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體驗,我總結出,會讓人空虛焦慮的幾件事情。

1,刷微信朋友圈。
2,刷浏覽器的新聞。
3,刷今日頭條。
4,刷抖音。
第一條刷朋友圈,自己已經不會再做了。很久之前,我就關閉了朋友圈。然而關閉朋友圈之後,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總會有一些碎片時間,比如等公共汽車,比如打飯排隊等等,在這樣的碎片時間裡,因為自己不刷朋友圈,是以就給了自己一個借口,看看浏覽器中的新聞吧。然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浏覽器新聞和微信朋友圈并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它們都有無限的資訊,我們刷它們的時候,基本都是下意識的動作等等,更重要的一點,刷完之後,帶給我們的空虛和焦慮是一樣的。
至于刷今日頭條和刷抖音,我很慶幸,自己從一開始就沒有接觸這兩個APP。基于自己在地鐵上對旁邊的人的刷今日頭條和刷抖音的觀察,它們隻會比微信和新聞更讓人容易上瘾。特别是抖音,一個一個的短小視訊,播放過程中如果沒有興趣,直接用拇指向上滑動,視訊就自動切換到下一個,而往下的視訊,是無限多的。是以,特别容易在這樣一滑一滑的動作中,花進去幾十分鐘甚至上小時的時間而不自知。
那麼,改怎麼解決這些讓人空虛的事情呢?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碎片時間。如果不進行這四刷,那這些碎片時間該怎麼打發呢?
根據我的體驗,有一些事情适合在碎片時間,而且做完這些事情後,不會讓人産生空虛焦慮的感覺。
1,讀紙質書。
2,讀電子書。
3,寫作。
第一條讀書,讀書真的不會讓人空虛焦慮,而且,讀書能讓人享受甯靜和放松。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建議讀紙質書。在沒有條件讀紙質書的時候,比如在地鐵裡空間很小,有的地方光線很弱的時候,有的時候碎片時間很小,不适合一直攜帶紙質書的時候,比如中午出去吃法排隊的時候等等,這個時候可以進行第二條,讀電子書。因為我們現在基本已經是手機不離身了,是以手機上的電子書可以随時随地的取出來閱讀,用于填補碎片時間。第三條,寫作。進行寫作依賴的條件比較高,需要能夠使用電腦才能。雖然現在手機上也可以進行一些記錄,但不建議在手機上進行長時間,大批量的文字輸入。畢竟手機的輸入還是效率太低了,倒不如在手機上閱讀電子書來的友善。
以上就是我對自己如何避免陷入空虛焦慮狀态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