集團旗下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陝西分公司、中國移動陝西公司、北京思源雲教通科技有限公司等簽約共建智慧校園,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特色開展戰略合作。中國通信服務負責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為智慧校園裝置聯網提供底層技術保障,結合自身物聯網平台實作裝置聯通,也就是負責和參與“一網、一平台”的建設。華為、思源雲教通結合自身軟體實力及教育行業經驗,開發豐富的校園應用,主要負責“一雲、N應用”,各企業有效配合完成整個智慧校園生态。

很顯然,智慧校園不是某一家企業能夠完完全全的做成的,我們已經開始将物聯網技術不斷深入到智慧校園建設中,并結合我們多年技術沉澱,為學校提供專業的雲計算、大資料與物聯網技術等結合的頂層設計,借助教育物聯網生态,幫助實作智慧校園的内的到萬物互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