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視訊号怎麼收獲流量

不管做那個平台的營運,我們都應該抱有這樣的做事邏輯,先目标後戰鬥,先戰略後戰術。

如果營運目的是賣貨,那産品知識,情景結合的視訊拍攝轉化率更高;

如果營運目的是導流公衆号,那從公衆号内容選題方向出發制作内容進行導流粉絲更精準;

如果營運目的是個人ip打造,可以以種草,技能技巧分享,行業領域垂直等内容制作視訊;

目标定位即是内容方向的定位,同時也是變現方式上的定位。

在自媒體平台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比較另類的賬号,他們的賬号粉絲數量衆多,内容曝光量特别大,但它就是收益低,就是沒有變現方式。究其根本,還是在于前期沒有制定好變現政策,憑感覺腦補制作内容,即使賬号爆了,但收益不爆,生于流量,死于變現。

視訊号哪些内容類型比較受歡迎?

1、劇情類:主打趣味性,以搞笑情感作為引爆點,滿足了使用者的精神娛樂需求,變現能力比較弱,出爆款的幾率比較大,能不能火主要看劇本品質。

2、生活記錄:主打情感共鳴,個人ip風格比較強烈,滿足大衆的個人成長需求,使用者粘度高,後期變現能力可期。

3、雞湯類:主要以二次創作為主,心靈雞湯,網易雲段子,主打情感共鳴和勵志向上,市場較大,同時競争也大,内容同質化嚴重,變現能力弱。

4、技能類:主打簡單實用,一個視訊講透一個知識點,變現以課程教育訓練居多,收益能力極強。

5、美食類:其實應該歸納到廚藝類,和技能類相似,主打烹饪技能,吸女粉的能力強,錄制周期較長,後期變現能力可觀。

6、美女類:主要是帥哥靓女自拍,滿足大衆的娛樂消遣需求,簡單有趣,可以從穿搭和化妝品這方面變現。

7、科普:硬核知識普及,實用有趣,需要有專業能力做為背景,當然,内化能力強的同學也可以做這個 ,後期變現能力強,主要以帶貨為主。

8、健身類:内容以科普健身知識為主,算是實用技能類,後期變現能力極強,無論是社群還是教育訓練都有錢途。

9、單口相聲:耍嘴皮子要利索,一般人還真玩不來,滿足大衆的消遣娛樂需求,有内容護城河,如果真有這方面技能的建議操作。

10、第一視角對話:主打實用有料,以情景拍攝為主。

11、動畫:這個主要看後期版權方面如何規定,以剪輯為主,素材收集比較難,你能用的很多人都用過,沒人用的你找起來也困難。

12、影視剪輯:和上面一樣的道理,還是存在一點版權方面的違規,但如果自己能寫文案配合磁性的嗓音做解說也很棒,後期變現能力弱。

13、高品質音樂:這個大家都熟悉,如果能找到耳朵會懷孕的素材庫,做爆款沒問題,目前比較好的變現方式,做車載U盤變現算不算?繼續小衆化一點,如果全部上傳山歌做小衆人群的變現如何?

14、街拍:其實和美女類一樣的道理,需要選擇好的拍攝場景,顔值達标,變現方面這個我了解不多,懂的可以留言交流看看。

以上列出的類型其實隻是冰山一角,視訊号還有更多的視訊類型和風格,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深度挖一挖這裡面的視訊,看1000個視訊号,總能挖掘出幾個适合你自己玩的類型,藍海項目就是藏在這個魚塘裡邊,你每挖掘出一種不同的視訊類型,可能就意味着找到了一種掘金方式,所謂藍海項目,都是這樣被挖掘出來的。

視訊号的算法機制:

秀才覺得很多人的九年義務教育白上了,竟然相信給熱門視訊點贊可以漲權重,相信關注同領域的大号給推薦的方法。

控制變量法和高數記住的數學公式全部白學了,不學科學學玄學,不問蒼生問鬼神。秀才可以肯定地給你保證,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讓你百分百出爆款的,如果有,也不可能是單因素影響,即使是非常好的内容,也需要一定的運氣成分才能爆,幸存者偏差:人們常常隻能看到爆款的表面,卻看不到爆款後背被埋沒的99條普通視訊。

到底要不要研究算法?需要,不研究平台就變成了運氣流漲粉,但研究也要遵循客觀規律來研究。

要研究視訊号算法就得回歸到微信的初心上來。

微信是做什麼的?做社交。這是微信背離不了的基本原則。

做社交的意思是什麼?是去中心化的流量配置設定方法和内容的多樣化。

在去年12月份,張小龍說“以文章為代表的“長内容”始終是公衆号的主要形态,相對公衆号而言,微信還缺少一個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

劃重點,人人可創作,這也就意味着視訊号的流量更多會依靠朋友間的社交關系,進而讓每一個使用者在視訊号都有其生存的空間。中心化社交的是弱關系,強關系的社交是去中心化的,就像抖音粉絲千千萬,抖音号主幾乎沒和幾個粉絲聊過天。去中心化的社交長什麼樣?朋友圈就是。

視訊号會演變為類似朋友圈一樣的存在,想要做到社交為主,就需要内容做到多樣化。如果視訊号内容全都是小姐姐跳舞或者老鐵666的視訊風格,充滿着奶頭樂的氣息,那我們也不用研究了,背離微信初心的産品在微信生态裡注定消亡。

綜上所述,視訊号是基于先熟人後基于系統推薦的傳播算法,而且系統推薦隻占很小一部分,甚至你幾乎可以忽略掉公域的啟動量,先是優質内容在社交鍊上傳播了,被判定優質了,才會給到推薦流量。

網際網路,不止有内容為王定律,還有管道為王,分發到朋友的被動流量是你自己的私域流量,除此之外,還需要你自己進行主動幹涉,找人點贊,找人評論,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公衆号,甚至是想辦法從外部平台來給視訊号導流。

這是視訊号目前的運作政策,用私域帶動公域,最終實作内容曝光。

目前視訊号幾個主流的漲粉管道:

1、朋友圈:在前段時間視訊号就已經開放了分享到朋友圈的權限。

2、加入同行社群:抱團取暖,一方面是可以互相交流拍攝技巧和視訊号營運心得,另外一方面營運視訊号的人也可能被你的内容所圈粉。

3、公衆号:創作者可以在公衆号推薦自己視訊号進行導流。

4、垂直類社群:用以前換群玩法進入垂直領域社群,在裡面以一個分享者的态度來進行内容吸粉。

5、知乎:别奇怪,有人在知乎上分享視訊号營運方面技巧,然後留視訊号的廣告。

6、互推:垂直領域的視訊号主也可以互推。

7、騰訊視訊:自己家的産品不會遭到屏蔽,有人将視訊釋出到騰訊視訊上逆向給自己視訊号導流。

除此以外,還有更多的漲粉管道未被開發,沒有無敵的套路,隻有無敵的細節,同一個管道操作,由不同人操盤,都會産生不同的結果。

做網際網路就别迷信玄學,資料為王,事實為王,任何一個爆款的背後,都是上百個視訊的精心設計,不是因為設計了爆款是以成為爆款,而是【每一個視訊都是奔着爆款去】是以才出現爆款。

視訊号不是短視訊

短視訊不是VLOG,vlog也不是短視訊,這是很好了解的概念。

在抖音上能火的内容,搬運到視訊号上大機率火不了;在視訊号上火的内容,搬運到抖音上同樣火不了。

我們經常談及的短視訊,是瞬間吸睛的視訊,就像一生隻唱一次的荊棘鳥,一生一次是為天籁,短視訊的長度短,可利用時間短,必須讓使用者在一瞬間情緒爆炸,這就是秀的美。這個秀有時候可以被翻譯為精緻、幻想、[打破正常」。

短視訊是秀,而vlog是分享,秀是博人眼球,眼前一亮,而分享是更深層次的見解,是原來如此的觸動。

如果說短視訊是在說一個遠方聽來的故事,引入向往,而vlog就更像是記錄一個有趣的靈魂,它更加真實,更加貼近生活,和粉絲的距離也更近,社交屬性也更強。

是以視訊号的核心是人,因為人有趣是以視訊才有趣。

視訊号有更多的煙火氣,也更加真實貼近生活,盡管娛樂類仍然會在視訊号占據一席之地,畢竟娛樂才是多數人生活剛需。但視訊号的更多主角可能會是觀點犀利的見解達人,有深度的行業專家,認真生活的日常達人。

這很符合社交法則,社交的本質,是價值供給,是價值交換。有趣的靈魂必然會被衆人追捧;見識卓越者,不管在哪裡都會是圈子的核心。

視訊号營運的核心,是服務好觀衆的内容,這裡的内容,也許不再是有趣的内容,而是「有料」,有用的内容。

與其費盡心思琢磨上熱門的套路,不如好好研究如何做一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