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PA數字化勞動力的優勢與核心能力解析

由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等新技術驅動的數字勞動力風潮正席卷全球。企業利用軟體機器人填補人力短缺的趨勢也日益明顯。

數字勞動力(Digital Labor)通常也被稱為“數字員工”,是一種虛拟化的勞動力,其技術基因主要來自于AI和RPA等技術的支援。

眼下,以RPA機器人為代表的數字員工,已普遍活躍在銀行、保險、制造、零售、電商、醫療、物流以及政府、公共機構等在内的衆多行業領域中,為其業務流程優化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思路與方案。

RPA數字化勞動力的優勢與核心能力解析

雇傭數字員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實際上,雇傭一名數字員工和雇傭普通員工并無太大差别,既沒有很複雜,也沒有很科幻。

●首先,這些數字員工也會擁有自己的身份和名稱,并被配置設定了自己的登入憑據和使用者通路權限。例如,新加坡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就将其首批2名數字員工命名為“Amy”和“Eve”。

●其次,就像任何其他新員工一樣,企業同樣需要在業務流程上給予這些數字員工指導甚至教育訓練。這一步尤為重要。因為RPA機器人的工作原理就是依據預先設定好的程式,執行基于一定規則的大批量、可重複任務。

●此外,數字員工同樣需要監督和管理。企業需要一些人員(機器人管理者)來監督這些數字員工,就好比是将新員工配置設定給報告經理一樣。

但是,如果僅憑以上這3點,就認為數字員工“不過如此”,那确實太小瞧RPA機器人的實力了。

RPA數字員工的優勢

雇傭數字員工的一大好處即是,企業不會是以承受與人力資本相關的常見挑戰。

企業常見的人力挑戰包括:

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力規則和法規、如何吸引和留住員工、員工的可用性等。

以勞動力成本提高為例,目前許多國家,特别是像日本和新加坡等發達國家,正面臨着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等人力難題。勞動力短缺危機日漸顯露,在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勞動力成本隻能一路攀升,企業總成本也将居高不下,迫使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随着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我國的人口紅利也在面臨着消失的困境。不可否認,今後國内的企業在用工方面,将會碰到和發達國家目前相似的境況。

另外,數字員工的可用性比普通員工更為明顯。

7×24小時全天工作,不知疲倦,不要薪水,零出錯率,效率更高,易于更新與維護……

RPA數字員工的優勢

1.降低人力成本

無需人工介入,RPA數字員工就可以獨立完成相關流程的幾乎所有工作,這不僅大幅減少了人力成本,同時也解決了相關崗位人員招聘困難的問題。

2.降低錯誤率

基于明确的無差别化的規則操作已經基本消除了人為因素産生的錯誤,且每個步驟都可被監控和記錄,将錯誤率降至最低。

3.關聯多個業務系統

RPA能自動操作整個業務流程,連通各個系統,有效打通資料孤島。

4.增強流程管控性

RPA的可通路性和可視性極高,能讓使用者監控和稽核由RPA工具完成的各個流程,增加了資料可追溯性以及透明度,有助于企業的流程改善。

5.實作流程再造

RPA将工作流程子產品化,遇到影響效率的阻礙點,利用技術手段将其攻克。在一系列的流程中起到替代人工、自動執行的作用,進而實作流程再造。

RPA數字化勞動力的優勢與核心能力解析

RPA數字員工核心能力解析

傳統的人機互動界面有三層:

1、互動層。人機互動的最外層,很多涉及實體,比如計算機、平闆、手機,還有一些程式,如微信、QQ等。

2、系統層。企業IT系統架構,以及其他資訊管理系統如HR系統、ERP系統、CRM系統等等。

3、操作層。由員工來對第一層的實體或程式進行進一步操控。

RPA數字員工實際上對人機互動界面進行了重構。

1.打通環節

RPA旨在代替人工打通各層環節。它能夠模拟人工操作計算機的習慣,去調用電腦中的程式(包括Excel、Word等、浏覽器頁面、OA系統、企業管理系統等)。從這些程式中将所要錄入的資料自動轉移到系統層上,成為操作層員工的數字助手。

2.跨系統遷移

RPA所謂的跨平台、跨系統,指的就是RPA可以在不影響企業現有IT架構的情況下,與現有的HR系統、ERP系統、CRM系統進行非侵入式的內建。相比傳統的系統部署,RPA的自動化可以通過自動化腳本快速搭建自動化流程,在短期内産生效益。

如今,一些RPA開始向更智能的方向發展,內建了OCR、NLP、智能圖譜等AI技術,滿足更高層次的流程操作。

最佳拍檔,未來辦公室的新生力量

RPA機器人的價值主張遠不是充當傳統人力資源的替代品。

相反,RPA一直都在扮演“好搭檔”這一角色,協助和增強而非取代現有員工的工作。RPA的出現,更多的則是起到了工作方式轉換器的作用。

并非所有的工作機器人都能勝任。讓RPA機器人代替人工從事那些規則性強、重複性高、數量上大的勞動,利用機器人高效、精準的特性為人們節省更多的時間,以用來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工作方式的創新、工作流程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