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墨脫雨林湖畔的精靈——橫紋樹蛙(上)

作者:科學公園
墨脫雨林湖畔的精靈——橫紋樹蛙(上)

來源|漢默|蔣偉基

說起"橫條紋樹蛙"這樣的動物,它是什麼樣子的,又有什麼特别之處呢?當我第一次聽到它時,我有這個問題,直到八年後我才真正解決了它 - 親眼看到這隻美麗的樹蛙。

2002年,還在上國中的時候,我有幸見到了兩栖爬行動物科學家趙二軒(1930-2016)和吳世富教授,他們經常跟我講他們在野外的經曆。其中,趙老說,他是他一生中最難忘、最懷念一次的來訪,他和吳老等同僚于1973年在西藏默特縣。他特别提到了在Mertesix湖岸邊收集橫截面樹蛙的經曆 -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該物種的名字 - 趙沒有描述跨樹青蛙的樣子,隻是說當受到幹擾時,數十隻交叉樹蛙從湖周圍的高樹滑向湖中, 非常壯觀。我驚呆了,無法想象它是什麼樣子,或者一隻跨樹青蛙會是什麼樣子。1973年,跨樹蛙是一個不科學的新物種,直到1977年,它被吳老正式命名為Rhacophorus Translineatus。在2010年之前,隻有一幅手繪彩色地圖——因為在1973年,趙紫陽沒有彩色相機,30多年來再也沒有人見過它。

墨脫雨林湖畔的精靈——橫紋樹蛙(上)

1977年出版了新種交叉條紋樹蛙的手繪

西藏默特縣位于喜馬拉雅山南坡陽島河段和鴨綠藏埠江大峽谷,受印度洋暖濕氣向北流動的影響,熱水條件豐富,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熱帶雨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西藏已記錄約100種兩栖爬行動物,其中70%以上分布在莫特,其中絕大部分僅分布在莫特。許多物種直接以"水銀"的名義出現,如飛蛾、無墨湍流蛙、飛蛾蜥蜴、無墨竹葉綠蛇等。西公湖是位于莫特縣熱帶雨林村的一個湖泊,海拔約1300米,湖中栖息着近10種樹蛙,橫截面樹蛙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大學畢業後,我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工作。非常幸運,第一次進入賽場後,就是去Mote!當然,我一定不能錯過困擾我的西湖。7月底,我們一行人從米林縣鎮出發,步行前往茂特,趙和吳在1973年也使用過這條路線。三天後,當我們到達Backsleng村時,我迫不及待地想向當地人詢問有關西湖的資訊,花了很長時間才聽到它,因為許多當地人都沒有去過那裡。導遊用刀打開了道路,越過兩座山丘,穿過茂密的原始雨林,一路上到處都是高聳的樹木。腳渾濁,很濕熱,吸血幹蚱蜢也很多,難免說。

墨脫雨林湖畔的精靈——橫紋樹蛙(上)

隐藏在美麗的西公湖謝江的摩特雨林中

雖然我很早就聽說了,但當西湖終于出現在我面前時,我仍然被它的美麗所震撼。平靜的湖泊周圍環繞着原始的熱帶雨林,幾乎沒有受到人類活動的幹擾,鳥類在耳邊哭泣。經過一番細緻的搜尋,終于在湖邊找到了一隻漂亮的橫截面樹蛙,實作了我的願望。

樹蛙體結構,橫截面細長扁平,具有樹蛙中最好的身體,靈活靈活;體色,其整個背部以棕色或棕褐色為主,身體的背部和四肢有棕褐色和四肢的交叉印迹(這也是其名稱的特征),當它躺在樹上時,背部的顔色是保護色,與樹皮、樹枝合二為一,不易在白色的腹部發現棕紅色或橙色的網狀物或斑點, 當它爬到樹枝上,我們從底部向上看時,當腹部斑紋與交錯的樹枝和穿過它們的光線混淆時,它不容易被檢測到。另外,它的吻端有一個小的突出的尖端,腳跟也有一個三角形的圓錐形尖端,這種結構存在于樹蛙屬的一部分物種中,大概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輪廓,給捕食者起到混淆的作用,讓捕食者一眼看,并沒有想到這是青蛙的形狀。總之,橫截面樹蛙的身體結構和顔色都适應森林環境,無論是活動還是僞裝。

墨脫雨林湖畔的精靈——橫紋樹蛙(上)

在雄性橫截面樹蛙的背面,雄性吻端的突出比雌性更明顯

墨脫雨林湖畔的精靈——橫紋樹蛙(上)

雄叉粒樹蛙肚子,有清晰的網紋侯瑩照片

白天,橫截面樹蛙靜靜地躺在湖枝或藤條上,四肢蜷縮在身下,一動不動,水準瞳孔也縮成一條幾乎看不見的細線,扁平的身體緊緊地貼在一起,像樹枝或藤條上的一塊鼻涕蟲。如果我們事先沒有對跨樹蛙的初步了解,就很難找到隐藏在茂密森林中的這麼多"僞裝者",但是我們隻是偶然經過湖邊。當我們輕輕地把橫截面的樹蛙從樹枝上拿下來時,它竟然一動不動,幾乎保持原來的姿勢,甚至倒着躺着,一個同僚以為它已經死了,知道不注意,它迅速翻身,迅速跳入湖中,讓我們面對面,甚至用它的死把戲來欺騙。

墨脫雨林湖畔的精靈——橫紋樹蛙(上)

在雌性橫截面樹蛙的背部,可以看出吻末的突起比雄蛙王偉凡的突出物弱,略大

由于時間原因,我們在湖邊呆了一個多小時才回來,留下一點遺憾。正是這種遺憾給了我一個計劃,讓我再次來。從2011年到2013年,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資助的兩栖爬行動物多樣性與進化小組,我和同僚們多次來到西公湖,每次在湖邊過夜露營,了解更多關于橫斷面樹蛙的生活習性。

作者: smh.com.au

攝影:侯英 王偉凡 王偉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