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作者:中歐商業評論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撰文 | 孫行之

研究支援 | 董立

責編 | 尹曉琳

《中歐商業評論》做過一項小型統計,2021年,A股上市排名前50的公司中,已經有18家公司對ESG(CSR)報告作了鑒證。其中,有7家公司了請TIC公司提供鑒證服務,9家公司的鑒證由“四大”承接,另有2家央企的報告鑒證方是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

不僅是在内地,在國際ESG報告鑒證這個細分市場上,也維持着類似的比例。據華測集團副總裁周璐估計,目前國際ESG鑒證市場約有40%至50%份額屬于“四大”,TIC在其中占有的業務量為30%-40%。另有兩成則被咨詢公司占據。

鑒證是ESG專業服務的一個環節。在此之前,要做的事情要多得多、深得多。專業服務機構能夠輔助企業完成多項工作,但絕大部分工作都會被隐藏在水面之下,不為外界所知。附在CSR(ESG報告)後公布的鑒證報告則提供了一個公開的線索,去探究服務商們與大企業客戶的連接配接情況。

在ESG報告鑒證服務上,TIC(測試、檢驗、認證)機構已經成為能夠與“四大”競争的專業服務提供商。在其他圍繞着企業ESG實踐展開的服務市場中,TIC公司也已經成為主角之一。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一個由風險催生的行業

TIC這個行業在大衆層面上的知名度不大。這部分是因為,TIC公司的客戶是企業或政府組織、非營利機構。他們為公司的産品品質、管理體系等方面提供第三方檢驗和認證,促進買賣雙方的順利交接。新冠病毒疫情以後,檢驗檢測機構逐漸開始更頻繁地與普通人的生活勾連到一起,TIC公司承接了很多對人、進口商品及冷鍊食品的檢驗檢測以及管理體系認證工作。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本質上,TIC是一個基于風險而生的行業。每一次風險的大範圍疊加,都伴随着TIC業務的進一步擴張。

世界上最早一批TIC公司是伴随着大航海時代開啟誕生的。在國際貿易的大部分場合,買賣雙方無法當面交接貨物,在長途運輸中又有可能造成貨物缺損,這就需要一個有資質、有權威且獨立于貿易關系人之外的第三方來對貨物進行檢驗。最早的國際知名TIC公司是英國勞式船級社(LR),已有260年曆史。目前在中國廣泛開展業務的幾家老牌機構,如法國船級社(BV)、瑞士通用公證行(SGS)和天祥集團(INTERTEK)也都有一百多年曆史。這幾家公司初創時都服務于海運,靠着為海運船隻和船上的谷物定損起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 TIC公司的業務随之迅速拓展到遠東,包括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國。據《上海港志》記載,上海船舶的入籍檢驗,在晚清與民國均由外國船級社代辦。

在長時間的擴張當中,此類公司的業務也脫離開了海運,延伸到各個領域。目前世界排名前列的跨國TIC公司,如歐陸集團(Eurofins)、SGS、BV和天祥的業務涵蓋了很多行業,包括對消費品、藥品、工業制品的檢驗認證,也包括了對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勞動用工等各項标準的檢測和認證。傳統業務檢驗認證業務的基礎上,他們還設有教育訓練、咨詢、資産管理的業務。

改革開放後,外資TIC公司一度被攔在國門之外。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條例》明确規定,不得在中國境内設立外資檢驗機構。在此期間,中國檢驗檢測業務一度由國有機構包攬,直到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才明确了外資TIC的合法地位。

在這個過程中,麥當勞兒童餐附送的玩具意外地成了撬動這一程序的重要支點。

對30多年前的麥當勞來說,向中國孩子“送玩具”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它需要承擔巨大的安全風險:孩子們可能會邊吃飯邊玩玩具,還可能把玩具拆開來,放進嘴裡。這意味着麥當勞需要一個安全保障方案,并将之植入遍布中國各地的玩具代工廠中,以保證整個生産流程的平穩和産品的安全性。當年承接麥當勞在中國品質監督方案的公司,正是天祥。

1989年,天祥集團通過與深圳産品品質監督檢驗所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落戶深圳。這是建國以後,外資TIC第一次進入中國市場。

天祥的進入為外資TIC撕開了一個小口子。此後SGS、日本海事檢定協會(NKKK)、BV等公司相繼到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外資TIC的業務逐漸多元。2014年以後,外資TIC公司也業務已經不僅是服務于國際貿易,也開始得到大量來自政府部門的訂單。知名外資TIC逐漸與中國政府、央企和國企建立緊密聯系。

ESG是全球為應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風險制造的議題。TIC公司的許多既有業務都與ESG領域中的議題高度重合。目前,世界排名前列的TIC巨頭——歐陸、SGS、BV、天祥——均在ESG領域完成布局。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報告、鑒證、咨詢,

哪項業務最有潛力?

歸納起來,目前TIC能夠為企業提供的ESG服務可被分為三大類:撰寫報告、提供鑒證,以及管理咨詢技術服務。這三大類業務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空間各有不同。

就緊迫性來說, 一份拿得出手的ESG報告是企業較為迫切的剛需。截止2021年,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美國、澳洲及加拿大等國均強制上市企業披露ESG報告。而在中國約4000家上市公司中,披露比率僅為33%。未來,中國上市企業強制披露ESG報告是一個必然趨勢。報告撰寫會是一個增速很快的業務。

但另一方面,ESG報告相當于一份成績單。報告編寫水準高低在整個ESG評價體系當中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如BV可持續發展産品經理黃敏在一次業務分享中提到的:“ESG績效說到底,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要想在評級上有切實提高,報告寫得再花哨都沒用。專業評級機構看重的是可驗證的績效資料。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此外,相比于專業機構的其他服務,報告撰寫難度系數并不很高。與專業機構合作幾次,吃透了架構、指引,部分企業就能夠具備自主撰寫報告的能力。是以說,報告撰寫業務雖能在短時間内快速增長,但成長空間有限。從目前專業服務機構的市場推廣和業務推進來看,大機構都僅是将報告撰寫作為與企業建立聯系的敲門磚。

再來看咨詢業務。ESG資訊市場的核心是資料。資料的提升需要企業投入真金白銀提高軟硬體基礎,需要投入人力建立标準化的資訊搜集體系。在這個提升周期裡,企業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咨詢服務。最終,幫助企業對ESG管理體系做提升,也就是ESG管理咨詢,涉及到企業各層級的營運情況。這才是與企業營運深度連接配接的業務。

鑒證比較特殊。鑒證報告是為企業的ESG報告提供背書,并承諾願意為此付連帶責任。不同于财務審計需要資質,在ESG鑒證服務方面,監管的規定尚未完全明确,沒有硬性的資質要求。目前,市場有很多模糊地帶。一些實力強勁的老牌機構主要是依靠其公信力赢得各方信任,并逐漸在實踐中搭建行業規範。

市場公信力是一項稀缺資源,畢竟,TIC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咨詢公司那麼多,但受到各方公認的品牌也就那麼幾個。目前選擇并願意為ESG報告做鑒證的國内企業還是極少數,鑒證服務市場遠遠沒有“滿員”。未來如果鑒證成為監管要求,鑒證服務價格的提升空間将比較可觀。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競争依然聚焦于

既有業務長闆

雖然ESG概念在中國流行是近幾年的事兒,但從業務積累上說,這并不是大型外資TIC公司的全新業務,而更像是對既有業務的重新組裝。頭部TIC公司在與ESG相關的諸多業務上已經有多年積累。也是以,除了極少數公司,大部分TIC都沒有專門為ESG組建新的團隊,而是按照客戶需求,從既有團隊中抽調人手臨時組成項目組。

如天祥大中華區副總裁朱勇對《中歐商業評論》說的:“ESG業務不是新創造的,而是基于既有業務自然生長出來的”。ESG雖然是近年來在中國興起的,但與ESG高度交叉的兩個業務領域——CSR(企業社會責任)和EHS(環境、健康、安全)——都已經開展多年。此外,在TIC公司的産品品質認證與管理體系認證中,也有很多業務可以被歸入ESG議題之下。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目前,在針對中國企業的ESG服務上,幾家頭部外資TIC 十分活躍。它們均在10多年前就在中國展開ESG子議題相關的業務。與“四大”相似的,它們也早早介入到在港上市企業的ESG服務中,在海外大企業和資本市場中積攢了影響力。

歐陸消費品認證部大中華區區域經理Guillaume Gorzkowki告訴《中歐商業評論》,歐陸十分注重幫助企業提升“E”方面的資料品質。他認為,近兩年,中國企業對環境和減碳問題高度重視,但在“E”方面,原始資料範圍、搜集資料的規範性和顆粒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歐陸希望幫助客戶提高資料能力,讓他們的ESG報告能夠經得起越來越成熟的利益相關反的“挑剔”。

SGS中國區可持續發展副總監李蕾介紹道: 在中國,SGS開發了覆寫ESG中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次元的完善的産品體系,服務方式包括檢測、教育訓練、咨詢、盡職調查、供應鍊ESG管理、ESG報告鑒證和ESG認證。此外,通過ISO37001反賄賂管理體系及ISO37301合規管理體系認證,SGS也會幫助客戶規範公司治理以及按照國際國内的可持續标準做認證。

BV自2008年開始便将業務按照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次元劃分,并于2019年正式設立“ESG可持續發展中心”。BV體系認證事業群總經理鄒鳳賢介紹道:ESG部門的業務包括:碳核查、ESG(CSR)報告編寫以及鑒證,也包括“貫穿整個價值鍊的ESG服務”。從鄒鳳賢的視角看出去,“ESG的基石就是一系列的管理标準,比如社會責任标準、反腐敗反賄賂管理體系以及公司治理方面的各類标準”。

“雙碳”是目前中國ESG議題中最大的焦點。鄒鳳賢觀察到一個明顯的變化:近年來,國内的央企、國企對“節能減碳”的重視程度顯著升高。在過去一年中,BV收到最大的服務需求也是圍繞着“碳服務”,比如碳盤查、碳核查以及減碳的戰略解決方案。來自BV客戶的第二大需求則是ESG相關管理體系的提升,包括反腐敗、可持續采購、資訊安全、可持發展認證等業務。

天祥大中華區副總裁朱勇則介紹,天祥一直以來的優勢服務是CSR/EHS稽核提升、碳核查及碳盤查、碳管理績效評估、相關管理體系認證和産品品質認證等,已經較完整地覆寫到ESG的三個次元。

華測集團也已經布局ESG業務。與外資TIC公司不同的是,除了咨詢、報告撰寫和鑒證服務,華測還涉足ESG評級。華測副總裁周璐介紹,目前華測有兩支ESG業務團隊,一個是咨詢團隊,另一個是第三方團隊。其中,咨詢團隊從事ESG咨詢和報告撰寫業務,第三方團隊則負責鑒證業務及評級資料庫工作。“同一家公司來做咨詢和第三方服務,的确有一定的“利益沖突”想象空間,但如果操作的好,由兩個團隊來做,還是可以保持公正可靠”。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談及評級對整體ESG服務的意義,周璐介紹:“我們的評級結果如果被市場采信,其他的服務也會得到升值和認可。”

同時,資料庫業務也是他們近年來深耕的一項基礎工程。周璐介紹,華測自2019年開始建立中國企業的ESG資料庫。資料庫建設是ESG資訊服務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基于資料庫,可以開發包括評級在内的多種資料産品。

ESG專業服務,一片風險催生的商業機會

TIC公司ESG服務的特質

“四大”、律師事務所、咨詢公司和TIC公司都涉足ESG專業服務,相比之下,TIC的特點在哪裡?

側重方向不同

TIC機構為企業服務的一個場景可能是:一家大型跨國食品公司,需要保證其供應商或奶農的生産是達到可持續發展标準的,就需要委托TIC機構對生産者的施肥、種植、農藥、農民生活等各個方面進行檢測和認證。在此過程中,TIC機構往往需要派檢驗員到達生産現場去接觸具體業務。

在整個ESG服務流程中,TIC提供的服務其實是集中在報告生成之前的生産管理環節。在生産、管理的各個環節,國家法律法規和NGO會根據各類關注議題出台标準、要求,再由這些組織認可的TIC為企業做檢測和認證。這些才是TIC公司在ESG領域的最主要業務。

對TIC公司來說,相比企業營運過程中的檢測和認證,ESG報告的撰寫和鑒證隻是很小一塊業務。

技術積累

TIC公司的基礎積累在于對産品品質、技術和體系運作的了解。TIC有一項重要資産是實驗室。對一種産品、一項技術的檢驗檢測需要在實驗室做出,他們的工作方式更偏向實際營運。而對管理體系的檢驗和認證,也需要從業人員深入工廠和企業一線。因而,TIC公司對企業營運具體問題和風險把握紮實。

相對而言,“四大”的優勢在于把握宏觀的行業趨勢和法規走向,擅長在戰略方向上為企業提供建議。

遵循的原則和執行的标準

對TIC公司來說,“标準”是他們開展一切業務的抓手。

在ESG這一議題下,律師事務所提供的服務實質上是幫助企業“合規”、規避法律風險;“四大”的工作是基于财務準則。而TIC公司則是從“國際标準”的視角去看企業各方面的營運情況,其本質是幫助企業控制ESG風險,提高ESG管理水準,進而實作“達标”。這三類機構遵循的準則和标準是不同的。

以鑒證業務為例,同樣是為ESG報告提供鑒證,在非财資訊上,“四大”一般遵照ISAE3000,即由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委員會釋出的審驗标準執行。而TIC對ESG報告鑒證,則是依據AA1000執行。該标準由社會與倫理責任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頒布,是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主流審計标準。

監管與客戶資源

“四大”的上級監管部門之一是證監會。他們與證監會打交道的機會很多,其本身已經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環。目前ESG專業服務的主要需求方是上市公司。是以,在客戶資源積累上,“四大”似乎比TIC更具優勢。

另一個促成“四大”客戶粘性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往往會将财報和可持續發展報告交由一家機構,為的是有利于使财報和ESG(CSR)報告的資料相吻合。以财務審計見長的“四大”也更有機會赢得企業客戶的非财報告披露的業務。因而,财務報表往往是“四大”接觸客戶的切入點。

TIC公司與企業的連接配接方式與“四大”不同。TIC公司的監管部門是國家品質檢驗檢疫總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中國合格認定中心。

TIC公司能夠更直接地參與到企業微觀層面的營運。在做産品品質檢測、管理體系認證、供應鍊方案、能源消耗及排放物檢測時,TIC會深入到了客戶在某方面的營運之中。對具體業務的檢測認證,是TIC接觸客戶的切入點。

下一篇: RSA工具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