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濟流派

一、古典經濟學(Classical economics):凱恩斯理論出現以前的經濟思想主流學派,由亞當·斯密在1776年開創。主要追随者包括大衛·李嘉圖、托馬斯·馬爾薩斯和約翰·穆勒。一般說來,該學派相信經濟規律(特别如個人利益、競争)決定着價格和要素報酬,并且相信價格體系是最好的資源配置辦法。

古典經濟學分析了自由競争的市場機制,将其看作一隻“看不見的手”支配着社會經濟活動;反對國家幹預經濟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則;分析了國民财富增長的條件、促進或阻礙國民财富增長的原因。

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英國蘇格蘭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主要著作《國民财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國富論》。

他所著的《國富論》成為了第一本試圖闡述歐洲産業和商業發展曆史的著作。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被後世的經濟學家認定是“古典經濟學”的開端。

主要闡述: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目的是利己的。在充分競争的條件下,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 可以在個人追求私利的過程中,同時實作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和實作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主要追随者包括大衛·李嘉圖、托馬斯·馬爾薩斯和約翰·穆勒。

托馬斯·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3)1798年著《人口原理》

李嘉圖 (1772—1823)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完成者,古典學派的最後一名代表,最有影響力的古典經濟學家.著作:《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

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年-1873年  19世紀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  《政治經濟學原理》

古典經濟學問題:重視從供給方研究經濟問題,造成需求研究缺失。

二、新古典經濟學代表人及作品:傑文斯 《政治經濟學原理》 門格爾 《國民經濟學原理》。将需求因素引入經濟學分析架構,數學在經濟研究中廣泛應用。

馬歇爾(1842-1924)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經濟學家。經濟學大綜合,主觀價值論理與客觀價值論理的綜合:核心是:均衡價格論。他認為,市場價格決定于供、需雙方的力量均衡,猶如剪刀的兩翼,是同時起作用的。

著作:《經濟學原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