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次
前幾天看小紅書上聊小升初,說娃在班級前五,前三,第一之類的,還有說在年級第幾的,不由得納悶,不是早就不讓排名次了?
豈止不讓排名,如今連期末考多少分也不告訴,都是優良達标的叫法。是以真的很難說清楚,自己家娃,在班級裡到底是個什麼位置,年級就更不用提了。

更何況,國小就這點玩意,有啥區分度嗎?學得容易,考得簡單,判得放水,你說七八十那肯定是差點兒,但98跟100,非得犟展現了什麼子醜寅卯,意義不大吧。
各種文章咋咋呼呼一年級一個“分水嶺”,科科“分水嶺”,gai哪兒呢分水嶺,你看我像不像分水嶺?
國小這點東西,這點考試,無論哪個年級,也都遠遠談不上什麼分水嶺。成績比較好比較穩定的,不必沾沾自喜,覺得将來妥妥學霸;成績飄忽不定總是考不到滿分的,也别輕下定論娃哪裡差點意思。
即使是七八十分,孩子是不是将來就上中專了,我看也未必,仍然有追上甚至逆襲的空間,乾坤未定,一切言之尚早。
原因很簡單——國小成績确實是有欺騙性的。
“雙減”大環境下,其實課上認真聽講,課下好好做作業,也不需要怎麼特殊複習,國小課内的數學、英語很容易就可以考高分。
這能不能說明數學思維很好?能不能說明英語應試能力很強?我覺得不能,但可以說明孩子态度很認真,學習習慣尚可。當然,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質。
寫這篇文章不是diss國小優等生的家長,隻是提個醒兒,因為國小課内成績确實有欺騙性,有幾個事兒不重視,上了國中容易吃虧。
1.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态度。
能夠在國小階段,考得很好很穩定的孩子,首先習慣和态度肯定不錯,而這一點,在中學,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不管會不會,都能認真聽老師講課,認真跟着複習,這是好态度。
留了作業就做,做就抓緊做,做完了再休息再玩,這是好習慣。
學是為了自己學,對自己負責,别學個習委委屈屈,還得提條件要東西的,這是好态度。
錯的及時搞清楚,不會問老師,深入思考琢磨,自己再找類似題目做,這是好習慣。
諸如此類,有這麼幾個基本項,堅持要求,形成習慣,孩子成績的下限起碼就保住了。
2.思維要起來,忌諱背誦式學習。
當然了,上中學後,小四科、國文、政治,都是跟背誦強相關的,是以說國中淘汰懶的呢,隻要你肯下功夫背,總歸成績不會太難看。
但總還有數學實體啊,再說現在這個趨勢,死記硬背不是潮流,就算是文科,也需要深度思考能力,和廣泛聯系材料的能力。簡單說,就是需要動腦子。
上了高中,還純靠背的,那可就不樂觀了。
雖說人的智商天生,天賦各異,從小那些所謂的什麼“全腦開發”咱也不知道靠不靠譜,但總歸還是有事情可做的。
最簡單的操作,從低年級開始,每天給娃搞點兒數學題想一想,搞點人文話題讨論讨論。
沒時間,就一道題也行,不用太難,孩子思考過,能給大人講明白,思維就得到了鍛煉,倒也不用說非得搞得很花哨,堅持最重要。
想方設法,讓孩子腦子動起來,靈活點兒,别死教條,不管是對學習,還是對人生,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3.英語不能滿足于課内。
你要說國小不學奧數吧,其實也還好,因為确實不咋影響國中課内數學的學習。
沒學奧數的,隻要國中能從頭好好跟,是可以把數學學得很好的。學了奧數的,上國中同樣要好好學課内,否則中考死得難看。
但這年頭國小要是不學英語,或者說是隻學課内英語,國中會非常被動。因為雖說都是中國特色應試英語吧,但中學跟國小還是會出現一個比較大的跨越。
而且這些年的課内英語,其實也在時髦起來,課外閱讀量、單詞量、聽力儲備不夠,純按國小課内進度學上來的,考試會很難受。
更要命的是,學語言是有年齡紅利的,小小年紀随便聽聽讀讀就知道的單詞,你中學才開始一點點背,時間成本上耗不起,畢竟還有那麼多科等着學呢。
我有個朋友的娃去年中考,理科天賦非常好,都接近滿分,就是英語吃了血虧。國中三年一直在補英語,但總是杯水車薪的感覺。
是以國小英語就算不報班,也盡量多聽音頻多讀原版,無論如何從小搞搞,後面會輕松很多。
4.多看書,多儲備。
雖然我們家娃現在不看書,但我還是勸各位國小生家長,引導或者支援孩子多看書。
文學類書籍也好,科普類書籍也好,多看點,多儲備知識,儲備文字,對中學生涯會是巨大的助力。
你說天南海北的亂看一通,膚淺地了解些文學、曆史、地理、理化生……是否有啥意義,負責任地說,知識面廣肯定有用,對後面的學習都有加成作用。
除了閱讀,其實途徑還比較多吧,紀錄片啊,新聞啊,社會實踐之類的。時代不一樣了,死學課本,啥啥不知道,當不了學霸。
5、低調前行,切勿張揚。
雖然說那種國小學習态度認真,科科分數接近滿分的娃,上了中學大機率也都還可以,但家長們還是應該秉承一個比較低的心态。
國小100分,可能因為卷子隻有100分的簡單題,如果出150分的難題卷子,你就會知道孩子們之間的差距,大得驚人。
很難知道國小校内并不數一數二的孩子,到了中學會不會忽然蹿上去。有的娃出發晚,起點低,但架不住加速度驚人。
是以國小階段成績不錯的,我個人建議,千萬别老在外面說,什麼我娃班級前三,年級前十的……到後面容易……
學習是一場長跑,過來人每一次回頭,都會發覺來路上的一些尴尬,一些遺憾,一些得失,一些悲歡。
國小階段畢竟隻是熱身,好也好,不理想也好,扭過頭來,還得繼續向前跑。到底多少名不重要,能身心健康地跑下來就是勝利。
實在跑不動了,爹媽扶着歇歇,溜達完全程,愛排第幾排第幾,害能咋滴!?
畢竟最後還得靠娃攙扶着爹媽,溜達回家呢!
圖檔 | 網絡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