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上而下 or 自下而上?企業部署RPA的2種政策

企業部署RPA,究竟應該選擇“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模式?二者孰優孰劣?到底怎樣部署RPA才會使效用與利益最大化?

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常被認為是企業部署應用的經典模式,也是目前企業部署RPA最常見的政策。

持該政策的組織會認為RPA真正的價值存在于企業級大規模有組織的部署中。

01政策優勢

1.有利于RPA在組織的快速推進與全局推進。

2.實施效果更完善。組織有計劃部署設計嚴密的RPA實施計劃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公司營運效率,将錯誤率降至最低。

3.有利于企業戰略性地應用RPA。單一技術的利用不足以擷取更高價值,從長遠來看,戰略性地應用RPA将會使企業受益更多。

02面臨挑戰

1.容易忽略對員工的引導,使RPA遭緻誤解。自上而下的模式,通常帶有某種“指令”色彩,有時為了推進一個項目,容易忽略RPA部署中“人的因素”,沒有考慮到将來的角色、流程、任務和工作方式的變化如何影響員工,是以會遭到員工的不解。

2.員工對自動化的認同感較低。員工常處于被動接受指令中,甚至有抵觸心理乃至排斥,認為機器人是對其工作的威脅。

3.流程自動化價值挖掘不透徹。沒有辦法挖掘出自動化的全部價值,個人的參與意識不強,仍然會有一大部分人需要處在個人和任務的層面去開展工作。

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型部署,可以是個人主動應用,也可由業務部門主導。無論是哪種情況,對于推動組織走向自動化道路都會起到關鍵作用。

RPA的價值依托于具體的業務場景,隻有直擊某一業務的“要害”,才能真正發揮RPA的作用與價值。然而業務通常具有壁壘性,需要由該部門的人來挖掘,才能找到業務與RPA的結合點。

是以,由部門人員(特别是負責人)主導的RPA項目,更有利于RPA在實際業務中的推進。而個人的主動應用,則能更好地提升員工對軟體機器人與自動化的認同度。

01政策優勢

1.員工接受度高,推廣RPA的阻礙較小。對于RPA機器人,員工選擇主動擁抱,而非被動接受指令,個人參與意識強。讓員工意識到他們才是從RPA中真正受益的人,這對于推動RPA的部署至關重要,同時也是自下而上政策的優勢所在。

2.覆寫業務點更細。員工自發應用RPA工具,會從自己的業務中主動挖掘痛點場景并解決,這會使RPA覆寫到意想不到的業務點。

3.提高工作滿意度。個人任務被機器人自動完成,員工切實看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時間的節省。這不僅是提高整體生産力的源泉,也是提高工作滿意度的原因。

02面臨挑戰

1.容易忽視明确的自動化願景。将RPA視為一個傳統的流程自動化工具,由IT或業務部門牽頭,以零散的方式來部署,并沒有形成一個整體戰略。

2.不利于RPA的快速推進。個人試點,較為分散,缺乏統一的進度協調。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選擇何種模式部署RPA,應該根據每個企業的規模、經營狀況、業務模式以及自身需求而定。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沒有本質上的沖突,兩種方式完全可以實作優勢互補。

如何完美協調兩種政策,進而減輕RPA部署的複雜程度,才是組織需要着重思考的問題。

如何通過建構COE協調兩種政策

企業部署RPA的過程,往往也是組織自動化思維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幫助員工建立對于工作方式、工具轉變的正确認知;管理層對自動化的推廣手段,以及效果評估和激勵手段也需要相應更新。

在項目初期,企業通常認為RPA是系統自動化項目,進而忽視了最終要把業務傳遞給數字員工來處理。成功的RPA是由業務為主導,與IT、人力資源以及其他職能部門有着緊密合作關系的項目。

是以,在RPA部署初期,建構一個以業務為導向的跨職能、跨部門的RPA卓越中心(COE),對推動RPA的實施、最大化發揮數字員工能力都顯得極為重要。

·       

對于全局:COE推動企業整體快速、持續、有效地了解自動化思維,充分利用自動化所激發的資料價值,實作高效營運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