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區塊鍊100問》第41-50節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blog.csdn.net/sinat_14849739/article/details/81294140

本文出自Shawpoo的專欄

我的簡書:簡書

1、比特币可以用于支付嗎?

比特币作為一種數字資産,目前在部分國家可以用于支付,比如日本和德國。大部分商家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間接接受比特币,即買方購物支付比特币,第三方機構收到比特币後立即兌換成法币,商家收到的是法币而不是比特币。商家這種把交易限定在第三方平台内的做法,使得交易時不用真的轉賬比特币,隻是雙方資産數字的變化,讓比特币“秒到賬”成為了現實。用比特币支付操作很簡單,一般是打開手機上的比特币錢包掃描二維碼,或者點選比特币位址跳轉到 PC 用戶端進行支付就可以。和微信、支付寶等線上支付不同,使用比特币支付,掃碼之後會先展示比特币的實時匯率,買賣雙方确認後再進行支付。

2、區塊鍊和比特币是什麼關系?

區塊鍊技術是比特币的底層技術,比特币是區塊鍊的第一個應用。前面提到,比特币的交易資訊都被記錄在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上面,這個賬本就是區塊鍊。如果我們把區塊鍊類比成一個實物賬本,那麼每個區塊就相當于這個賬本中的一頁,每 10 分鐘生成一頁新的賬本,每一頁賬本上記載着比特币網絡這 10 分鐘的交易資訊。每個區塊之間依據密碼學原理,按照時間順序依次相連,形成鍊狀結構,是以得名區塊鍊。自白皮書《比特币: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誕生後,國内外各大金融機構争相研究比特币底層技術區塊鍊,并尋求區塊鍊技術的實際應用。

3、區塊鍊技術的發展曆史

比特币剛誕生的時候,并沒有“區塊鍊”這個概念,人們用 bitcoin(小寫 b)表示比特币,用 Bitcoin(大寫 B)表示其底層技術,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區塊鍊技術。2015 年,經濟學人釋出了封面文章《重塑世界的區塊鍊技術》後,區塊鍊技術在全球掀起一股金融科技狂潮,世界各大金融機構、銀行争相研究區塊鍊技術,僅 2016 年就有數十億美元投資到區塊鍊相關企業當中。2017 年 9 月,中國政府網(www.gov.cn)發表文章《我國區塊鍊産業有望走在世界前列》,公開支援區塊鍊技術發展,并向 13 億中國人民普及了區塊鍊技術。區塊鍊在金融、保險、零售、公證等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開始加速落地。

4、區塊鍊,制造信用的機器

區塊鍊并不是新發明的一種技術,而是一系列技術的內建,包括非對稱加密技術、時間戳、共識機制等。以比特币為例,區塊鍊通過時間戳(Timestamp)和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機制解決了雙重支付(Double Spending)和拜占庭将軍問題(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即保證同一筆比特币不可能被花費 2 次,并且在整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鍊網絡中,在所有節點間保持一緻。非對稱加密機制保證私鑰的安全性,時間戳保證區塊按順序連接配接成鍊,工作量證明機制解決了在去中心化系統中如何公平地分發 2100 萬個比特币的問題。區塊鍊技術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等特點。是以,區塊鍊被譽為制造信用的機器。

5、區塊如何連接配接成區塊鍊

區塊鍊由一串使用密碼學算法産生的區塊連接配接而成。每一個區塊上寫滿了交易記錄,區塊按順序相連形成鍊狀結構,也就是區塊鍊大賬本。以比特币為例,礦工在生成新區塊時,需要根據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新交易區塊和随機數,來計算新的哈希值和随機數。也就是說每一個區塊都是在前一個區塊資料的基礎上生成的,該機制保證了區塊鍊資料的唯一性。因為交易記錄細微的變化也會徹底改變哈希值的結果,是以礦工在進行算力競争的時候無法作弊,每個礦工都必須等前一個區塊生成之後才能根據前一個區塊的資料開始計算符合條件的随機數,保證了挖礦的公平性。

6、 區塊鍊記錄哪些資訊?

區塊鍊是比特币網絡的大賬本,而每個區塊相當于賬本中的一頁。那麼“賬本”内記載了哪些資訊呢?目前比特币每個區塊内主要記載了區塊頭、交易詳情、交易計數器和區塊大小等資料。區塊頭是每個區塊中前 80 個位元組,主要包括上一區塊頭哈希值,用于保證區塊按順序串連。時間戳記錄該區塊的生成時間。随機數,即全網礦工一起 PK 的算術題答案。難度目标,該算術題的難度系數打分。交易詳情,詳細記載了每筆交易的轉出方、收入方、金額及轉出方的數字簽名,是每個區塊内的主要内容。交易計數器,表述每個區塊中包含交易的數量。區塊大小,表示每個區塊資料的大小,目前每個區塊限定在 1MB 以内,不排除以後有擴大的可能。

7、時間戳是什麼?

區塊鍊通過時間戳保證每個區塊依次順序相連。時間戳使區塊鍊上每一筆資料都具有時間标記。簡單來說,時間戳證明了區塊鍊上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且任何人無法篡改。時間戳在區塊鍊中扮演公證人的角色,而且比傳統的公證制度更為可信,因為區塊鍊上記錄的資訊無法被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修改。因為運用了時間戳,區塊鍊技術很适合用于知識産權保護等領域。舉個例子,你寫了一篇論文,在釋出之前想先找行業專家指點一下,但是你擔心專家直接用他的名義發表。這時候你隻需先儲存在鍊上,便可以輕松證明版權。

8、最長區塊鍊才是正确的區塊鍊?

比特币白皮書規定,節點永遠認為最長鍊是正确的區塊鍊,并将持續在它上面延長。所有礦工都在最長鍊上挖礦,有利于區塊鍊賬本的唯一性。如果給你轉賬的比特币交易不記錄在最長鍊上,你将有可能面臨财産損失。怎樣算是“最長的區塊鍊”呢?因為全世界的礦工同時在挖礦,有可能同時有2個礦工算出了正确的答案,那麼區塊鍊就會形成分叉,剩下的礦工有可能在其中任意一條分叉上繼續挖礦,延長區塊鍊。是以我們通常要求在比特币轉賬被打包之後,還需要經曆6個區塊的确認,確定礦工不會再回到另一條分叉上挖礦時,才算真正的轉賬成功。

9、區塊鍊如何分類?

區塊鍊按準入機制分成 3 類:公有鍊,私有鍊和聯盟鍊。以後還可能誕生其他類型的區塊鍊。公有鍊公開透明。世界上任何個體或者團體都可以在公有鍊發送交易,且交易能夠獲得該區塊鍊的有效确認。每個人都可以競争記賬權。比特币區塊鍊就是公有鍊的典型代表。聯盟鍊半公開。是某個群體或組織内部使用的區塊鍊,需要預先指定幾個節點為記賬人,每個區塊的生成由所有預選記賬人共同決定,其他節點可以交易,但是沒有記賬權。私有鍊則完全封閉。僅采用區塊鍊技術進行記賬,記賬權并不公開,且隻記錄内部的交易,由公司或者個人獨享。

10、區塊鍊資産的特點——全球流通

區塊鍊資産有幾大特點,其中之一就是全球流通。區塊鍊資産首先是基于網際網路的。隻要有網際網路的地方,區塊鍊資産就可以進行流通。這裡的網際網路可以是網際網路,也可以是各種區域網路,是以,區塊鍊資産是全球流通的。甚至你在月球、火星上,你隻要有網際網路,我就可以把我的區塊鍊資産轉賬給你。相較于中心化的方式,區塊鍊資産在全球流通的轉賬手續費非常低。比如比特币早期轉賬手續費為 0.0001BTC,現在就稍微有點貴了,其他如 Bitcoin Cash 網絡轉賬手續費為 0.0001BCC,達世轉賬手續費為

0.002Dash,以太坊的轉賬手續費為 0.01ETH,折合人民币才幾塊錢,非常便宜。相對于傳統轉賬來說,區塊鍊資産到賬也非常快,一般幾分鐘到1小時就能到賬。

參考資料:

新浪視訊區塊鍊100問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