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國企的日子(序言)

阿玲是我隔壁鄰居的小孩,目前正在讀高中。

一天上午,我在書房正準備寫點東西,但是整體架構還沒想好,中間寫寫停停,時不時仰望着天花闆出神。

阿玲走進來,是又想找我借書看的,我的書架上總有三排,第一排是計算機軟體開發方面的書籍,第二排是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第三排是小說故事方面的書籍,她很喜歡我書架上第三排的書籍,那裡大多都是一些她這個年齡愛看的書籍,她借的最多的是瓊瑤,三毛和張愛玲的小說,偶爾也會借一些魯迅,沈從文之類的,她經常憨笑的說道,叔叔你的書架上第三排的書籍都是國寶哦,現在網上找些這樣的書籍都很難呢。然後經常問我,為什麼第一排的書籍和第二排的書籍不斷在增加,第三排的書籍自從她進這個書房就沒看見增加過。

我不知道如何解釋,就半開玩笑的說道, 叔叔現在靠第一排的書籍在養家糊口哦,第二排書籍是叔叔心靈上的慰藉,年紀越大就越需要。第三排的書籍其實叔叔也隻是偶爾翻翻了,已經沉不下心從頭看到尾了。

阿玲看到我在寫東西,很好奇的問道,“您在寫什麼呢?”

“在構思一個故事。”我答道。

“是什麼類型的故事呵?”阿玲又問。

“是關于程式員的日常工作方面的故事。”我回答道。

“什麼是程式員,程式員是什麼職業啊?”阿玲不解地問。

“程式員就是,”我頓了一下,發現自己對程式員無法下一個通俗的定義,尤其在不是這個行業内的人面前,自己幹了十幾年程式員,将來可能還會再幹幾十年,我突然覺得自己的世界有點狹窄,我幹脆放下筆,右手托着腮幫,看着阿玲,微笑反問道:

“你說呢?你覺得程式員會是什麼呢?”

阿玲想了想,怯生生地說:“程式員是……,是不是給人配電腦,裝作業系統的?”,阿玲的爸爸是一位教師,經常叫我幫他看下電腦,有時候電腦實在卡的不行,我都是通過裝作業系統一勞永逸的解決,阿玲對我的職業的定位應該也就在這個階段。

我苦笑着,搖搖頭。

“那程式員是不是幫人做網站,比如我們學校的網站老師可以在上面釋出一些公告,班級的資訊,這樣我們可以看到資訊更多更廣?”阿玲接着補充。

“嗯,也是,也不全是,但比上一個答案要貼近一些。” 我答道,接着又問阿玲:

“我現在第三排的書籍你差不多讀了一半了,後面你還會繼續借這上面的書籍,你能告訴我為什麼喜歡讀這類型的書籍呢?”

“這個啊,我就喜歡看有關愛情的小說,和那些故事情節很豐富的,我就愛好,因為好懂。”

阿玲興奮的說道。

“那你在哪裡上班呢,程式員是不是都是在家工作的?”,阿玲又好奇地問。

“在大多數一線城市。” 我遲疑了一下答道。

“難怪叔叔常年外面跑哦,程式員難道不能像我爸爸那樣一輩子隻在一個地方工作嗎?阿玲突然傻乎乎的問道。

“這個,叔叔這個職業年輕的時候是需要去多磨練的。“我尴尬的答道。

接着我一臉嚴肅的問阿玲:“如果我寫一個關于程式員的故事,你會看嗎?“

阿玲皺了皺眉頭說:

“如果你寫的故事不枯燥,不講大道理,最好是與愛情有關的,而且内容通俗易懂關于生活方面的,我就會看的。“

說完,阿玲找了本她想看的書走了。

“不枯燥,不講大道理,最好與愛情有關,内容通俗易懂。“ 我認真記下了阿玲說的話,深深的陷入了沉思。

阿玲的話讓我腦洞大開。

寫《在國企的日子》,是我從事軟體開發十幾年來對程式員生涯的濃縮。

我厭倦了用空洞,抽象的術語來講解程式某個技術點的原理,我渴望寫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在引人入勝的情節中,展示程式員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簡單來說,我想寫一個對IT行業程式員這個職業一無所知的人都想看,也能看懂的故事,做到雅俗共賞,老少皆宜。

那麼,該怎麼寫呢?我陷入了無盡的思索當中。

就在此刻,阿玲進來,并有了上面的一段對話。

我仔細的思考着阿玲說過的話:不枯燥,不講大道理,最好與愛情有關,内容通俗易懂。其實,阿玲的大白話,不就是程式員的故事嗎?程式來源于需求,需求來源于生活,程式員日常的交流和溝通又是人與人時間的情感碰撞,我要把程式員的内心世界赤裸裸的展示在外面,這個就是普通人的閱讀取向嘛!

我感到腦子豁然開朗,感覺整體架構已經有了,開始了故事的構思。

《在國企的日子》這個故事,記載了很多年前我在企業的工作經曆,為了保護當事人的隐私,我在人名和情節上都做了一些适當的調整和包裝。但我沒有憑空編造故事,畢竟我不是一個小說家,我隻是依據我當初的工作經曆,将每個情節的發展稍加情節化的描述。

同時,我這個故事主要定位的是IT界,是以不可避免的會加入一些項目上的專業話題,我都盡量去通俗和簡潔,我不會引入代碼,但是會将架構設計思想更加明朗化,讓大家看故事的同時也有實際内容可共鳴。

在寫故事中,我還加入了一些自己對哲學,心理學,人性價值觀的感悟和體會,并就一些内容做了些詳細的分析。以增進讀者的了解,我會将畢生所了解的,都通過這個故事有意無意的去展現,同時自己也在檢討和思考着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希望能結有緣人進一步成長。

這個就是本故事的整體架構。

本書的故事,不可能每篇都是與愛情有關,但是每篇都是與人情有關。

有人說,程式員的生活隻是每天和代碼打交道,其實我不這麼認為,程式員是對精神方面有着高品質的追求,擁有豐富的内心世界,這部分是一般人所看不到的。程式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一個藝術家,是人與代碼,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藝術。

工作十餘年來,時常有人問自己,幹程式員有沒有後悔,還能不能幹的動,這個裡面除了有焦慮,有恐懼,同時也有收獲,有驚喜,我希望将所有的東西都通過《在國企的日子》來表達出來,同時感恩每一個讀過這個故事的人,你們的關注就是我寫下去的動力,寫的不好,我會更加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