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已經在做設計,肯定會遇到這種情況:在開設計評審會的時候,開發或者QA總能找到設計方案中遺漏的點。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缺少知識,而是因為有時候要考慮的情況太多,難免會遇到遺漏的情況。而建立一個适合自身産品的互動走查表,會盡可能的減少遺漏的情況。
經過前面幾篇“特殊情況下的APP設計”相關文章的介紹,已經把在APP設計中,和主業務不太相關的特殊情況下的APP設計點介紹的差不多,還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系統地看一遍,希望能對你有用。今天,就用互動走查表的形式,對這個系列的文章進行一個總結。

互動走查表
1. 網絡異常
頁面有緩存資料時
頁面有緩存資料時要考慮兩種情況:
- 網絡環境切換時(從WIFI到蜂窩資料;從蜂窩資料到WIFI),解決方案是“暫停播放并dialog提示”。
- 網絡異常時,解決方案有兩種,一是Toast提示;二是常駐list提示。
頁面無緩存資料時
這種情況下,要有點選頁面重新加載的功能,有些APP是提供重新加載的button,有些是點選空白頁面任意區域都會觸發重新加載,另外,還有很多APP會提供前往設定WIFI的入口。
2. 預設頁面
有頁面架構時
顯示頁面架構+占位符;
無頁面架構時
盡量采用情感化設計,同時可以引導使用者去看推薦内容。
3. 加載重新整理
頁面有緩存資料時
(1)設計加載loading;
(2)考慮加載失敗的情況,加載失敗可分為網絡原因和其他原因。一般會采用Toast提示。
頁面無緩存資料時
(1)設計加載loading;
(2)考慮加載失敗的情況,加載失敗可分為網絡原因和其他原因。一般會進行情感化設計。
下拉重新整理
設計下拉重新整理動畫,每次重新整理可以給予Toast回報,例如豆瓣首頁,每次重新整理都會提示更新了多少條;如果目前内容已經是最新,可以提示使用者已經是最新内容。
分段加載
因為用戶端不可能一次性加載全部内容,得進行分段加載,規定每次加載多少條,像今日頭條APP,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每次會加載60條資料。
分布加載
考慮分布加載,先加載文字,後加載圖檔,如果頁面有架構,會最先出現頁面架構,再顯示文字和圖檔。由于加載圖檔時間稍長,是以在加載圖檔過程中會用一個預設的占位符來填充圖檔位置。
異步加載
為了減少使用者等待時間,可以考慮需不需要采用異步加載。
智能加載
根據産品自身的特性,考慮是否分網絡環境來加載不同内容。例如知乎APP,在設定中可以選擇蜂窩環境下隻加載文字不加載圖檔,幫助使用者節約流量。
4. 其他情況
- 是否支援遊客模式
- APP啟動頁面的設計
- token失效時
- 伺服器異常時
不同産品根據自身的特點,需要走查的點是不一樣的,例如:涉及多媒體播放和下載下傳的産品,才需要考慮網絡環境切換時的情況;必須強制登入的産品就不需要考慮遊客模式的設計,等等。
《清單革命》這本書将人類所犯的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知之錯;另一類是無能之錯。無知之錯是因為缺少相關的知識所犯的錯誤,而無能之錯并非因為沒有掌握正确的知識,而是因為沒有正确的使用這些知識。而互動走查表(清單)的建立,會減少我們犯無能之錯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