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荷泵(轉)

之前做電路測試時到是見過這樣的電路,比如MAX662A,這是一個給單片機提供12.5V程式設計電壓的器件,他隻要在外部接三個電容就可以把5V的直流電源變成12.5V的輸出電壓,可以專門用來為EEPROM提供程式設計電壓。今天有一個大學的同學又問起這事,是以自已在網上找了點資料。有希望對想了解這方面電路的朋友有幫助。

MAX662A,這個電路大家可以去網上找資料,不是過是英文的,誰讓器件是外國人做的呢。以下是我轉來的文章:

電荷泵電壓反轉器是一種DC/DC變換器,它将輸入的正電壓轉換成相應的負電壓,即VOUT= -VIN。另外,它也可以把輸出電壓轉換成近兩倍的輸入電壓,即VOUT≈2VIN。由于它是利用電容的充電、放電實作電荷轉移的原理構成,是以這種電壓反轉器電路也稱為電荷泵變換器(Charge Pump Converter)。

電荷泵的應用

    電荷泵轉換器常用于倍壓或反壓型DC-DC 轉換。電荷泵電路采用電容作為儲能和傳遞能量的中介,随着半導體工藝的進步,新型電荷泵電路的開關頻率可達1MHz。電荷泵有倍壓型和反壓型兩種基本電路形式。

    電荷泵電路主要用于電壓反轉器,即輸入正電壓,輸出為負電壓,電子産品中,往往需要正負電源或幾種不同電壓供電,對電池供電的便攜式産品來說,增加電池數量,必然影響産品的體積及重量。采用電壓反轉式電路可以在便攜式産品中省去一組電池。由于工作頻率采用2~3MHz,是以電容容量較小,可采用多層陶瓷電容(損耗小、ESR 低),不僅提高效率及降低噪聲,并且減小電源的空間。

    雖然有一些DC/DC 變換器除可以組成升壓、降壓電路外也可以組成電壓反轉電路,但電荷泵電壓反轉器僅需外接兩個電容,電路最簡單,尺寸小,并且轉換效率高、耗電少,是以它獲得了極其廣泛的應用。

    目前不少內建電路采用單電源工作,簡化了電源,但仍有不少電路需要正負電源才能工作。例如,D/A 變換器電路、A/D 變換器電路、V/F或F/V 變換電路、運算放大器電路、電壓比較器電路等等。自INTERSIL公司開發出ICL7660電壓反轉器IC後,用它來獲得負電源十分簡單,90 年代後又開發出帶穩壓的電壓反轉電路,使負電源性能更為完善。對采用電池供電的便攜式電子産品來說,采用電荷泵變換器來獲得負電源或倍壓電源,不僅僅減少電池的數量、減少産品的體積、重量,并且在減少能耗(延長電池壽命)方面起到極大的作用。現在的電荷泵可以輸出高達250mA的電流,效率達到75%(平均值)。

    電荷泵大多應用在需要電池的系統,如蜂窩式電話、尋呼機、藍牙系統和便攜式電子裝置。 便攜式電子産品發展神速,對電荷泵變換器提出不同的要求,各半導體器件公司為滿足不同的要求開發出一系列新産品,本文将作一個概況介紹。

電荷泵的分類

電荷泵分類

電荷泵可分為:

  • 開關式調整器升壓泵,如圖1(a)所示。
  • 無調整電容式電荷泵,如圖1(b)所示。
  • 可調整電容式電荷泵,如圖1(c)所示。

​​

電荷泵(轉)

​​

圖1 電荷泵的種類

電荷泵工作過程

    3 種電荷泵的工作過程均為:首先貯存能量,然後以受控方式釋放能量,以獲得所需的輸出電壓。開關式調整器升壓泵采用電感器來貯存能量,而電容式電荷泵采用電容器來貯存能量。

電荷泵的結構

    電容式電荷泵通過開關陣列和振蕩器、邏輯電路、比較控制器實作電壓提升,采用電容器來貯存能量。電荷泵是無須電感的,但需要外部電容器。由于工作于較高的頻率,是以可使用小型陶瓷電容(1mF),使空間占用小,使用成本低。電荷泵僅用外部電容即可提供±2 倍的輸出電壓。其損耗主要來自電容器的ESR(等效串聯電阻)和内部開關半導體的RDS(ON)。電荷泵轉換器不使用電感,是以其輻射EMI可以忽略。輸入端噪聲可用一隻小型電容濾除。它的輸出電壓是工廠生産精密預置的,調整能力是通過後端片上線性調整器實作的,是以電荷泵在設計時可按需要增加電荷泵的開關級數,以便為後端調整器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電荷泵十分适用于便攜式應用産品的設計。從電容式電荷泵内部結構來看,如圖2 所示它實際上是一個片上系統。

​​

電荷泵(轉)

​​

圖2 電容式電荷泵内部結構

電荷泵工作原理

    電荷泵變換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它由振蕩器、反相器及四個模拟開關組成,外接兩個電容C1、C2 構成電荷泵電壓反轉電路。

​​

電荷泵(轉)

​​

    振蕩器輸出的脈沖直接控制模拟開關S1及S2;此脈沖經反相器反相後控制S3及S4。當S1、S2 閉合時,S3、S4 斷開;S3、S4 閉合時,S1、S2 斷開。

    當S1、S2 閉合、S3、S4 斷開時,輸入的正電壓V+向C1 充電(上正下負),C1 上的電壓為V+;當S3、S4閉合、S1、S2斷開時,C1向C2放電(上正下負),C2上充的電壓為-VIN,即VOUT=-VIN。當振蕩器以較高的頻率不斷控制S1、S2 及S3、S4 的閉合及斷開時,輸出端可輸出變換後的負電壓(電壓轉換率可達99%左右)。

    由圖3 可知,電荷泵電壓反轉器并不穩壓,即有負載電流時,輸出電壓将有變化。輸出電流與輸出電壓的變化曲線(輸出特性)稱為輸出特性曲線,其特點是輸出電流越大,輸出電壓變化越大。

    一般以輸出電阻Ro來表示輸出電流與輸出電壓的關系。若輸出電流從零增加到Io時,輸出電壓變化為△V,則輸出電阻Ro 為:

Ro = △V/Io

    輸出電阻Ro 越小,輸出電壓變化越小,輸出特性越好。

如何選擇電荷泵

1、效率優先,兼顧尺寸

    如果需要兼顧效率和占用的 PCB 面積大小時,可考慮選用電荷泵。例如電池供電的應用中,效率的提高将直接轉變為工作時間的有效延長。通常電荷泵可實作 90% 的峰值效率,更重要的是外圍隻需少數幾個電容器,而不需要功率電感器、續流二極管及 MOSFET。這一點對于降低自身功耗,減少尺寸、BOM 材料清單和成本等至關重要。

2、輸出電流的局限性

    電荷泵轉換器所能達到的輸出負載電流一般低于 300mA,輸出電壓低于 6V。多用于體積受限、效率要求較高,且具有低成本的場合。換言之,對于 300mA 以下的輸出電流和 90% 左右的轉換效率,無電感型電荷泵 DC/DC 轉換器可視為一種成本經濟且空間使用率較高的方式。然而,如果要求輸出負載電流、輸出電壓較大,那麼應使用電感開關轉換器,同步整流等 DC/DC 轉換拓撲。

3、較低的輸出紋波和噪聲

    大多數的電荷泵轉換器通過使用一對內建電荷泵環路,工作在相位差為 180 度的情形,這樣的好處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輸出電壓紋波,進而有效避免因在輸出端增加濾波處理而導緻的成本增加。而且,與具有相同輸出電流的等效電感開關轉換器相比,電荷泵産生的噪聲更低些。對于 RF 或其它低噪聲應用,這一點使其無疑更具競争優勢。

電荷泵選用要點

    作為一個設計工程師選用電荷泵時必然會考慮以下幾個要素:

  • 轉換效率要高

    無調整電容式電荷泵 90%

    可調整電容式電荷泵 85%

    開關式調整器 83%

  • 靜态電流要小,可以更省電;
  • 輸入電壓要低,盡可能利用電池的潛能;
  • 噪音要小,對手機的整體電路無幹擾;
  • 功能內建度要高,提高機關面積的使用效率,使手機設計更小巧;
  • 足夠的輸出調整能力,電荷泵不會因工作在滿負荷狀态而發燙;
  • 封裝尺寸小是手持産品的普遍要求;
  • 安裝成本低,包括周邊電路占PCB 闆面積小,走線少而簡單;
  • 具有關閉控制端,可在長時間待機狀态下關閉電荷泵,使供電電流消耗近乎為0。

新型電荷泵變換器的特點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各半導體器件廠生産的電荷泵變換器是以ICL7660為基礎開發出一些改進型産品,如MAXIM 公司的MAX1044、Telcom 公司的TC1044S、TC7660 和LTC 公司的LTC1044/7660等。這些改進型器件功能與ICL7660相同,性能上有改進,管腳排列與ICL7660完全相同,可以互換。

    這一類器件的缺點是:輸出電流小;輸出電阻大;振蕩器工作頻率低,使外接電容容量大;靜态電流大。

    90 年代以後,随着半導體工藝技術的進步與便攜式電子産品的迅猛發展,各半導體器件公司開發出各種新型電荷泵變換器,它們在器件封裝、功能和性能方面都有較大改進,并開發出一些專用的電荷泵變換器。它們的特點可歸納為:

1. 提高輸出電流及降低輸出電阻

    早期産品ICL7660在輸出40mA時,使-5V 輸出電壓降為-3V(相差2V),而新型MAX660輸出電流可達100mA,其輸出電阻Ro僅為6.5Ω,MAX660在輸出40mA時,-5V輸出電壓為-4.74V(相差僅0.26V),即輸出特性有較大的提高。MAX682 的輸出電流可達250mA,并且在器件内部增加了穩壓電路,即使在250mA 輸出時,其輸出電壓變化也甚小。這種帶穩壓的産品還有AD 公司的ADM8660、LT 公司的LT1054 等。

2. 減小功耗

    為了延長電池的壽命或兩次充電之間的間隔,要盡可能減小器件的靜态電流。近年來,開發出一些微功耗的新産品。ICL7660 的靜态電流典型值為170μA,新産品TCM828的靜态電流典型值為50μA,MAX1673 的靜态電流典型值僅為35μA。另外,為更進一步減小電路的功耗,已開發出能關閉負電源的功能,使器件耗電降到1μA 以下,另外關閉負電源後使部分電路不工作而進一步達到減少功耗的目的。例如,MAX662A、AIC1841 兩器件都有關閉功能,在關閉狀态時耗電< 1μA,幾乎可忽略不計。這一類器件還有TC1121、TC1219、ADM660 及ADM8828等。

3. 擴大輸入電壓範圍

     ICL7660電荷泵電路的輸入電壓範圍為1.5~10V,為了滿足部分電路對更高負壓的需要,已開發出輸入電壓可達18及20V的新産品,即可轉換成-18 或-20V的負電壓。例如,TC962、TC7662A 的輸出電壓範圍為3~18V,ICL7662、Si7661 的輸入電壓可達20V。

4. 減少占印闆的面積

    減少電荷泵變換器占印闆面積有兩種措施:采用貼片或小尺寸封裝IC,新産品采用SO封裝、μMAX封裝及開發出尺寸更小的SOT-23封裝;其次是減小外接電容的容量。輸出電流一定時,電荷泵變換器的外接電容的容量與振蕩器工作頻率有關:工作頻率越高,電容容量越小。工作頻率在幾kHz到幾十kHz時,往往需要外接10μF的泵電容;新型器件工作頻率已提高到幾百kHz,個别的甚至到1MHz,其外接泵電容容量可降到1~0.22μF。

    ICL7660 工作頻率為10kHz,外接10μF電容;新型TC7660H 的工作頻率提高到120kHz,其外接泵電容已降為1μF。MAX1680/1681 的工作頻率高達1MHz,在輸出電流為125mA 時,外接泵電容僅為1μF。TC1142 工作頻率200kHz,輸出電流20mA 時,外接泵電容僅為0.47μF。MAX881R 工作頻率100kHz,輸出電流較小,其外接泵電容僅為0.22μF。

    若采用SOT-23 封裝的器件及貼片式電容,則整個電荷泵變換器的面積可做得很小。

5. 輸出負電壓可設定(調整)

    一般的電荷泵變換器的輸出負電壓VOUT = -VIN,是不可調整的,但新型産品MAX1673可外接兩個電阻R1、R2來設定輸出負電壓。輸出電壓VOUT 與R1、R2 的關系為:

VOUT = -(R2/R1)VREF

    式中VREF為外接的基準電壓。MAX881R、ADP3603~ADP3605、AIC1840/1841 等都有這種功能。

6. 兩種新型的四倍壓器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