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作者:壹零社愛科學

01

效率大于一切,現代動畫技術演進的思考

《灌籃高手》變2K遊戲?三渲二為何成為現代動畫标配

備受廣大70、80、90後期待的電影《灌籃高手》正在全國熱映,截至4月23日20時,《灌籃高手》票房突破3.77億元,貓眼專業版預測其内地總票房有望突破7.89億元。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首部《灌籃高手》大電影,劇情上既銜接了20多年前電視劇版全國大賽未完待續的遺憾,又有全新的角色故事代入其中,讓許多成長于1990年代的觀衆在電影最後一分鐘的安靜中熱淚盈眶, “從高三等到了三高”的調侃不絕于耳,《灌籃高手》之于中青年觀衆來說就是一段關于熱血和夢想的回憶,讓人不禁感歎時光匆匆,青春不返。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類似NBA 2K的遊戲畫風是《灌籃高手》大電影争議的焦點之一

當然,這次《灌籃高手》大電影也同樣充斥着争議的聲音,除了劇情上新增了宮城良田的故事之外,畫面也不再是當年熟悉的手繪風格,而是轉向了3D渲染2D,也就是“三渲二”的寫實CG效果,是以很多觀衆看完後都在吐槽“這是看了一場NBA 2K的遊戲比賽麼?”

之是以會選擇三渲二技術,我認為主要是涉及到成本的問題,我們知道手繪風格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周期長、預算高而且需要大量畫工投入,讓一切都變得不那麼可控,而相對于普通二維與三維動畫,三渲二的優勢就在于可以既能保持二維動畫的美術風格,同時減輕畫師的工作負擔,縮減制作成本和周期,同時也具備自由的運鏡方式。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連吉蔔力這樣的傳統公司也開始使用CG技術制作動畫電影《安雅與魔女》

一般來說,動畫電影會把一部分鏡頭的原畫用3D模型來代替,對于《灌籃高手》這種運動類動畫來說,因為要設計非常多的籃球動作,如果把這些動作一筆一筆的畫出來是工程量非常非常巨大的一件事,是以于是制作方就會2D動畫裡加入了3D CG,以此達到省時省錢省力的效果。

目前三渲二動畫在包括動畫産業大國日本在内的國外市場已經成為了一個單獨的品類,我們看過的很多動畫都采用這個設計,比如《機動戰士高達》系列的制作公司SUNRISE就可以非常娴熟地通過這一技巧實作複雜機械的三維視覺效果,也足以說明它對行業發展的重要程度。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2022年國産3D動畫番劇的數量已經遠超2D動畫,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影視後期、遊戲制作方面的人才流入,讓國産3D動畫的技術和産能逐年提升,而2D動畫産能有限,人才結構變化不大,跨國外包成本較高。是以三渲二,甚至純3D的風格已經基本确定了未來主流地位。

國産動畫啟航,技術從來不是問題

曾經《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橫空出世,并以9.5億多元的票房成為當年“黑馬”,從正面證明了中國動畫人也能以高标準做出優秀的三維動畫,引發了人們對于國産卡通片的廣泛讨論。然而,動漫産業的發展是非常複雜和綜合的,它不簡單是用動畫講故事而已,它的背後是一套完整而複雜的産業鍊,有創作人員,有投資者,有營運商等的多方參與。

中國動漫産業的一步步發展可謂不容易,其實從政策上來看,大陸在動漫産業上的各種扶持力度是非常巨大的,從2006年開始,下午5點到晚上8點這個黃金時段各大電視台不得播放境外卡通片,每日全國的動漫播放中,國産動漫占比不得低于70%,再加上大量的資金不補貼,然而其中也存在過很多亂象,不乏各路“妖魔鬼怪”,最經典的就是2010年開播的《雷鋒的故事》,人物動作僵硬目光呆滞,畫面粗制濫造,對話呆闆幼稚,故事情節毫無章法,可能這也就是它當初隻敢在半夜12點播出的原因……

對此,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院長黃勇認為,扶持政策應重新明确定位,真正把扶持計劃給到需要扶持的動漫人。“已經在央視播出了,說明作品是比較成功的,這樣的作品還需要扶持嗎?”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鬥羅大陸》等國産動畫都在使用虛幻引擎進行制作

不過,在經曆了十幾年的發展後,至少在技術上國産動畫已經擺脫了十年前那樣的粗制濫造,畫面逐漸變得精美,這主要是因為包括虛幻、Unity在内的遊戲引擎大量被使用到動畫制作當中,比如騰訊的《鬥羅大陸》就使用了虛幻引擎,其實這也不難了解,畢竟CG技術在遊戲裡也是必備的,《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第八集《葬于拱形大廳之内》也是完全使用虛幻引擎制作,關鍵是制作團隊大多數此前并沒有接觸過虛幻引擎,就在四個月時間裡現學現賣完成了這部短片,可見新工具的上手親和度有多高。

當然,前面的例子基本上都是短片或電視劇,大電影的配置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直接跟國際一流團隊,比如皮克斯等頂級動畫公司相比,現在國内企業的水準還是有差距的,這主要是因為人才供給也無法支撐細緻的分工,因為國内本身人才匮乏,即便現在各大動畫公司降低招聘标準,人才依舊供不應求,是以國内公司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同時,往往更需要根據自身工作流程、項目基礎、産業基礎,來打造符合中國市場的團隊,以一部好萊塢級動畫電影一半甚至更低的成本,實作其七成左右的水準,在目前來看就已經算是比較成功了。

而且雖然現在背靠網絡文學不缺故事IP,但能把故事拍好的人依然稀缺,比如由原力動畫制作的《媽媽咪鴨》成本2億人民币,其制作水準超過了國内大部分動畫電影,最講究細節的毛發制作水準堪比肩好萊塢,但是最後票房表現依舊不好,被網友诟病的原因就是故事本身,技術則從來都不是問題。

人工智能入局,動畫制作流程或将再次提速

2023年一季度的科技圈可以說就是人工智能的“專場”,從對話型的ChatGPT,到文生圖、圖生圖的Midjourney,現在連CG動畫也開始可以用人工智能來生成了,比如Runway公司推出的Gen-2,它可以隻根據提示詞就生成一段短視訊,而這個公司成立于2018年,為《瞬息全宇宙》特效提供過技術支援,還參與了Stable Diffusion的開發,技術實力雄厚。而OpenAI背後的大金主微軟也推出了一款名為NUWA-XL的人工智能,隻用16句描述詞,就能生成一段長達11分鐘的2D動畫。

無獨有偶,阿裡達摩院近期也開源了17億參數的文本轉視訊人工智能,雖然目前隻支援英文,但根據示範視訊來看,輸入“Clown fish swimming through the coral reef.”也就是小醜魚在珊瑚叢裡遊來遊去,它就會輸出一段與文字對應的視訊,除此之外還示範了“小草發芽延時視訊”“暴風雨中的建築廢墟”等效果。但阿裡巴巴對這個大模型的公布持非常低調的态度,為此我們咨詢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工智能領域從業者,他表示雖然目前的文生視訊可能還稱不上有多高的清晰度和藝術性,但考慮到人工智能的進步速度非常驚人的,預測在半年後,消費端就會出現水準相當高的動畫制作人工智能,而且硬體開銷也将達到更為親民的水準。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阿裡巴巴達摩院的文生視訊新模型示範效果挺不錯

那麼對于動畫電影行業來說,人工智能的沖擊力有多強呢?首先,人工智能模型生成電影與動畫視訊可以大大降低視訊制作的成本和時間,因為傳統的視訊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來滿足複雜的後期處理需求。

而AI模型生成電影與動畫視訊隻需要輸入一些簡單的參數,就可以快速地生成高清的視訊内容,至少在電影設計的前期可以為團隊提供更多的試錯空間,而且這一步的技術實作難度并不高。

對于短視訊和廣告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可以提高效率和創意,降低投入和風險,但它和人工智能繪畫一樣,其實也無法替代專業人士的作用,因為在畫面精修、人員溝通等同樣重要的環節上依然必須以人為基礎,是以更多還是作為效率工具來使用。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根據提示圖,将左側的原視訊生成為右側的渲染動畫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生成電影與動畫視訊也會帶來一些挑戰和問題,最直接的就是版權問題,因為人工智能的學習資料庫一定來自全世界範圍内的各類影視資料,如果人工智能無意或有意地複制了已有的作品或者形象,可能會引起法律糾紛或者道德争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人工智能隻适用于正規動畫制作的前期,但它可能會為廣大短視訊up主提供更多的新鮮玩法,是以不遠的未來我們在抖音等平台必然會看到大量人工智能生成的視訊内容。

02

AIGC技術加持,國産動畫一下子“變多了”

在AI技術進入之前,動畫主要成本來自制作+IP、創意生成,且動畫電影在制作上耗時更長,突破産能瓶頸是挖掘市場增量需求的關鍵,而這恰恰是AI所擅長的。AI動畫表演、AI生成角色和場景資産、AI生成毛發和衣服的動态效果、AI自動布光渲染、虛拟拍攝、衍生品開發等環節都能借助AIGC生态的力量完成,進而極大提升動畫電影制作環節的效率。

紅杉資本在最近的研究報告《Generative AI: A Creative New World》中指出,到2030年, 遊戲中文本、代碼、圖像、視訊、3D都可以通過AIGC生成,并且達到專業開發人員和設計 師的水準。随着動畫技術的日趨成熟,國産動畫也迎來井噴。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長劍風雲》劇照

2023年4月,各平台開始釋出新的卡通片單。B站、騰訊、優酷平台預計在4月上新36部國産動畫,其中B站将上新17部,騰訊将上新9部,優酷将上新10部,其中不乏《長劍風雲》《肥志百科第八季》《遮天》《鬥羅大陸劇場版》《暗河傳》等多部極具人氣的存在。

事實上,在2018年以後,國漫就呈井噴式發展,作品一下子變多了,平均一年可以說是以前一年的五倍之多,到現在更是全面開花,各個視訊平台都刮起國漫風,而随着《西遊記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動畫電影取得優異的成績,國産動漫已經擺脫了“幼齡”标簽,吸引越來越多的觀衆走進電影院,也衍生出類型豐富、規模龐大的文化創意産品矩陣。

内容生産模式已發生改變

2023年3月,一部名為《ARES覺醒》的漫畫在騰訊動漫平台上開始了連載,目前僅更新了第一話的内容。《ARES覺醒》以未來火星探索為背景,講述人工智能系統ARES覺醒了自我意識後開始采取行動保護自己的存在,導緻了船員和人工智能系統之間的緊張關系。這一情節沖突設定在科幻作品中比較常見,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部漫畫作品,并非完全由人類創作。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并非完全由人類創作的《ARES覺醒》

漫畫作者“腦玩家mindplayer”�此前在另一社交平台中向網友介紹過這部漫畫的一些基本情況,他表述為“或許是中文世界第一部AIGC連載漫畫”。這部漫畫作品由人工智能輔助創作,内容則是人類加chatgpt合作完成,目前剛剛開始連載的第一話可以免費閱讀。

而在創作漫畫之前,“腦玩家mindplayer”很早就在嘗試使用AI圖像生成器Disco Diffusion作畫了,她表示“一開始要自己調整二三十個參數,以及編制比較合适的Prompt,才能畫出比較理想的畫面效果,對于使用者了解算法邏輯和寫關鍵詞的要求非常高。不過現在的版本基本不用調參數,隻要寫好關鍵詞就可以了。”

從目前公開的漫畫内容來看,劇情上還沒有進入主線劇情,還不好說這個劇情夠不夠精彩,但是單從漫畫的畫面上來看,已經是相當流暢了,若非作者有說明過這是人類和AI合作完成的作品,幾乎看不出人工智能的生成痕迹。或許是因為有人類在進行調整把控,AI繪圖問題最嚴重的手部繪制畫面在目前公開的畫面中也基本是完整流暢的,人物的肢體動态到畫面的構圖布局都與市面上其他漫畫無異。

而就在前不久,當代藝術家王睿在高澤龍小說《元宇宙2086》的基礎上也創作了一部AIGC生成完整情節的漫畫,通過訓練AI模型形成藝術家想要的風格,将小說文本轉化為可視的圖像,畫面色彩絢爛,非常富有想象力。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AIGC生成完整情節的《元宇宙2086》

“人類+AI”的創作模式似乎已經開始走向了商業化的探索之路,早在今年1月,由奈飛和WIT工作室、微軟小冰等合作的動畫《犬與少年》釋出了預告片,這是一部商業卡通片,設定在未來社會,小男孩遇到了一隻機器狗,一人一狗産生了跨越物種的友誼。

相對于AI+遊戲,動畫對技術的需求往往停留在人物及環境設計、光線優化等環節,在人類完成動畫内容的文字創作後,AI完全可以進行相應的圖文轉化工作,尤其是在漫畫領域,AI模組化一旦獲得通過,就可以快速、批量化生産,最為誇張的是目前AI模型普遍具備學習功能,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AI甚至可以模仿某些漫畫家的筆風進行創作。

提到手冢治蟲,你可能會覺得陌生,但提到《鐵臂阿童木》,“大齡”小夥伴們就再熟悉不過了吧?為了延續他的作品,來自記憶體制造商 KIOXIA 的研究人員和藝術團隊,與日本株式會社聯手,利用深度學習(StyleGAN),創造了世界上第一部由AI生成的漫畫——《PHAEDO》。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PHAEDO》可以說是第一步AI生成的漫畫作品

為了利于生成漫畫角色,團隊分析了手冢先生數百部漫畫作品,包括《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醫黑傑克》等等。當然,并非所有的人都接受這樣的變化,畢竟當AI能夠模仿漫畫師筆迹時,那多少意味着AI替人。今年1月底,美國三名漫畫家就對包括stability AI在内的三家AIGC公司提出集體訴訟,指控這三家企業推出的、基于上述模型開發的付費AI圖像生成工具構成版權侵權。

但無論争議如何,AI技術的确改變了動畫生态的生産模式,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國動畫的複興速度。

03

沉寂數十年後,中國動畫有望再度崛起了”

回首過往百年,中國動畫曾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成績。1922年,由萬氏兄弟制作的第一部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上映,開啟了中國動畫百年序幕。上世紀40年代,中國首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發行到東南亞地區和日本,受到熱烈歡迎。而随着《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雪孩子》《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一大批擁有強大市場影響力的作品出現,“國産動畫”在一代人心靈中留下美好記憶。

然而,由于一些曆史原因,國産動畫從此邁入近20年的“代工”時代,中國動畫一度曾在美國好萊塢及日韓影片引進的繁榮之中迷失方向,人才流失、原創乏力,成為難以承受之痛,直至2004年,一篇《孫悟空難道不敵阿童木》的新華社評論引起巨大反響,國産動畫開始反思和學習。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随後,在一系列文化創意政策扶持之下,玄機科技、若森數字、幻維數位等國内動畫企業開始脫穎而出。以玄機科技為例,這家企業最初是做2D動畫,第一部《秦時明月》就是典型的代表,但是從第二部夜盡天明開始,就轉向3D,随後憑借《鬥羅大陸》《吞噬星空》等國民級作品一路成長為國内動畫界的标杆。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衆多優質作品讓玄機科技成為國漫紅利的受益者

除此之外,打造出《馴龍高手:飛越邊界》《凡人修仙傳》等優質作品的原力動畫、主導制作《全職高手》《開封奇談》《藍漠的花》等多部動畫作品的彩色鉛筆動漫以及出品及制作出《如果曆史是一群喵》和《肥志百科》的萌想文化等等國内動畫網紅企業,依靠衆多優秀作品的打造,成功讓中國動畫重新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04

動畫出海,一場IP與文化的輸出

遊戲與動畫,在許多方面有着共通之處,雖然當下國内動畫市場并未飽和,在各細分領域仍有較大拓展空間,但頭部動漫制作公司競争激烈,國内動畫公司可以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走“出海”賽道來彎刀超車,同時從全球範圍的上占據更多份額。

在近十年的國内商業動畫中,同樣有一些作品獲得了法國昂西動畫節等國際動畫節的關注,如《刺客伍六七》《白蛇:緣起》《羅小黑戰記》等,還有一些獨立動畫短片與學生作品在國際上得到肯定。不過在近年的國内商業動畫電影中,不乏票房量級上億元、十億元的作品,但這些作品的出海成績與國内票房相比差距較大。

表現最好的票房在數千萬元人民币,不理想的案例則僅數十萬或數萬元。好在近三年來流媒體平台發展迅速,自首部上線Netflix原創的國産動畫劇集《刺客伍六七》出海後,越來越多的國産動畫作品開始上線國外流媒體平台,如《天官賜福》《時光代理人》等。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刺客伍六七》是自首部上線Netflix原創的國産動畫劇集

早起國内動畫出海的方式以單獨作品為主,随後集體化版權代理開始出現,而2018年以後,國内出現了專門翻譯并向海外地區使用者提供國漫作品的網絡漫畫平台,如WebComics 與Manga Toon。而騰訊漫畫、哔哩哔哩漫畫、快看漫畫等國内各大漫畫平台也紛紛在出海方面進行了探索,面對東南亞、北美等市場推出了各自的海外版漫畫平台。

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發展,國内動畫出海也形成了相當完善的産業鍊。動畫公司和漫畫工作室負責内容生産,其中動畫公司分為偏低幼向與偏青少向、2D動畫與3D動畫,主動畫劇集與主動畫電影等類别;視訊平台、漫畫平台和宣傳發行機構負責内容傳播。其中國内視訊平台海外版分為長視訊與短視訊平台,國外視訊平台則分為流媒體與電視台等。漫畫平台則分為漫畫内容提供平台與漫畫IP綜合營運機構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産業鍊中形成規模化、風格化的國漫IP,也成為本土文化出海的重要力量,這也進一步拓寬了漫畫的邊界,展現國漫的全球化價值,而“國漫出海”顯然又不止在産品、版權和資本上“走出去”。作為文化輸出的重要途徑,“出海”的最終目的也是讓國産動畫重新變強起來!

05

誰能成為國漫源動力?

次男 廣告設計工作者 27歲:

“财大氣粗”騰訊動漫仍然難以替代

高中的時候,我第一次線上看漫畫、動漫,看的還是有妖氣,就是出《十萬個冷笑話》的動畫工廠,當時他們還把《饅頭日記》《死靈編碼》《端腦》這些漫畫改編成了十分鐘以内的短片放到網上。有些動畫還是在A站看的,不知道還有幾個人記得A站,都成“時代的眼淚”了。

後來有一些畫手去了騰訊動漫,我就兩邊一起看。到了畢業的時候,有妖氣上面的優質漫畫已經越來越少了,出的動畫也沒那麼有趣了;騰訊動漫又舍得砸錢,買回來一批日漫版權,就沒怎麼看過有妖氣了。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有妖氣”曾被視為早期的“國漫之光”

我還記得當時騰訊動漫一口氣把日本集英社的《海賊王》《網球王子》等11部“民工漫”(同“MG漫”“民工番”,指知名度極高的日本長篇動漫作品)全部漢化引進,這種經典哪怕都看過沒事也會再翻翻,畢竟我這種年輕男性看動漫就喜歡看一些熱血的、燃的、爽的,是以當時騰訊動漫基本上是我使用率最高的動漫App。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騰訊動漫砸錢引入日漫版權

但是除了一些經典日漫版權,騰訊其實當時沒有自己的大熱漫畫,現在的說法是“沒有頭部IP”。辦法就是繼續砸錢,當年《屍兄》的作者七度魚、《狐妖小紅娘》的作者小新據說都是騰訊重金挖來的。

2014年左右時候我已經是川美互動媒體設計專業的新生了,時間要比高中充裕,終于也能自己畫畫感興趣的故事,也有試着投到騰訊動漫。

剛開始獎勵真的很豐富,除了基本稿酬之外,還有各種排名獎。比如月票排名第一名到第三十名可獲得6000元到400元不等的獎金,每月編輯部集體評選出的前三名,還會發放5000元、2000元、1000元等等;還會定期搞一些大賽,星漫獎、追夢計劃之類的,有的是金錢獎勵,有的是跟日本動漫專業人士學習的機會,對國内原創動漫畫家的影響還是挺大的,我記得當年夏天島的一批作者基本都是這個時候火的。

當然,我畫的一般,沒能成為“大大”(名氣較大的作者),就算這樣,平台給的補貼也足以滿足一個普通大學生的物質需求了,從這一點上我還是挺感謝騰訊動漫的。

不過這幾年從一個資深二次元的視角看,騰訊漫畫的體驗感還是有些下降。雖然漫畫作品數量依然很多,甚至可以說是所有漫畫app裡最豐富的,但精品還是太少。而且現在很多都是文改漫,再漫改劇,實際上就是一個網文IP使勁“多吃”,為了賺錢隻重投大熱的IP題材,漫畫同質化很嚴重。

另一個感受就是很多國漫畫面越來越精美,但是内容越來越水,包括已經更到600多章的《一人之下》,有刺激沒熱血,都隻是打發時間罷了,沒有再看一遍的動力。當然,稽核太嚴也是一方面問題,隻要尺度稍稍大一點就是滿屏的馬賽克和黑屏,一些暗黑一點的小衆漫畫根本不會上,最後還不是要找其他管道看。

但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我還是會繼續支援騰訊動漫,畢竟騰訊動漫上現在很多國産作品依然是頁漫,有時還是會看到作者精彩的分鏡和出色的頁面布局,加上一些難得的故事情節,這種表現力和張力,都是移動互聯時代泛濫的條漫無可取代的。

段燊 上海外企新人 24歲:

快看漫畫怎麼變成了“快看漫劇”?

我有兩個快看賬号,加起來算是快看七八年的老使用者了,以前“快看”還叫“快看漫畫”的時候首頁設計得都很簡陋,後來才把分區、卡頓、話頁重疊這些解決好。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段燊已經是快看的元老級使用者了

剛開始,2014、15年的時候,應該也算是快看漫畫的鼎盛期,漫畫多且品質佳,很多都是免費的,就算需要花錢也是在很合理的範圍,如果是會員VIP還可以等不定期的“限免”。《朝花夕拾》《偉大的安妮》等等當年算是比較經典的“少女漫”我都是在快看上追完的,還是很有感情的。

這幾年快看的變化還是很明顯的。首先就是内容,有好多漫畫雖然是國漫但是要劇情有劇情,要美感有美感,但就是攔腰斷更,作者畫着畫着就走了。我覺得是快看的推薦制度問題,沒有扶持小衆精品,反倒是一些流水線作品占據主流,一些站内排名靠前的漫畫在我看來更是品質一般、主題内容重複,甚至涉及抄襲。一些老番也不知道是因為版權還是其他原因,都下架了,想回顧都沒機會。

其次就是花費越來越高。現在每天更新的漫畫是多了,但收費的名頭也不少。以前是會員随便看,現在會員不僅有幾個等級,特别章節搶先看還要沖K币;一本漫畫原先幹幹淨淨,現在全是廣告;有些預售制的漫畫還會把前幾話單獨售賣,比如《啞奴》就是把前三話單獨售賣,後面的章節又是另外的價錢。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在使用者看來,快看收費模式有“割韭菜”的嫌疑

變化最大的還是快看的漫畫表現形式,單純的文字圖畫變成了“漫畫+視訊+廣播劇”的漫劇。所謂漫劇,就是給漫畫加入配音和動态效果,使之成為類似動畫番劇,但又比番劇制作簡陋得多的豎屏短視訊,每集漫劇控制在3分鐘以内。有些漫劇就是為漫畫導流,介紹三分鐘然後欲知後事如何就要去充會員買本子看了。

剛開始我也有些不習慣,但這就像短視訊,看久了就有點上瘾,上下班通勤路上都會想打開看看。好像看久了快餐式的漫劇、碎片化的條漫,就沒那個耐心再去追幾百話的漫畫了。

流浪一粟 AGC關注者:

B站引進漫畫不行,做國漫可期?

Bilibili其實一直有二次元的基因在,但是從動畫到動漫,B站還是有點延時。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是在“動漫之家”看動漫的,因為免費,看一些推廣廣告就能省一筆錢。到2019年左右,有些漫畫突然在動漫之家上消失了,比如我當時追的《月刊少女野崎君》《JoJo的奇妙冒險》,一查才發現是版權被B站買了。

還有很多其他的漫畫,B站都買了正版版權,也就導緻動漫之家供給量迅速減少,B站開始壯大。但我也就是一個普通讀者,沒什麼情懷,就直接轉投B站。但B站一開始引進動漫,問題就出現了。

有些動漫情節會有删減,劇情根本不連貫。這也能了解,畢竟是上市的公司還被監管層點過名;但是翻譯上有問題就很奇怪了,比如一些日式冷笑話的梗,翻譯者仿佛無知無感,看得很不舒服;更過分的是一些冷門漫畫,B站雖然買了,但卻不繼續更新,讓人摸不着頭腦。是以當時戲稱B站漫畫使用者是“正版受害者”。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B站國漫作品《中國奇譚》

引進版權做的不怎麼樣,但在國漫上B站還算是可圈可點。比如最近幾部根據國内IP改編的動漫《三體》《中國奇譚》等等,都挺不錯。尤其是《中國奇譚》,我本人還是更愛看這種原始風格的2D動畫,畢竟3D動畫總有股粗制濫造的感覺,而且從劇本上講,《中國奇譚》也算是近年比較優秀的國漫了,還是值得鼓勵。

其他的像《霧山五行》《靈籠》《羅小黑戰記》《時光代理人》這些國漫也是最近B站二次元閱聽人比較歡迎的,熱度當然不可能跟騰訊的《鬥羅大陸》比,如果B站願意慢慢做精品,以後不一定要依賴“買買買”。

踏雲 兼職畫師 22歲:

劣币驅逐良币的國漫市場

我是一個還在讀大學的畫師,手裡總共有10餘本連載動漫作品,完結的可能有四五部吧,我自己的直覺感受是,漫畫網站對于小漫畫作者越來越不友好了。

我主要是在快看上投稿,從2021年9月到現在付費收入降低了至少50%,一些熟悉的大IP作家他們的付費收入也減少了20%左右,哪怕是獨家主推作品也好不到哪裡去。除了讀者自然流失,盜版橫行也是個問題。

我比較舒服的更新頻率是月更或者半月更,能夠保證畫面品質和叙事節奏,當然這個也是根據作品體裁決定的。但是這種更新速度不符合現在讀者的閱讀習慣了,他們很容易就被日更、多更作品吸引走,其他作品就隻能被“創飛”。畢竟付費讀者的預算、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給你太多時間去精雕細琢。

這種日更的作品很多都是網文漫改,不是說沒有好的,但在我看來就是流水線作品,畫的很粗糙。之前快看、B站都做過大規模網文漫改的事兒,一次漫改兩三百本網文搞的浩浩蕩蕩,原創哪裡比得過?

國漫技術底色能不能撐起熱血未來?

網文改編的漫劇在短視訊平台大行其道

現在我想簽約工作室試試,但是有些工作室一去就問你有沒有在QQ空間或者抖音、快手釋出過2D動漫剪輯的經驗,點贊資料怎麼樣,對于看《知音漫客》長大的我來說還真是有點不适應。但是身邊也有朋友已經轉戰短視訊了,把漫畫一格格放上去,或者幾個圖層做個簡單的動圖加上配音,一個月能有300萬播放量就能獲得3000元左右的收益,再研究一下平台算法和内容推薦偏好提高點贊量就更能賺錢了。

我還是希望有更多優質國漫誕生,但沒有源源不斷的原創作品,隻有不斷的模仿派和偶然誕生的國漫精品,始終不是一個健康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