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談實習這件小事

實習重要嗎?還挺重要的。

如果正式工作是從國小開始更新打怪,那麼實習便是幼稚園的準備工作。

我的實習經曆比較豐富,基本國内的大型網際網路的實習 offer 我都拿到過。也在創業公司實習過很長一段時間。是以經常會有同學問我一些關于實習的問題。

那好,今天咱們聊聊實習。

學生的本職是學好專業知識,實習隻是錦上添花的一件事情。如果學校或者實驗室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可以在畢業的前一年找一份實習。

當然,實習是能夠給我們帶來不少好處的。它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能夠走出象牙塔,提前看看這個霓虹世界。更重要的,相比于正式工作,實習能夠讓我們以最小代價去試錯。

我們可以花最少三個月完成一份實習,去感受一家公司的文化氛圍和工作環境,如果實在不太适合,可以痛快的轉身走開。很少會有人會關心實習時間短不短,但正式工作就不一樣了。一年以内的正式工作變更,都會讓企業慎重考慮下候選人的工作穩定性,甚至打上一個頻繁跳槽的标簽。

以身說法,從大學到現在,我總共有四份實習經曆。時長如下:

某創業公司,一個月;

某創業公司,十個月;

某小巨頭實習,四個月;

某巨頭實習,至今;

為啥第一份實習僅僅一個月,因為當時大三,實際工程能力很弱,實習的公司是創業公司,參與的純粹是工程項目,對人的上手要求比較高,的确是沒有太适應,就草草的結束實習了。

當時還是比較受打擊的,一度考慮自己要不要當個程式員。這是第一次試錯,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回來之後,就開始努力的精程序式設計技能。

但怎麼能氣餒呢,咱得屢敗屢戰啊。大四快畢業的時候,因為讀研和畢設的事情已經定了,是以找了份實習。這次實習很幸運,有部分經曆在這篇文章裡(​​談談我熟悉的第一位 CTO​​)。遇見很多有趣的人和事,結交了不少好朋友。

再後來,去某小巨頭實習,在核心的算法部門。待了四個月,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和不足,身邊的人都很優秀,加上沒有找好自己的定位,還是比較受打擊的。不過那段時間,視野擴充的速度最快。

現在呢,在某網際網路巨頭實習,有一個多月了,目前進展還不錯,和同僚的關系都挺好。

這些實習經曆,感受最深的,好的不好的,都是人生的财富,多打破保護自己的殼,主動的接觸世界,苦是有點苦,但成長的速度是最快的。

平時和朋友們聊到實習,有些問題出現的頻率比較高,也是實習焦躁之源 ,這裡列出來,談談我的看法。

1、leader 不帶我,領了任務自己弄,不太熟悉,怎麼辦?

哈哈,職場上,有時候 leader 并不是真正意義的 leader,有可能這個項目他先做了,然後你現在歸他帶。說不定換個項目,他就和你沒關系了。有時候得弄清楚情況,所謂,leader 指導自己是情分,不指導自己是本分呀。

其次,大家都知道,網際網路壓力都很大的,leader 太忙了。咱們覺得他不指導我們的時候,他還可能覺得我們自己太沉悶了,不主動去找他。

是以,通過加強自身的自驅力,每天完成推進自己的任務,遇到問題及時總結,每周主動去找 leader 聊一次,多問一些有價值的内容。這樣 leader 通常會覺得,這小夥子/小姑娘 還不錯,可以多加溝通一下。

2、接的項目是前人的,比較複雜,看不太懂,還被 push 的緊,有點煩。

沒辦法,隻能下硬功夫,有句話不錯,盡人事,聽天命。

先抛出個問題,項目是不是真的很難,在自己努力之後,仍然很難完成?

如果是,那隻要盡力了,就不要有太多壓力,畢竟那麼多公司,還可以去找一個适合自己的公司,這時候,實習的低試錯成本就起作用了;

如果不是,那隻能督促自己,改掉懶散的習慣,堅持一點一點的啃硬骨頭,不斷的和前輩請教,别人可以,相信自己下功夫也能弄明白。這時候給自己加油打氣很重要。

3、和同僚處不來,leader 也對我有意見。

這個問題就有意思了,其實和問題 2 差不多,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那就改,改了之後對職業生涯的發展隻有好處。如果是公司的問題,那就走,潇灑的離開。

我有個同學,本來在一家前段時間剛上市的英語教育機構實習,後期也要轉正,還有期權。但他的 leader 太嚴苛了,對自己狠,對他人更狠。

有一次,在沒有告知他的情況下,直接把一個任務的 deadline 提前了一周,我同學發現後就去找他,對話基本是這樣的:

同學:為什麼這個任務提前了一周?

leader:你還想拖到什麼時候?

同學:我沒有拖時間,計劃制定了按時完成就可以呀,不然還要計劃幹嘛?

......(巴拉巴拉争吵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