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五代十國那些事 第二節

作者:善解人意的晚風1

#曆史開講#

#頭條創作挑戰賽#

昨天說了後梁滅唐和被滅的前前後後,接下來,我們說說下面的幾個朝代。

曆史雖然很枯燥,但是他既然發生了,我們就得去探讨和研究他的必然性和邏輯性。一個朝代的興旺和滅亡總有他的曆史原因。細細品下去,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五代第二個朝代 唐(923年-936年)

由沙陀族建立,都城洛陽。

李存勖(923-926年在位),唐末檢校司空,襲父河東節度使、晉王。

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邯鄲境内)稱帝,同年底,滅梁,定都洛陽。926年四月興教門之變後死亡,年四十二歲。

926年5月15日,宮中的将軍郭從謙,為報私仇發動兵變。打進皇城,焚燒興教門。混戰中,李存勖被亂箭射中。最後,一個伶人揀了些丢棄的樂器,放在莊宗的身上點火,焚屍而去。史稱興教門之變。

登基以後,縱容皇後幹政,寵信伶宦,“引拔浮華,鄙棄勳舊”。

朱元璋評價:“所謂李天下者,其斯人欤?上下之分渎至于,安得不亡?”

明代小說《殘唐五代史演義》,是以小說形式,描寫李存勖如何打天下治天下的。

關于五代十國那些事 第二節

李嗣源(926-933年在位)李存勖父親的養子

926年攻回洛陽後,李存勖已經被殺,在李存勖的靈柩前,身穿斬衰(zhǎn cuī)孝服,毫不修飾的哀痛之情,以示合法繼承皇帝之位。時年六十有餘,李存勖才四十二歲。

933年十一月,,李從厚并于柩前即位。

李嗣源在位期間,為了杜絕前車之鑒,安定宗社,整饬吏治,鏟除伶宦,削弱藩鎮,節省财政,整頓禁軍,減免稅賦重視群眾疾苦。

是五代鮮有的英明君主,在位時間長,使政權穩固,人民給予休養生息的時間。晚年疑心過重,冤殺任圜和暗殺安重誨,使得朝局動蕩。

李從厚 李嗣源三子(914年-934年4月)

933年在李嗣源靈柩前即位,934年李從珂起兵叛亂,攻至洛陽稱帝,李從厚逃亡,不久被殺。在位五個月,終年二十一歲。

李從厚即位後,甚至節度使的利弊,對他們進行易地調動,并派使臣監送,直接逼反了李從珂,他以"清君側"的為名起兵叛亂。

李從珂 李嗣源養子(885年-936年)

934年,趕走了李從厚,自立為帝。936年,敵不過石敬瑭進攻,洛陽自焚,年五十二。

和李存勖一樣,李從珂打仗是個悍将,但是治國不行。

戰前允諾的好處,戰後無法實作,隻有在老百姓那裡擷取,民怨載道,名聲凋敝。

和節度使石敬瑭的沖突一發而不可收拾,後來石敬瑭與契丹大軍聯合進逼洛陽,936年,李從珂見大勢已去,便帶着傳國玉玺老婆兒女一衆自焚而亡,至此,傳國玉玺亦不知下落。

關于五代十國那些事 第二節

五代第三個朝代 晉(936-946年)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太原人。

936年,起兵造反。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甘做"兒皇帝"。在契丹援助下,滅亡後唐,都城汴梁,建立晉。942年,憂郁而終,時年五十一。

936年十一月,遼太宗耶律德光冊石敬瑭為皇帝,國号晉。石敬瑭在柳林(今太原境内)登基,還将幽雲十六州,割給了契丹。把比他小十歲的耶律德光尊為父皇帝,每年進奉帛三十萬匹。如此認賊作父的行為,手下親信也非常反對。

942年,契丹來問吐谷渾之鼎,石敬瑭進退不得,憂郁成疾,抑郁而終,時年51歲。

關于五代十國那些事 第二節

幽雲十六州

石重貴(914年―974年),石敬瑭養子。942年繼位。在位4年

能力一般,卻很有骨氣。敢和同契丹開戰,可惜手下無大将。

契丹攻後晉,947年1月占開封,後晉滅亡。國破後被俘送往契丹,974年受盡屈辱而死,終年61歲。

五代第四個朝代 漢(947-950年)

劉知遠(895-948年),太原人。

947年,劉知遠稱帝。948年正月病逝,享年五十四。

劉知遠任内,禁止給契丹納貢,還積極慰勞地方和抗遼的群眾,境内契丹人一律處死等等。并獲得晉朝舊臣投誠。

石敬瑭幫助李從珂争奪帝位時,劉知遠安排石敢保護石敬瑭,李從厚的護衛看石敬瑭有二心,就殺向石敬瑭,石敢力戰而死保護了石敬瑭。民間的後來就有了"",用以避邪。

劉承佑(930年3月28日―951年1月2日)劉知遠之子。950年,開封城破,被殺,年21。

948年劉承佑即位,朝廷大權旁落。誅殺了權臣,948年三月,三鎮節度使先後舉兵造反,于是派郭威去督戰,讨伐叛亂。950年十一月,郭威平反結束,他又派人誅殺郭威,可謂是“官逼民反”,直接圍攻汴京,後漢結束。

五代第五個朝代 周(951-960年)

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河北人。

951年正月登基,建立周朝。954年因病去世,享五十一。

950年,郭威以"清君側"之名,起兵讨伐。郭威帶兵入京,趕跑了劉承佑,然後拜見李太後,讓她臨朝聽政。正準備假意擁立劉氏宗親為帝,遂有兵士報告,契丹南下,需率軍抵抗。經澶州時,就發生了所謂的“士兵發動兵變,黃袍加身”。(這給趙匡胤提前打了個樣)

在位期間,誠心納谏、積極需求改制。以軍事實力為盾,取漢代之,是五代時期軍閥奪權的代表人物。

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河北省邢台人,郭威養子。

954年郭威病逝,柴榮繼位。959年病倒,不久去世,年三十九。

950年,郭威和柴榮留在開封的家眷被劉承佑誅盡,郭威憤而起兵,柴榮守邺都,

953年三月,加封晉王。

954年,繼位後整饬軍隊,西敗後蜀,三征南唐,做出了非凡之舉。虛心求谏,并認真采納了王樸的《平邊策》,"先易後難",制定統一大計,付諸行動。還休養生息,積極滅佛,發展教育,恢複漕運,興修水利。955年開始的滅佛教運動,是五代唯一次。廢去佛寺30336所,還俗61200僧。

史稱"五代第一明君"。

關于五代十國那些事 第二節

柴宗訓(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柴榮四子。

周世宗病逝後,七歲即位,太後垂簾聽政,宰相範質、王溥主持軍國大事,重用趙匡胤。

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随後,趙匡胤說:到了都城以後,要保護好太後和小皇帝,要秋毫無犯。

趙匡胤登基後,降柴宗訓為鄭王,符太後為周太後,并賜予"丹書鐵券"。鄭王973年逝世,年20歲,被谥為恭帝。

至此,北宋立國,五代結束。

關于五代十國那些事 第二節

丹書鐵券

下一節再說說十國(902年-979年 )那些奇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