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能源時代,新勢力們起步較早,且通過科技打造出了自身的“護城河”。當然,也有一種聲音在說:傳統大廠一發力,新勢力就沒有還手的機會。而支援新勢力車企的網友也在說:傳統車企一發力,首先就是臉着地。要弄清楚上面這個問題,我認為還是得拿産品說話,為此我們也找來了兩台純電動車市場熱度較高的車型,它們分别是特斯拉Model 3、寶馬i3,前者屬于新勢力的代表車型,後者也是豪華勁旅的代表作,今天這場對比,既是兩台車的對比,也是兩個陣營的競争,咱們就以這兩台車為例,來探讨一下上述話題。
(特斯拉Model 3)
(寶馬i3)
簡單回顧一下兩台車的基礎資訊,特斯拉Model 3定位為中型轎車,全系指導價區間為22.99-32.99萬;寶馬i3也定位為中型轎車,全系指導價區間為35.39-41.39萬。從基礎資訊來看,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的價格有差異,但二者的定位重疊,并且由于兩台車的整體價格差異不算太大,二者自然也會存在一些競争。
今天的對比環節,我們也分别選取特斯拉Model 3 2022款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寶馬i3 2023款 eDrive40L曜夜套裝(下文分别簡稱:特斯拉Model 3、寶馬i3)進行對比,前者屬于車系的頂配車型,後者屬于次頂配車型,雖然二者的價格有差異,但到了這個級别,相信大部分消費者也能接受二者的差價,咱們也以這兩款車型為例,展開對比。
(特斯拉Model 3)
(特斯拉Model 3)
外觀、内飾都屬于見仁見智的部分,但由于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分屬不同的陣營,二者對設計的了解也有較大差異,咱們也簡單聊一聊兩台車的風格。特斯拉Model 3的車身設計比較簡潔,以如今的審美來看,特斯拉Model 3依舊不顯過時。車頭部分,特斯拉Model 3通過線條勾勒出了“大嘴式”造型,配合機蓋線條,提升了肌肉感;車身側面,特斯拉Model 3的線條稍顯緊湊,但無框車門還是顯得蠻個性;車尾部分,特斯拉Model 3還采用了溜背式設計,視覺效果也較為時尚;
(寶馬i3)
(寶馬i3)
寶馬i3的整體設計比較傳統,但整體比例也很協調,且具有較高的辨識度。車頭部分,寶馬i3采用了家族新一代的設計手法,“雙腎”格栅、3D立體式大燈組都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并且其前包圍的設計見棱見角,視覺效果比較運動;車身側面,寶馬i3的線條較為修長,且其采用了雙腰線的設計,能提升車側的立體感;車尾部分,寶馬i3的線條比較豐富,也提升了立體感,尾燈内部“L”樣式的燈帶也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就外觀而言,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各有各的風格,但寶馬i3可能更符合大衆審美。
(特斯拉Model 3)
内飾環節,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的設計更反映出了新勢力和豪華勁旅設計理念的不同,咱們也來簡單聊一聊。特斯拉Model 3的内飾布局很規整,取消了儀表盤之後,其内部也顯得更簡潔。同時,特斯拉Model 3采用了懸浮式中控屏的設計,以如今的審美來看,其科技感中規中矩。細節處,特斯拉Model 3采用了“懷擋”設計,為前排留出了較多儲物空間。另外,特斯拉Model 3采用了雙拼色的内飾布局,且其采用了皮質、翻毛皮材料,整體用料比較紮實;
(寶馬i3)
寶馬i3的内飾也采用了家族新一代的設計思路,其中控台的造型比較飽滿,且其采用了時下流行的懸浮式“雙聯屏”布局,能直接提升内部的科技感。同時,寶馬i3内部保留了大量實體按鍵,能提升盲操作的便捷性,這一點比較符合我個人的使用習慣,撥杆樣式的電子擋把則提升了内部的精緻感。用料方面,寶馬i3也采用了雙拼色的布局,且其用料更豐富,整體也呈現出較強的豪華感。另外,寶馬i3的方向盤也采用了“M”運動方向盤,其握感基本無可挑剔,這也屬于該車的優勢。就内飾而言,特斯拉Model 3的設計會比較新穎,寶馬i3雖然比較傳統,但整體檔次感較強。
空間方面,日常代步、周末出遊是純電動車會面臨的場景,大家自然也會對其乘坐空間、後備廂實用性提出一些要求,咱們也來看看特斯拉Mode 3和寶馬i3的表現。從尺寸來看,特斯拉Model 3的寬度稍有優勢,而寶馬i3的其餘車型均有優勢。反映到實際空間上,以174cm的體驗者為例,分别落座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前排,前者的頭部空間餘量為一拳,後者也同為一拳。分别進入兩台車後排,此時特斯拉Model 3的頭部空間為四指,腿部空間為一拳三指,寶馬i3頭部空間為一拳,腿部空間接近三拳。整體來看,寶馬i3的乘坐空間确實有明顯優勢。
(特斯拉Model 3)
(寶馬i3)
座椅功能方面,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的前排座椅都支援電動調節,且二者的調節方式都比較豐富,值得表揚。但特斯拉Model 3帶有座椅加熱功能,寶馬i3需要選裝,前者也小有優勢。
(特斯拉Model 3)
(寶馬i3)
後排功能方面,特斯拉Model 3的座椅多出了加熱功能,但其後排僅帶有正常的空調出風口,寶馬i3雖然不支援座椅加熱,但其後排配備了獨立空調,可單獨調節風量和溫度,這一部分二者算是打了個平手。
(特斯拉Model 3)
(寶馬i3)
載物方面,從車身結構來看,特斯拉Model 3多出了前備廂,正常狀态下,特斯拉Model 3的後備廂容積為425L,寶馬i3為410L,但由于特斯拉Model 3多出了前備廂,且其後排座椅支援放倒,其拓展能力也要強一些。整體來看,特斯拉Model 3的載物能力有明顯優勢,而寶馬i3的乘坐空間優勢較大。
配置方面,到了這個價位,想必大家對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的期待也比較高,咱們也來看看二者的表現。主動安全及智能駕駛層面,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都配備了基礎的主動刹車功能,但特斯拉Model 3多出了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寶馬i3也支援選裝,一同可選的功能還包括自動變道輔助、循迹倒車功能。這一環節,特斯拉Model 3還是先下一城;
(特斯拉Model 3)
(寶馬i3)
人機互動層面,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都配備了車聯網系統、OTA更新功能,二者的都支援語音互動、手機APP控車等功能,但寶馬i3多出了CarPlay、CarLife手機投屏功能,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尤其是我這種CarPlay“重度患者”;至于正常配置,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都帶有全景天窗、内部氛圍燈、自動雨刷,但特斯拉Model 3多出了方向盤加熱、電尾門等功能。整體來看,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的配置差異不算大,二者的表現也各有優劣。
動力及續航方面,對于純電動車而言,這也是一大考驗,并且對于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這個價位的車型而言,咱們也理應提出更高的要求。先來看大家關心的續航方面,特斯拉Model 3配備了78.4kWh的電池組,整車CLTC續航裡程為675km,表現較為出色;寶馬i3配備了79.05kWh的電池組,整車CLTC續航裡程為592km,也能滿足絕大部分場景下的需求。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小有優勢。
(特斯拉Model 3)
(寶馬i3)
動力層面,特斯拉Model 3配備了前、後雙電機,但其後橋電機參數更強,該車也屬于“後驅特性”的四驅車,寶馬i3僅配備了後置電機,該車也屬于後驅車,從駕駛樂趣的角度而言,寶馬i3要純粹一些。但從動力輸出來看,特斯拉Model 3可實作3.3秒破百,動力很強勁;寶馬i3可實作5.6秒破百,動力也夠用。整體來看,特斯拉Model 3的動力、續航表現都很出色,而寶馬i3也夠用。另外,特斯拉Model 3目前是強制“單踏闆”模式,而寶馬i3實際駕駛時更像油車,這一點大家需要好好斟酌一下。
(特斯拉Model 3)
(寶馬i3)
底盤及駕駛層面,還是那句話,對于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這個價位的車型而言,底盤質感也很重要。硬體方面,特斯拉Model 3采用了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寶馬i3采用了前連杆支柱式-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架,且其配備了後橋空氣懸架及防傾杆,二者的硬體都對得起各自的身價。在實際體驗中,特斯拉Model 3的懸架比較硬,連續變道、快速過彎時,能提供充足的支撐力,但經過減速帶時,車内能感受到明顯的沖擊;寶馬i3的懸架則比較“韌”,日常駕駛時,懸架的濾振能力不錯,快速過彎時,車身側傾也處于可控範圍,并且空氣懸架也帶來了更好的适應性。
(特斯拉Model 3)
(寶馬i3)
總結:或許是由于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出自不同的陣營,在最終的産品呈現上,二者也展現出較大的差異。動力及駕駛層面,特斯拉Model 3其實更像是“大玩具”,其能提供較強的駕駛樂趣,但由于懸架比較硬,且強制“單踏闆”,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特斯拉Model 3算不上好開;寶馬i3的駕駛感受則更偏向油車,對于大衆消費者而言,寶馬i3比較容易上手。另外,配置層面,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3不分伯仲,但寶馬i3的乘坐空間有一些優勢。綜上,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我個人會首推寶馬i3,畢竟該車更符合大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