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區塊鍊+數字資産,未來财富的新起點

區塊鍊+數字資産,未來财富的新起點

随着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疊代,中國數字經濟迎來了蓬勃發展。區塊鍊技術作為永久的、不可篡改的、可驗證的、可信任的、可程式設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給數字資産的創設、發行、保管、交易、使用等提供了新的範式,實作了從資訊網際網路到價值網際網路的重大轉型。區塊鍊技術支撐數字資産在網際網路中做到安全、透明、可信的價值轉移,在未來的數字經濟中将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數字資産的定義與特征

數字資産是指在網絡空間中由個人或企業等主體擁有或者控制的、以數字形式存在的、預期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數字資源。

數字資産具有以下特征:

1.數字資産由明确的主體擁有或控制

數字資産由個人、企業或者國家等主體擁有或者控制,主體擁有數字資産的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等相關權利,并且其權利能由數字技術提供保障。

2.數字資産以數字形式在網絡空間流轉

數字資産與傳統資産的最大差別是傳統資産存在于實際實體空間,而數字資産存在于網絡空間,是以數字資産都是以數字形式進行存儲及流轉。

3.數字資産是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數字資源

數字資産本質是能為主體帶來經濟利益的财富或者資源。沒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數字資源不能确認為數字資産。

4.數字資産是主體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創造的

數字資産不是憑空産生的,而是通過主體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付出相應勞動、資本、技術,通過生産、購買等行為獲得的。

5.數字資産的價值是可計量、可拆分、可組合的

數字資産可以通過會計規則實作資産定價與計量,并且其價值可進行拆分群組合。

數字資産的分類與發展現狀

區塊鍊數字資産作為價值或權利的數字化表示,被産業界稱為加密資産、加密通證等。考慮到區塊鍊系統、應用和數字資産的多樣性,基于區塊鍊數字資産典型特征,數字資産可分成同質化通證和非同質化通證(NFT)兩類。

數字資産的分類

1.同質化通證

數字貨币可以認為是一種基于節點網絡和數字加密算法的虛拟數字通證,每一枚通證不具備特殊性,但依然與網絡企業發行的虛拟貨币存在本質差別。其核心特征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開放的算法;二是無發行主體,其發行不受個人與機構管控;三是基于算法,實時共識機制安全性高。同質化通證自比特币誕生以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并對已有的貨币體系帶來了巨大挑戰。

2.非同質化通證

NFT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翻譯為非同質化通證(或非同質化代币)。其儲存在數字賬本中,由公共區塊鍊平台(如“以太坊”等)特定的軟體程式生成的一個資料機關,記錄在該平台生成的智能合約當中,作為對特定數字資産來源的識别工具,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的特征。NFT通常是以一個長串的英文字母與數字等代碼來與特定的區塊鍊和其中的智能合約對接,此代碼也被稱為“哈希函數”(hash)。正因為這個特征,NFT近來成為對任何電子檔案予以保全和識别的一個絕佳工具,無論圖像檔案、視聽作品甚至各種有形無形的财産虛拟化、數字化,如網絡遊戲中遊戲道具或映射現實生活中的票據、藝術品,都可被“烙上”NFT印記成為獨一無二的“區塊”予以永久儲存和查證。

數字資産的發展現狀

全球數字資産市場發展火熱。數字貨币作為金融科技的重要創新産物之一,對整個金融業及其監管領域都帶來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各國中央銀行與機構巨頭紛紛入局以數字貨币為代表的數字資産領域。

1.同質化通證

從數量上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數量為16223個(資料來源:Finbold),相比2021年1月的8153增幅約98.98%。全年創造出8070種新Token,平均每天約有21種新加密貨币在市場上推出。

從使用者數量上看:截至2021年12月29日,全球共有2.95億加密貨币使用者,相比2021年初增長了178.30%。其中使用者數量1億增加到2億僅花費了四個月(2月-6月)。主要原因是山寨币ShibaToken(SHIB)、Dogecoin(DOGE)的短時間内的快速上漲,以及前沿科技領軍人物馬斯克的帶動。進入2021下半年,鑒于數字貨币的政策日漸趨嚴(各大交易所拟清退中國使用者),使用者規模增速逐漸放緩。

從交易所來看:分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其中,中心化交易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在幾大中心化交易平台中,Binance依舊保持上司地位,其CEO趙長鵬也是以登頂亞洲首富。Huobi和OKEx的成交量占比相較2019年有所下降。去中心化交易所中,Uniswap依舊保持領先優勢,但基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特性,其網絡擁堵,交易滑點不穩定,依然是制約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發展主要原因之一。

2.非同質化通證

非同質化通證(以下稱:NFT)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其稀缺性、唯一性、不可複制性,被率先運用于藝術品行業,并且成為資産數字化的重要方式之一。2018年,NFT的銷售出現了短期的繁榮,随後于2019年進入泡沫化的谷底期,2020年市場逐漸回暖,2021年NFT迎來爆發期。在這一過程中藝術品在數字藏品銷售總額中占比不斷提升,同時促進NFT在應用場景的不斷探索。截至2020年初。NFT市場規模超過269億美元。

區塊鍊技術

解決數字資産的核心問題

區塊鍊技術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網際網路、移動社交網絡之後計算範式的第五次颠覆式創新,是人類信用進化史繼血親信用、貴金屬信用、央行紙币信用之後的第四個裡程碑。其技術是下一代雲計算的雛形,是從目前的資訊網際網路實作向價值網際網路轉變的重要工具。區塊鍊在不同的平台可以劃分為公有鍊、聯盟鍊、私有鍊三種模型。其技術特點包括:分布式資料存儲、點對點傳輸、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可溯源等,極大降低了資産交易中的中介成本、建立了可靠的交易限制、解決了資産防僞與追蹤等問題。

數字資産确權

傳統形式的資産登記存儲于中心化資料庫中,中心資料庫易受到攻擊而使得資産安全性難以得到保障,且網絡中的資料易被複制和傳播,資産難确權,不能夠讓其所有者獲得合理的經濟利益。區塊鍊的邏輯能夠為數字資産權屬确定形成支撐。利用區塊鍊的數字簽名、共識機制、智能合約、時間戳等技術可以對數字資産進行确權,将資産的所有者、生産者和使用者都能夠作為重要的節點加入到區塊鍊網絡中,建立安全可信的身份體系和責任劃分體系,并對數字資産的傳輸、使用、交易與收益進行全周期的記錄與溯源管理,為數字資産的流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數字資産真實性和可信度

随着數字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紙質票據逐漸進化為數字票據。目前數字票據的主要缺陷分别是票據的真實性難保障,票據違規交易亂象橫生,以及到期違約風險。區塊鍊NFT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票務造假問題,同時多方節點間建立全新的連續“背書”機制,真實反映了票據權利的轉移過程。資料一旦上鍊後,區塊鍊中的全節點都共同維護同一個賬本,所有節點都可作為備份節點,使得單點違規操作無法進行,同時在共識機制中具有對不良節點的懲罰措施。加密機制的引入實作了對節點的身份驗證,數字簽名、加密機制等多種加密算法實作區塊鍊中資料真實有效不被篡改,實作了多方信任傳遞,并使得數字票據可以靈活便捷地拆分和重組。

數字資産流通安全

區塊鍊通過加密算法可以将多源異構的數字資産進行上鍊存儲,使鍊上資料可以自由交易。資料經過區塊鍊共識機制達成共識後,會儲存在全網節點的資料賬本中,單點資料的丢失不會影響資料的完整性,而通過區塊鍊雜湊演算法提取資料指紋,建立資料和指紋的對應關系,對資料任何形式的造假都會導緻資料指紋發生變化,進而保障了數字資産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區塊鍊以鍊式結構對資料進行存儲,并對資料添加時間戳,這種順序排列的資料結構使得資料操作和活動都可被查詢和追蹤,為資料全生命周期審計、溯源提供了有效手段;智能合約的引入能夠在不需要第三方的情況下自動執行合約條款,有助于多方參與者根據事先約定規則處理交易、結算的事務,進而完成數字資産的安全流轉。

以區塊鍊為基礎的

數字資産發展依然存在諸多挑戰

區塊鍊技術與應用安全性仍需提高

區塊鍊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數字經濟安全水準以及共享水準,進而更好地賦能數字經濟的穩定發展。但目前區塊鍊技術應用仍未能同時滿足高效率低能耗、去中心化和安全三大要求,鍊上可進行的交易吞吐量不高,高頻次業務難以持續開展。

1.區塊鍊的可擴充性有限

在區塊鍊中,交易排隊按序處理、資料同步嚴重影響了系統處理性能。随着資料和節點的增多,系統的性能會進一步降低,進而影響區塊鍊的可擴充性。現有的共識機制在大規模網絡節點下難以滿足高吞吐量、低延遲的需求。

2.安全和隐私保護方面仍存在不足

區塊鍊采用的是國際通用的密碼算法、虛拟機和智能合約等核心建構,這些建構并非完全自主可控,而且會增加受攻擊的風險。大量采用諸如零知識證明、群簽名等複雜密碼算法會大大降低區塊鍊資料讀寫能力,導緻原本處理效率較低的區塊鍊系統雪上加霜。

3.區塊鍊技術存在智能合約的循環執行問題

智能合約具有類似高頻交易的自我循環特性,會顯著放大價格波動。區塊鍊資料資訊寫入之後無法修改,導緻交易後無法退回,靈活性差。

數字經濟中的應用仍存在以下挑戰

1.缺乏可規模化推廣的區塊鍊典型創新應用

目前,區塊鍊技術應用已經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鍊金融、數字資産交易等多個數字經濟領域,但由于涉及場景複雜,且區塊鍊技術成熟度存在限制,是以,區塊鍊在農業、制造業等領域的應用場景落地存在困難,缺乏可規模化推廣的典型創新應用。

2.區塊鍊與其他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存在難度

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區塊鍊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是推動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但是目前各項技術還處于不斷成熟的階段,隻能實作小功能的融合,在深度融合方面存在困難。

3.區塊鍊應用監管機制有待完善

區塊鍊監管體系不成熟,不利于區塊鍊産業和數字經濟的整體發展。目前世界各國并未産生最優或最好的區塊鍊監管經驗,各國監管政策的差異,不利于區塊鍊技術在世界範圍内的交流與合作。

區塊鍊技術在數字經濟監管中存在一定的監管漏洞。區塊鍊技術具有分布式、保密性好和低成本的特點,在數字經濟交易過程中監管部門很難監控到實名客戶和資金流向,增加了區塊鍊在數字經濟中應用的安全隐患。

區塊鍊賦能數字資産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1: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ABS項目管理平台

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建構ABS項目管理平台,以解決資産證券化過程中資訊不透明、操作效率低、風控能力弱、難以定價等問題。資料方面,通過将申報材料、證券金融産品的狀态等記錄在區塊鍊上,債券投資人能夠清晰檢視項目從産生到釋出的全過程,保證了資産的可信度。流程方面,通過區塊鍊聯合多方參與者建構多中心的證券線上管理平台,實作高效的業務協作,縮短産品的發行周期,提高業務操作效率。對賬方面,區塊鍊天然具有免對賬、高效對賬的優勢,免去目前不同機構之間進行對賬的第三方信用、時間成本和資本耗用,有效地提高了資金清算的效率,同時各個機構也保持了相對獨立的業務自主性,實作了效率與靈活性的平衡。監管方面,區塊鍊完整記錄了底層資産以及項目的全流程資訊,可提升資産的穿透力,便于資料統計和監管審查。

典型案例2:中國貿易金融區塊鍊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