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抑郁症女孩跳樓: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個霸淩者

作者:愛生活的阿土伯
抑郁症女孩跳樓: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個霸淩者

很多家長都沒意識到,讓孩子健康地活過青春期才是第一要務。

01 “抑郁症女孩淩晨從8樓跳下。”昨天新浪微網誌的這個熱搜新聞,相信很多人都關注了。

02

這個熱搜詞條下面,有很多留言。我最反感和厭惡的一條留言,就是下面這條:“我至今沒看到一個窮人是抑郁症,2000年前也很少聽到抑郁症這個詞。以前的人生活大多數都是在打拼,在為能吃上好吃的過上好日子努力。現在的人生活是好了,想法也多了,也更脆弱了。”

抑郁症女孩跳樓: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個霸淩者

03

我為什麼非常反感這條留言呢?因為這條留言不僅無知,而且傲慢。為什麼說他無知?第一:他說2000年前很少聽說抑郁症這個詞。他的意思就是:“2000年前患抑郁症的很少。”“那時候沒什麼人得抑郁症。”那時候得抑郁症的人很少嗎?并不是。抑郁症問題,并不是現代病,早就有之,古就有之,隻是那時候心理問題不被人重視而已,甚至沒有相應的學科,是以才會顯得很少,而并不是真的很少。

抑郁症女孩跳樓: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個霸淩者

04

第二:他說我至今沒看到一個窮人是抑郁症。窮人不得抑郁症嗎?并不是。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20》統計:2019年中國城市自殺率為4.16/10萬,農村自殺率為7.04/10萬,而導緻自殺的首位原因就是抑郁障礙。農村居民自殺率遠遠高于城市居民,這說明什麼?說明低收入群體得抑郁症的比例,遠遠高于中高收入群體。

抑郁症女孩跳樓: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個霸淩者

05

第三:他說以前的人生活大多數都是在打拼,現在的人生活是好了,想法也多了,也更脆弱了。他的意思就是:“抑郁症就是閑出來的。”“抑郁症就是作出來的。”真的是這樣嗎?翻翻衛生部公布的資料就知道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自殺死亡率為19.85/10萬。而現在呢:城市居民自殺率為4.16/10萬,農村居民自殺率為7.04/10萬,城市農村綜合自殺率為5.29/10萬,遠遠低于上世紀90年代。這說明什麼:說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變好,得抑郁症的人不是增加了,而是大大減少了。現在得抑郁症的人之是以顯得多,是因為抑郁症越來越得到重視。

06

我為何要花這麼多筆墨,來談論這樣一條留言呢?因為這條留言代表着很大一部分群體的思維。就是非常多的家長,跟這位留言者一樣,覺得抑郁症就不算什麼病,覺得抑郁症就是作出來的,覺得抑郁症就是閑出來的。世衛組織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有抑郁症的孩子,家庭往往是源頭,心情沒有得到排解,更沒人願意傾聽。一味地責備、不信任和打罵,不斷加深孩子的負擔,進而演化成病。”

抑郁症女孩跳樓: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個霸淩者

07

忘了是去年還是前年,我在微網誌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心理醫生寫的。這個醫生接收了一個得了嚴重抑郁症的孩子,小孩在醫院看書,醫生就誇她說:“這孩子真用功。”孩子的母親嘴巴一撇:“用功,假用功。”言語裡盡是鄙夷和嘲諷。醫生急得直跺腳:“你又說了又說了……”半個小時後,這孩子從9樓跳了下去。

08

心理學界最近這幾年,做過一個總結,就是“絕對不能對抑郁症患者說的20句話”:1、“你看起來不像生病了啊?”2、“你就是想多了。”3、“你的病就是作出來的。”4、“你就是太閑了、就是閑壞的。”5、“你就是矯情。”6、“你到底在抑郁什麼啦?”7、“不要老是自怨自艾好嗎?”8、“你這樣實在是太自私了。”9、“你搞得我心情也不好了。”10、“得了吧,别裝了。”11、“你怎麼不去好好面對這件事情呢?”12、“你實在是太玻璃心了,一碰就碎!”13、“你到底想怎麼樣,是想别人都來可憐你嗎?”14、“你到底有什麼好抑郁的?我真的服了你了。”15、“你有啥可抑郁的,我經曆的苦難比你多多了”16、“同樣的事情别人沒有抑郁,怎麼就你抑郁了呢?”17、“每個人都在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為什麼你就不行?”18、“你就是因為負面的東西太多了,是以你才會像今天這樣。”19、“大家都有自己的問題,大家過得都不容易呀,有些人比你慘多了。”20、“别總是說死,死不死的太晦氣了。”你說過上面這些話嗎?我相信很多人都說過。

抑郁症女孩跳樓: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個霸淩者

09

很多孩子為什麼會走上自殺這條路?就是他得了抑郁症之後,不但得不到家長的了解,還要遭受家長的責備和奚落。心理學者李松蔚有句話說得好:“我們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最大的誤區是,沒有跟孩子一起去面對問題,而是總覺得在面對一個有問題的孩子。我們把所有的矛頭放在孩子身上:你為什麼傷害自己?你為什麼不上學?你有沒有想過将來怎麼辦?這其實是把孩子放在孤軍奮戰的位置上。有一些看上去的‘問題’行為,其實是他們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父母隻希望孩子不要再用這些方法,就可以了。父母當然是可以了。但是真正的問題怎麼解決?我們不去觸及。”

10

網上有一個話題:現在的小孩有啥事兒為什麼都不會跟父母說了?下面最高贊的回答是:“大部分父母都不會了解你的,你跟他們說自己的感受,他們說你矯情,你跟他們說你生病了,他們說還不是你不喝水,不好好照顧自己。精神上盡量獨立,不要祈求任何人解救你,包括父母。”

抑郁症女孩跳樓: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個霸淩者

11 很多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郁症,也不了解孩子為什麼想死。其實答案很簡單,就像一個網友所說的:“就是因為你啊,因為你這愚蠢的‘教育’,把他們的自信一點一點消耗掉、磨滅掉,每天每天被否定着,甚至連得抑郁症都會被說成是裝病,說你不想上學不想做事,在這種環境下,确實死了比活着更舒坦,不是嗎?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裡,永遠有家長不可撼動的位置。說一句沉重的話吧:很多家長都沒意識到,讓孩子健康地活過青春期才是第一要務。” 12 一些孩子自殺後,很多人都說:“他的父母怎麼辦啊?”“她的父母太可憐了。”但著名心理學家布拉夫曼說過一句話:“不,大多數時候,孩子自殺,父母都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 13 最後,再說說布拉夫曼。布拉夫曼是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也是英國國家健康中心心理咨詢師。他搞了50年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咨詢工作,然後把50年經驗寫成了一本書,這本書叫《看見孩子,看見自己》。有心的家長,可以去讀讀這本書。在這本書裡,布拉夫曼說了一句話:“真正成熟的父母,不會隻想着去處理孩子的問題,而是先去處理孩子的感受,當父母終于知道究竟是什麼在折磨着他們的孩子,并努力改變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時,孩子的症狀基本都會消失。”

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