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作者:Vista氫商業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真的受不了飛機餐了。

在第N+1次吃到口感和蠟差不多的雞肉以及邦邦硬的米飯以後,我開始懷疑旁邊大口享受的大哥實際上沒有味蕾。鼓起勇氣問出心中困惑——“哥,這麼難吃你都吃得下去啊”,大哥釋然一笑對我說,“妹子,全靠榨菜硬撐呢”。

但也不是人人都像這位大哥一樣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最近一生絕不認輸的健身達人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開辟了飛機餐新思路:“糖尿病餐”。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小紅書@愛喝咖啡的木木王

所謂“糖尿病餐”,實際上就是各大航空公司都有的“特殊餐食”中的一種。并不需要額外收費,但要在起飛前提前在官方管道預定。種類繁多,針對不同需求人群都有不同方案。

看着不再油膩、眉清目秀的食材,突然感覺自己虧大了。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飛機餐,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

愛就愛在每次打開的心情宛如開盲盒,就算再困、甚至是已經睡着了,都能在空姐推着餐車靠近之時強行讓自己清醒過來,立起耳朵聽聽今天有什麼熱餐,然後在腦海中反複背誦自己要點什麼,心理壓力之大和在鮑師傅排隊差不多。

而恨,就恨在結果總是一如既往的難吃——打開鋁箔瞬間,雖然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咯噔了一記。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小紅書@睡眠仙仙

雞肉飯和豬肉面是嫡系雙胞胎,每頓出現機率極高,味道也像是來自同一個媽的肚子,每吃一口都要用手邊的橙汁漱一漱才能繼續。唯一能讓人有點欣慰的是餐盒裡的榨菜和水果,忍耐力強的能靠着榨菜吃完米飯,味蕾敏感的人,充饑隻能靠餐盒酸奶。

甚至有時候連飯和面都沒有,直接找倆饅頭片夾着黃瓜糊弄糊弄;打開圓滾滾的錫箔紙發現裡面是一個長得像包子、但還沒包子好吃的“漢堡”。有些時候以為自己碰到良心航司了,看到餐盒裡面有蛋撻和蛋糕,興緻勃勃拿着叉子想吃第一口,發現根本挖不動。

“怎麼說呢,就是起到了一個造型的作用。”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

衆人辣評,飛機餐已經差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這也就逼得大家開始另辟蹊徑——有人開始發現可以提前預定免費的“特殊餐食”,種類多到不可思議。

自律的健身人率先提出概念,一頓都不能放縱,但也不能直接餓着。幹脆預定無肥肉、無油炸、脂肪含量低的低脂餐;幾片雞胸肉,幾朵西蘭花,還有無糖酸奶搭配,雖說也談不上是什麼珍馐美食,但起碼有個新鮮感,比起吃膩了的普通餐來說沒那麼難以下咽。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小紅書@小雪4134

預定兒童餐的圖一個外觀可可愛愛。雖說味道和普通餐相差無幾,但是比起飛機形狀的飯、小熊樣式的蛋糕、蝴蝶酥和果切,視覺上首先赢出一大截子;糖尿病蛋白餐保住的是口味,畢竟主食大多為巴沙魚和蛋清,怎麼着也很難做難吃,再配上低糖水果和蔬菜汁,約等于點了一頓不下三十塊的檔口版輕食沙拉。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小紅書@GIANNA

海鮮餐大機率是蝦仁為主,雖說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預制菜,但好在口感都是Q彈的,也沒有雞肉飯那股子消減食欲的氣味。

印度教餐全憑運氣,有人拿到一坨混合着西蘭花和不知名蔬菜的“大亂炖”,有人驚喜發現主食是兩塊咖喱雞排和一些鷹嘴豆配的米飯,另加一小碗沙拉、一個全麥餐包、油醋汁、黑胡椒粒,還有一份水果。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小紅書@趁月色小酌&@你腦袋裡的水我的淚

無需額外加工的水果餐則是作為拯救人類的角色出現。西瓜甜瓜哈密瓜、蘋果鳳梨火龍果,直接一次吃個爽。雖說西瓜沒有那麼沙、火龍果也有點耙,但整體還是清爽好吃的。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小紅書@皮皮蝦

但也不是所有“特殊餐食”都能給人驚喜。

有網友形容,自己點的無麸質餐聽說是雞排和洋芋,到手雖說種類沒變,但看上去毫無食欲,吃起來更是有種要成佛的錯覺,最終“實在受不了又要了一份正常餐食”;也有人聽說某航司早餐一般是白粥,是以提前在app上預約了特殊餐中的西式素餐,圖的就是那個雞蛋。結果當日普通早餐是牛肉漢堡配酸奶,自己到手是已經軟掉了的天婦羅蔬菜,剝好的雞蛋不知放了多久已經皮掉了,口感宛如橡皮糖。

更有糖尿病餐拿到手是絕殺詭異搭配——藍莓醬搭配黃瓜片夾心的三明治。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小紅書@小Do一隻

其實,航空公司設定“特殊餐食菜單”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由于大部分旅客對于飛機餐食基本屬于“聽天由命”的狀态,也就錯失資訊差:原來飛機餐是可以提前預定的。

有人質疑這種行為是否會占用資源,導緻真正有需要的人沒有名額。但已經快被飛機餐逼瘋了的衆人送來一個略顯苦澀的回複——“這兩年的飛機餐越來越難吃了”,也是逼得人實在沒辦法,才會想到去點“特殊餐食”。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川航官網截圖

這就奇怪了,為啥人人都在罵飛機餐難吃,航空公司還要“裝聾作啞”呢?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其實航空公司就算不提供餐食服務也沒毛病,畢竟從來沒有任何法律法規要求航司必須提供。

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釋出的《公共航空運輸服務品質》中也隻是提出以下三個準則:

航空公司必須根據對旅客的服務承諾為旅客提供餐飲服務;

餐食、飲料衛生應符合相應規定;

頭等艙、公務艙的餐飲服務應差別于普通艙,并制定相應的餐飲标準等等。

飛機餐這件事兒上,航空公司擁有絕對的主動權。你想自己連人都被帶上天了,吃什麼,隻是充分不必要條件。

而這項握在航司自己手中的服務,壓根兒不是門好生意。

去年10月有個知名熱搜,網友在微網誌發了自己飛機餐的照片,配文:“四個饅頭,一包榨菜,還有一片白菜,真的就是一片白菜!這麼多年頭一次看到這麼奇葩的航空餐。”此事一出,引發了網友不少共鳴。

一些航司人士無奈解釋,這種“饅頭白菜”餐食的出現,也許是航司需要節約成本或者具體機場的保障服務水準參差不齊。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微網誌@峰哥亡命天涯

如今大家吐槽的“飛機餐越來越難吃”,也并非是刻闆印象,而是航空公司真的在試圖從乘客嘴巴裡摳出一筆錢。

2019年三大航司的财報顯示,花在餐食上的錢,隻能算零頭。國航的航空餐飲費用為40.26億元,占總營業成本的3.56%;東航費用為36.67億元,占3.42%;南航費用為39.75億元,占2.93%。

而到了2023年,三大航司的餐飲費用均大幅下降,國航降到占總成本的2.24%,東航占2.66%,而南航更狠,縮水到隻占1.74%。

對于長期利潤率保持在3%-5%的民航業來說,能省則省,想多賺點的心比誰都強。

飛機餐的成本占整體營業成本的比例大約在3%-3.5%左右,拿三大航司舉例,每份飛機餐的成本價格不菲,至少有二三十,如果能從每份中省下一兩塊,那對于随随便便能有上億人次的航司來說,每年能省上億的開支。

前輩們早就給出了标準答案。1987年,美國航空從頭等艙的沙拉中減少了一顆橄榄,這一舉動幫助他們一年省下了4萬美元;而曾經的美國西北航空取消免費椒鹽餅幹的政策也為他們一年省了200萬美元的巨額開支。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不過,飛機餐倒也不是從一開始就那麼難吃。

有一個客觀原因,坐飛機的時候人的味覺本來就會下降。在德國科學家進行的一次模拟飛行實驗中,這個猜想得到了證明。在高空飛行時,人對于甜味和鹹味的感覺程度會下降30%,但是對酸和苦感覺的變化就相對較小。由于機艙内空氣幹燥,人的嗅覺也會是以變遲鈍、氣味感覺度下降。

航司也為此想了不少辦法。比如為了讓大家不那麼煩躁,飛機餐會分成多個容器來盛放,菜品以鮮亮顔色為主;同時盡量不用需要吐骨頭的肉類;為了防止乘客吃了脹氣(放屁),豆類産品的比例則會控制在10%以下。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而且在飛機餐的曆史裡,也曾出現過“美味佳肴”。

第一頓飛機餐誕生于1919年,當時的英國軍火商亨德利·佩奇公司因為一戰結束沒生意了,靈機一動把一批轟炸機改裝成了能載客十幾人的飛機,由于恰好是飯點,飛機上還準備了三明治、水果等餐食,但需付費購買。

沒過多久,美國聯合航空就推出了第一個功能齊全的飛機廚房,推薦菜為炸雞、炒雞蛋。

此時我想起某網友吐槽,坐飛機時某大哥問空姐飛機餐是不是預制菜,空姐尬住了,旁邊乘客貼心幫忙回複——“不是,機長正在駕駛室颠勺呢”。

但在以前這還真不是段子,飛機餐真是“空姐現炒的”。理查德·福斯在寫《航空食物的曆史》時曾描述道:“工程師混合了生石灰和水,并利用這種化學反應産生的熱能制造了卡哇伊的加熱爐。”

被稱為“早期高端航司領頭羊”的泛美航空在飛機廚房中設定了加熱烤箱,并對自己300秒快速加熱的功能進行了大範圍宣傳,直接把飛機餐帶進了現制時代。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網絡

六七十年代左右,飛機餐開始越來越隆重。國外的頭等艙不但有鮮切火腿、大龍蝦、魚子醬,還配着紅酒喝和香槟,連餐具都是銀質的;國内也是不甘落後,飛機餐裡配着茅台酒、中華煙,還有大白兔奶糖提供。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圖源:網絡

1967年廉航的出現,正式讓航空公司們發現了“飛機餐能省一大筆”這件事。世界上第一家廉航是被戲稱為“花生米航空”的美國西南航空,因為該航司隻為短途旅行乘客提供簡單的花生米作為餐食,後來說是害怕有乘客過敏,幹脆連花生米也不給了。

但這個“摳門”做法,讓他們借此賺了個盆滿缽滿。資料顯示,美國西南航空每年運送旅客數量比排名第一的航司少4000萬人次左右,但淨利潤比對方多10億美元。

國内的第一家廉航是2004年成立的春秋航空,雖說整體掙得不如南航,但每架飛機帶來的利潤能達到1854萬,比南航的355.1萬高出許多。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航空公司要賺錢,乘客也很無奈,飛機餐是一口也吃不下去,隻能自發研究研究小tips——

1、有米則選米,因為面條大多醬汁不夠、時間放久了還會坨在一起變得很耙;

2、充分利用餐盒裡的辣椒醬或榨菜,必要時刻可以将其和小面包搭配食用,能提供老幹媽一定要多要點;

3、有雞肉選雞肉,其它肉類在經過二次加熱後口感均會有很大變化,雞肉不會;

4、座位選在前半段或者後半段,避免發到自己時部分餐食已經發光,選擇變少;

5、提前預定“特殊餐食”,減少踩雷機率。

當然,最實在的還是——去坐頭等艙。舉個例子,阿聯酋航空為頭等艙耗資20億美元推出了“無限暢吃魚子醬”服務,經濟艙不管怎麼縮減,頭等艙一樣奢華。現在的航空公司為了留住高端客戶,頭等艙是一點沒虧着。

哎,至于經濟艙嘛,實用交通工具罷了。就算不給飛機餐,機票錢分毫不減,大家也得坐飛機不是。

編輯 | 橘總作者 | 加号設計 | 胖兔開篇圖源 | 小紅書@沈陽午評封面圖源 | 小紅書@其實不想走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
“每次打開都像嘔吐物”,被惡心壞了的打勞工開始研究「飛機餐隐藏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