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penStack – 開源雲計算項目

時下雲計算如火如荼,衆多企業紛紛推出雲計算相關的應用,不少還搭建企業私有雲和少數公有雲(代表為Amazon)。然而,業界仍然缺乏一套實用的雲計算管理平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雲計算應用的門檻,制約了雲服務的發展。

作為開源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OpenStack遵循Apache許可,其長期設計目标為同時服務公有雲和私有雲,提供統一的開源資源管理平台。

OpenStack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Rackspace合作研制的雲計算管理軟體,最初目的是存儲大量的空間視訊、圖檔等資訊,随着雲計算需求的增長逐漸成長起來。

自2010年7月項目成立開始,OpenStack就收到廣泛關注和支援。項目成員不乏業界巨頭,包括Cisco、Citrix、HP、Intel、Dell、IBM、Microsoft等。其中Dell和HP公司還利用OpenStack建立了自己的雲計算解決方案,當然,所使用的企業版本與開源版本有所差別。經過兩年左右的發展,該項目已經吸引了超過160家公司和2600多名開發者,足可見認可程度。

目前,OpenStack項目由若幹子項目組成,包括計算元件Nova、存儲元件Swift、鏡像管理元件Glance、認證元件Keystone、前台元件Horizon和網絡管理元件Quantum。其中前三個元件是OpenStack的核心,經過長期開發和完善,已經較為成熟。大部分的元件都是松耦合聯系,支援分布式,較好的保證了擴充性。

OpenStack在虛拟化技術上支援Xen、KVM、VMware、ESX、LXC、QEMU、UML等,并通過統一的虛拟層(Libvirt)來調用,實作底層對使用者透明。對現有虛拟化技術較為全面的支援使得OpenStack可以被廣泛部署在多種場景,而不用擔心底層需要選取哪家技術實作。同時,OpenStack還支援亞馬遜的EC2和S3的API,使得面向AWS(Amazon Web Services)開發的應用可以輕松的實作遷移。

OpenStack的版本命名與Ubuntu類似,按照字母順序,分别為Austin、Bexar、Cactus、Diablo、Essex。最新版本為第五版的Essex,這一版經過了較長的開發周期。從第五版開始,OpenStack開始注意代碼的品質和使用者的體驗,真正可以作為較為實用的雲計算管理平台。

另外,根據最新的消息,OpenStack将在今年的4月16-18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辦OpenStack Conference & Design Summit峰會,讨論該項目的未來發展,大家不妨略作關注。

客觀的看,OpenStack對推動雲計算的發展有着積極的作用(類似的項目包括OpenNebula、Eucalyptus等),但目前的版本,功能還比較簡單,面向的群體也有限。同時,不支援網絡虛拟化等新興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OpenStack的功能和性能。希望OpenStack在未來能更加完善,成為功能完善而又易用的雲計算平台;也希望有更多的優質開源雲計算項目能夠成長起來,促進産業的發展。對OpenStack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通路官方網站,或者trystack.org,簡單注冊後即可進行體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