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作者:雲際攝影

在頤和園的遊玩中,除了西堤春秋兩季的獨特景觀之外,萬壽山區域的景觀也很特别。記得第一次去頤和園的時候就是直接奔着萬壽山附近去遊玩,至于後來十七孔橋晚霞的出彩及西提人像拍攝的火紅,才讓我有了更全面遊玩的沖動。用手機記錄一下萬壽山春季的不同景色,不知道你是否也喜歡?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景區介紹:頤和園萬壽山,清乾隆十五年(1750)為慶祝皇太後六十壽辰,于圓靜寺舊址建大報恩延壽寺,次年将山改名萬壽山。其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臨昆明湖。遊玩路線可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萬壽山前山景區:萬壽山、佛香閣、排雲殿;萬壽山後山景區:諧趣園、四大部洲、澹甯堂;萬壽山後湖景區:眺遠齋、妙覺寺、蘇州街;萬壽山點景區:畫中遊、寫秋軒、紫氣東來城關等。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喜歡少走路的建議直接從地鐵北宮門處下車進入頤和園北門;而喜歡鍛煉身體又同時遊玩的可以選擇從頤和園東門進入。兩條路線的遊玩收獲各不相同,看你是選擇效率遊玩,還是休閑玩法。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遊玩記錄:本人習慣從東門進入,好處就是看心情是去十七孔橋,還是去萬壽山,當然這次是重點去萬壽山,是以進東門後直接向右手方向漫步走。可以靠近湖邊走走拍拍,也可以直接向萬壽山前行。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第一次到畫中遊這個景點,如果碰巧人少的話可以拍到想要的空鏡。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順着走會看到愛山樓,這裡的建築很獨特,也會吸引很多古風玩家來拍照。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邊走邊拍,找不同的視角來記錄。整體的建築很緊湊,手機具備長焦端拍攝更便利。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開啟廣角拍攝,可以将建築拍的更有張力。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這是從西向東拍攝的一個角度,對比從東向西拍攝,效果要好很多。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從底部向上仰拍的話,避免陽光的亂入。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通過這個路繞向後山,可以直接去蘇州街,或去想去的地方。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這是四大部洲旁邊的兩個建築,對稱布置,隻拍到了一邊。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從高處俯拍一角。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建築的一角,利用手機的長焦來找到合适的構圖。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俯拍建築的屋頂。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另外一個角度記錄下的屋頂。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手機仰拍記錄爬台階而上的過程。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超廣角拍攝建築一角。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長焦端拍攝。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整體的樣子記錄。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對其進行多角度記錄。用手機具備長焦端的拍攝更随心所欲。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在樹叢中的塔頂記錄。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如果是首次去萬壽山區域遊玩,最好多看一下訓示牌,能告知你想去的地方。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其中蘇州街是付費進行遊玩的,其它區域有很多都是不需要費用的。我走的比較随意和重複,為了節省時間和提升效率,個人建議去之前提前準備好此圖,那麼就不容易錯過景點。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手機遠拍下的蘇州街,有些人已經進去遊玩了。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而從北門進入的話,直接向南即可。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在攀爬的時候注意看不同的風景。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一路向上走,還是很有感覺的。手機仰拍盡量避免遊人亂入。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登高之後從畫中遊附近能看到西提美景。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時間充足的話,從萬壽山下來就可以沿着昆明湖在找尋不同的景觀。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總結,頤和園的魅力就是一年四季都會有獨特的風景,春天萬物複蘇,春意盎然。拍西提的話或拍萬壽山的建築都是不錯的選擇。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由于頤和園的景觀較多,建議多次去遊玩,會有不同的收獲。畫中遊和四大部洲俯瞰及仰拍都會有不同收獲,不知道你更喜歡哪個地方?

出遊随拍:用手機記錄頤和園萬壽山美景

陸續帶着手機及其他攝影器材記錄不同季節中的頤和園更獨特美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