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聯網平台如何切入智慧校園

智慧校園是指以促進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有效融合、提高學與教的效果為目的。 可以簡單了解為智慧校園=1個資料中心+智慧校園基礎設施 +智慧校園應用系統+智慧性資源

去年3月份,教育部印發《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總結了之前改革的成就,也為接下來的改革程序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目标和計劃,教育改革将繼續堅持機制創新。

在政策的引導下,國家财政教育經費占GDP比例連續六年超過4%,《教育資訊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各級政府在教育經費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資訊化經費,智慧校園建設市場巨大;智慧校園建設合同金額也出現增長的趨勢,四川某縣級一所高中,智慧校園建設預算金額就達到了5000萬;成都天府七中僅基礎網絡設施預算是1000萬,整個智慧校園建設預算是達到了億元以上,一期預算是3000萬。目前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已紛紛以大資料、人工智能等為技術基礎進入教育資訊化行業。

物聯網平台的功能介紹在這裡就不做贅述,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如何以物聯網平台去切入市場,并最終主導智慧校園建設呢?我認為可以有以下兩個個方面:

物聯網平台如何切入智慧校園

使用物聯網平台實作校園資料的彙聚融合、資料價值的深度挖掘

在校園資訊化建設過程中,校園各種資料沒有得到集中管理、資料的價值沒有得到深度挖掘、資料使用場景受限制,使用率低,資料被白白浪費,例如學生的考勤資料、學生的運動資料、學生的消費資料、學生的閱讀資料、校園的視訊監控資料、校園環境監測資料等等;另外各科室自建網站、找了不同的公司開發、使用完全不同的系統,難以統一管理,進而導緻了教務、财務、人事、後勤、安保等各科室各系統及資料各自獨立,科室資料不能融會貫通,高效利用;又比如新生資料不能及時同步到各科室,導緻各科室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學籍變動、人事變動,資訊缺乏互通;學生處和後勤部門資訊不統一,學生突發狀況很難處理。

教育資訊化步入2.0時代,資料是驅動教育智慧化的動力和基礎,可以說掌握了資料,就占據了行業的至高點。運用物聯網平台,将校園中的各種智能感覺裝置産生的資料和各科室資訊化系統産生的資料進行集中彙聚、清洗、挖掘、創新,優化校園整體運作,将是智慧校園建設的一個必然趨勢。

使用物聯網平台實作校園智慧應用的統一布局、智能感覺裝置的統一管理

校園的智慧建設無處不在:智慧圖書館、智慧教室、智慧實驗室、智慧食堂、智慧機房、智慧課堂、智慧閱卷、智慧能源、智慧健康、智慧檔案、智慧門禁、智慧停車、校園一卡通、智慧安防等。各應用使用的智能感覺裝置也是産品繁多,有智能一卡通、智能電表、智能水表、智能攝像頭、定位基站、智能班牌、智能手環、智能門禁考勤采集器、電子白闆、錄播課堂終端、智能視訊會議終端、教學PAD、智能閱卷終端、數字圖書館終端、節能教室控制器、實驗室裝置、英語機考終端、體質能裝置等;而各裝置使用的協定也各有不同。

智慧應用多、智能感覺裝置多、各廠家裝置協定不一,這就為物聯網平台的使用提供了用武之地。

物聯網平台如何切入智慧校園

案例

成都天府七中智慧校園項目一期共包含14個子系統,總投資3000萬元,結合了中國通信服務旗下的NetAll-CCS開放物聯網平台,接入14個項目子系統。形成了雲-管-端一體化校園平台,實作智慧教學、精準教學。借助中通服集團,具備遍布省、市、縣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和服務支撐能力加快了項目實施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