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内卷時代,企業網盤應選擇公有雲托管還是私有雲自建

當企業發展到了一定快車道階段,内部流通的文檔量到了一定程度,很自然的就面臨着如何更安全有效的管理内部的文檔,使到知識的傳遞更加高效,新員工能更快速的複用老知識,也避免了資深老員工離職導緻企業知識斷檔。而選型的第一個大拷問自然是到底企業應該選擇将文檔管理托管到公有雲大廠上,還是自建一套企業私有雲盤或文檔管理系統呢?這裡給大家做一些分析,歡迎大家參與讨論。

私有部署的網盤産品

私有部署網盤産品,資料安全更讓企業決策層放心。 從技術角度來說,并不是說公有托管在安全性上就差,事實上,敢做網盤公有托管的大廠像阿裡雲、騰訊每年在安全上的投入巨大,迄今也沒出現過一例資料安全洩露事故,是以技術層面的安全保障,隻要選擇了大廠,基本是無需擔憂的,但選擇非大廠的産品的話需要自己掂量掂量一下,幾乎不會有專業的安全團隊來保障的,對多數企業來說,安全投入又不會産生收入,國内重視程度是很低的。但私有部署由于内外網有一道實體隔離,實施方法也已經曆經幾十年的檢驗了,早已有很多成熟的IT實踐和配套的産品來保障這種安全了,即使産品層面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也不會是緻命的,想想如果黑客都攻入你内網了,那麼企業關心的就絕不僅僅是單一産品的問題了。。。對于大多數IT業務都在内網的企業,貿然将核心資料放到一個公有雲上,可能還會增加IT安全風險。

内卷時代,企業網盤應選擇公有雲托管還是私有雲自建

私有部署網盤産品,功能的豐富和細節細膩程度通常做得較好。 在功能層面,私有部署的網盤産品和傳統軟體更貼近,像協同管理、權限管控、文檔基礎管理等各方面會做得更加豐富和細緻,而公有托管的産品,由于其面向的客戶基數較大,是以每增加一個功能,都需要考慮其普适性、和公有雲大廠的其他産品的協同性以及托管的成本,制約比較大,是以觀察釘釘、企微、飛書等幾個大廠的雲盤産品,基本可以看出其功能還是比較基礎的,不如私有網盤類産品。(​​Gitee項目首頁​​ / ​​Github項目首頁​​)。

内卷時代,企業網盤應選擇公有雲托管還是私有雲自建

私有部署署網盤産品,與企業成熟的IT實踐更契合,更加可控。 對于IT系統較多的企業,通常内部已經有一套Windows域賬号或LDAP系統做單點登入了,購買個雲服務還得多管理一套賬戶體系;如果想要将資料做備份,基本就是傳統的檔案同步、資料庫備份等成熟的做法,而雲端呢?通常來說你是接觸不到底層的設施,你隻能依靠雲廠商的承諾,國内大廠這類産品暫時還沒有出現過資料丢失的事故,但出現過資料中心網絡部分中斷導緻的不可通路;再比如你想要和你的其他IT系統打通,雲廠商在這方面做得是比較保守甚至缺失的;再比如帶寬、容量等,如果文檔容量非常大,那麼每年的雲費用還是很可觀的,通常企業有很多舊伺服器,資産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品質其實是很不錯的,将這些磁盤弄個分布式存儲,然後挂載到私有網盤上,從利舊和成本控制的角度來說是很好的實踐。

公有雲托管雲盤産品

公有托管雲盤産品,對初創企業來說非常靈活,節約運維成本。 不得不說,現如今SaaS服務遍地開花,對于初創或中小型企業來說還是非常利好的。像騰訊的企業微信、阿裡的釘釘面向初創中小企業不收費,大大節約了企業的營運成本。有些企業從一開始就全套采用了雲端的服務,他們在雲端IT實踐的積累是非常多的。而且把資料的安全和運維可靠性交給了雲廠商,自己就不需要配備太專業的運維人員,也是節約人力成本的措施。

内卷時代,企業網盤應選擇公有雲托管還是私有雲自建

選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