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點贊、關注、轉發分享,接收新鮮有趣的曆史故事!謝謝支援!

無論社會的環境怎麼樣,人們的生活水準如何,每年固定能沖入熱搜榜的消息都是和教育、提升學曆有關的。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比如每年聯考的分數、題目、人數;每年研究所學生的報考人數;考公務員的難度等等。

這些消息的出現,讓大家誤以為研究所學生學曆的人滿大街都是,同時也造成了很多人的恐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提升學曆。

然而這些舉措都是必要的嗎?提升學曆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提升學曆?

要解開上述疑問,必須從源頭開始回答,為什麼要提升學曆?或者說提升學曆的好處是什麼。

大陸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将文明一直延續下去并且已經延續5000年的國家。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從炎帝皇帝創立起華夏子孫,到建立第一個朝代,直到被外國列強打開國門。

我們經曆過輝煌也曾被敵人打的落荒而逃,站在上帝視角觀察每個朝代的崛起發展與衰落,可以發現這都與國力有關。

除此之外,也和與之相對應的文明有關。

站在國家角度,中華文明的延續關乎到每一個國民的素質上面。

提升國民素質,不僅能彰顯大國應有的風采與氣度,而且能促進物質文明的發展。

簡而言之,國民素質關乎社會與個人全面發展的深度與速度。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站在企業的角度說,身處于如今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環境中。

要想在市場競争環境下頑強生存,同時也為了與時俱進,必須召集一批能力相當的人才。

就一般觀念而言,通過考試成績考證磨練出來的人,大都處在在公平競争的環境,因而基本證明可以其素質高低。

是以,學曆越高,證明本身的素質越全面,反之亦然。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不過歸根結底,提升學曆其實更多的是為了自己。

第一,提升學曆可以增加更多的工作機會。

比如很多企事業機關都需要一定的門檻才能報考,而且現在很多機關在評職稱時都與學曆挂鈎。

除此之外提升學曆還可以提升個人能力,更有利于升職加薪。

第二,提升學曆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質。

這種素質不僅僅局限于專業水準深度,也能展現到個人能力的廣度。

提升學曆可以幫助自己從多方位多角度重新認知面對的困難,進而增加解決問題的底氣。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第三,提升學曆可以解決落戶問題。

現在有很多一二線的大城市都明确規定,提升學曆就可以給予落戶,這對于那些想來大城市生活的人們提供了另一個思路。

第四,提升學曆是為了充分的認識自己。

通過不斷加深對所學專業的了解,讓我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該專業的領悟力到底如何,自己是否真的适合這一專業。

通過接觸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物,在認識優秀的人的同時,也能從他們身上吸取優點,以此激勵自己全面發展。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最後一點比較長遠,提升學曆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思想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發展,而提升學曆可以為孩子成長創造更優良的基礎。

不管是從國家角度還是企業角度或是個人角度,提升學曆都是大勢所趨。

對于大學畢業的學生而言,他們提升學曆無非是兩個方向,要麼選擇讀研究所學生,要麼選擇出國鍍金。

顯然,對于普通大學生而言,他們往往會選擇讀研究所學生。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因為出國留學需要充足的抗壓準備與資金儲備。

具體來說,不僅要做好适應語言環境、種族歧視等心理準備,還需要保護好自身安全。

最重要的就是學費問題。

而在國内讀研究身就不同了,上述的這些問題幾乎都不存在。

首先說語言環境和歧視問題。

雖然上研究所學生的學生來自天南海北,來自不同的民族,各自都有不同的語言和生活習慣。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但終歸都是中國人,這個是無法改變的,自家人之間即使有吵鬧的現象,但終歸會在時間的流逝中被化解。

而學費問題就更好解決。

國内的學費普遍比國外低,即使有再負擔不起的家庭,也可以通過申請補助、貸款的形式交足學費。

除此之外,大陸國内環境也比較安全,即使有突發疾病,國家也有能力及時調配,是以人身安全問題也無須過多擔心。

讀研究所學生确實是一個好的選擇,那是否意味着滿地都是研究所學生呢?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滿地都是研究所學生嗎?

相關調查顯示,在選擇未來何去何從時,80%的在校畢業大學生都選擇考研究所學生。

然而研究所學生真的是遍地都有的情況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根據有關資料表明,截止到2020年底,大陸的人口中有4%的人從未上過學,占比最高的學曆是國中水準,有37%。

占比最低的是研究所學生學曆,隻有0.8%,常人眼裡以為的人人都是的大學生比例隻有7%。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根據這一資料,我們可以知道,目前國民的整體素質水準并不高,大部分的人的水準隻有國小國中文化。

而讀過大學的人(包括讀專科的)比例也隻有16.5%。

這就意味着每20個人裡面隻有三個人上過大學,更不用提擁有研究所學生學曆的人了。

當然造成這一社會狀況的,也與父母那一輩的教育條件有關。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那個年代才剛剛成立了新中國,吃飽穿暖已是不易,談何提升文化呢?

還有一份更加詳細的統計,裡面的資料顯示,九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上大學的人數比例比較少。

而在九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人,上大學的人數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并且成為所有年代中占比最高的群體。

截止2020年年底,90後共有9185萬,其中有40%的人學曆是專科以上。

95年代後出生的人上大學的比例超過一半,這是大陸曆史上第一次擁有如此之高上學比例的群體。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到了2022年年底,僅是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已經上升到1000多萬人了。

雖然說每年應屆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增加,與之相對應研究所學生的畢業人數也随之增加。

但是大體而言,碩士畢業生和博士畢業生占全國勞動力的比重不到百分之一。

這也就意味着研究所學生在大陸依然是稀缺人才,同時也就不存在研究所學生到處都是的情況了。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提升學曆不得不做嗎?

這就又引發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提升學曆真的有必要嗎?

上述也提到過,随着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應屆畢業生人數已經逐年增加,選擇報考研究所學生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

但國家資源又總是有限的。

觀看每年研究所學生入門考試的題目也可以發現,難度一年比一年增大,門檻也越來越高,甚至有的大學還會出現縮招的情況。

既然如此有難度,那當然可以選擇不提升學曆。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提升學曆的好處是有很多,尤其對個人的全方位發展很有幫助,但是這也并不意味着必須要提升學曆。

雖然說提升學曆可以獲得諸多益處,但是如果将這些精力用到更加明确的目标上面,也能獲得不小的成就。

以娛樂圈舉例,其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容祖兒。

容祖兒的代表曲目有很多,憑借自己的演唱技巧也獲得了諸多榮譽,在華語樂壇上有一定的地位。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然而容祖兒隻上過中學,而且上學的時候成績并不好,但是如今誰又敢小瞧她呢?

網上還有一個名叫Van Hai的男子,雖然年齡隻有24歲,卻已經是一家知名旅遊公司的董事長,并且還開了幾家手機連鎖店。

Van Hai來自一所貧困的鄉村,家裡的條件并不富裕,高中畢業之後,他和村子的其他年輕人一樣選擇進城打工。

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牆繪,雖然說從來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但是憑借天賦和讨喜的性格成功應聘。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Van Hai每天的工作都非常開心,唯一的缺點就是掙錢太少。

于是隻要在休息時間,Van Hai就會和各色人物接觸,通過閑聊接觸各個行業的發展情況。

而且他本人特别樂于思考,經常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如何賺錢。

幹了一段時間後,Van Hai又辭職并嘗試了銷售工作。

我們也知道,銷售工作雖然累,但是賺取的提成是非常高的,Van Hai曾從事的銷售領域有汽車機票、手機配件等業務。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根據自己銷售賺取的錢,Van Hai實作了資本積累并開始嘗試與其他人合夥做生意,在不斷的摸索中,就有了上述提到的那般成就。

不管是娛樂明星還是在商場上成功的那些人,他們都證明了學曆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

況且很多211、985畢業的學生從事的工作依然與學曆沒有任何挂鈎。

但這并不是說提升學曆沒有用。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在世界的巨大變化之下,社會已經對人類具有足夠的包容性,這也是将學校分為專科和大學的意義所在。

專科是為了培養在某一方面做出成就的專科性人才,而大學是為了提升整個人的綜合素質而創辦的。

這兩種訴求,正是一個強國所必須同時擁有的人才。

對應到個人發展上,擁有足夠高的學曆,顯然是接觸到優秀企業最快速的方法。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而且未來的社會将朝科技網際網路領域發展,會接觸到人工智能、大資料等高科技領域。

這也就意味着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對人才的界定門檻也提高。

如果不選擇提升學曆或者沒有優秀的學曆,在當今社會仍然是很難得到發展機遇的。

然而随着時代對各色人才的包容性加大,是否擁有研究所學生學曆或者更厲害的文憑不是根本因素。

最關鍵的是要足夠勤奮、足夠努力,再加上認清自己的短闆是什麼、長處是什麼。

這樣就一定會有不斷向上爬的能力與資格,自然就會擁有比别人更大的成就。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結語

今天所探讨主題其實也隻有一個,那就是努力。

不管是提升學曆還是選擇止步于此,如果你想過得比别人精彩,就勢必繞不開努力這個詞語。

沒有人天生就是商人、明星等能夠被衆人熟知的人,他們之是以會獲得不小的成就,都是他們能克服人性的弱點——懶。

研究所學生真的遍地都是?提升學曆有必要嗎?中國人學曆真相是什麼?

有些人明明有足夠的機遇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卻因為不想付出而抱怨命運不公,哪怕連試一試的動力都沒有。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答是這樣的,而這句話很好的诠釋了今天探讨的内容。

“同樣的年紀,為什麼有人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有的人卻一無所有?”

“因為上帝說了,他不能把世界讓給你們這些懶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