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記-《成為米歇爾·奧巴馬》書中的精髓:米歇爾·奧巴馬是怎樣克服種族歧視、沖破階層天花闆,成為美國首位非洲裔第一夫人的。

《成為米歇爾·奧巴馬》書中的精髓:米歇爾·奧巴馬是怎樣克服種族歧視、沖破階層天花闆,成為美國首位非洲裔第一夫人的。

在人們的印象中,美國第一夫人向來是端莊、優雅的代名詞,是默默站在總統背後的女人。但是,有位第一夫人與衆不同,她自信、果敢,個性堅毅又不失女性魅力,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她就是首位入主白宮的非洲裔第一夫人米歇爾·羅賓遜·奧巴馬。

今天分享的《成為米歇爾·奧巴馬》這本書就由米歇爾親筆撰寫,講述了她是怎樣從芝加哥普通黑人家庭的女兒,奮鬥成為普林斯頓高材生,和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組建幸福家庭,最後成為美國第一夫人的。書中,米歇爾坦誠而又大膽地講述了她的人生故事,也回顧了自己因為黑人身份遭遇的歧視和為争取權利做出的努力。

還在預售的時候,這本書就已經登上了美國亞馬遜全榜第一名的寶座,上市一個月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重新整理了2018年整個英文世界的圖書銷售紀錄。

好,接下來我們來說這本書的核心内容吧。我将分三部分給大家講解:第一部分是打破階級天花闆;第二部分是遇到真命天子;第三部分是成為第一夫人。

第一部分:打破階級天花闆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部分,打破階級天花闆。

1964 年,米歇爾出生在芝加哥南城,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她的爸爸是藍領勞工,媽媽是家庭主婦。一家四口住在一個一室一廳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成長于這樣一個清貧的黑人家庭,米歇爾的童年生活并不輕松。

在米歇爾成長的時代,黑人經常遭受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她的哥哥有一年夏天買了一輛新自行車,剛騎出去就被一名警察以偷竊罪逮捕,僅僅因為這名警察認為一個黑人男孩不可能通過正當手段得到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幸運的是,米歇爾有一位強悍的母親,她第一時間訓斥了警察,并逼他向被冤枉的孩子道歉。

雖然自己文化不高,米歇爾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早早開始教米歇爾讀書認字,還經常帶米歇爾去圖書館看書。米歇爾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她聰明好學,考上了普林斯頓大學。

那時的高等學府裡白人占絕大多數,米歇爾作為黑人女生是個紮眼的少數派。同宿舍女孩的家長甚至因為米歇爾是黑人,找到學校要求調換宿舍。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獲得他人的肯定,米歇爾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堅定地達成一個個目标。

以優異的成績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米歇爾又去哈佛大學深造,拿到了法學博士學位。

從哈佛畢業之後,米歇爾回到芝加哥,順利進入盛德律師事務所工作。憑借自己的努力,米歇爾終于打破黑人的社會壁壘,像鳳凰一樣一飛沖天,成為一名社會精英。

第二部分:遇到真命天子

米歇爾用她驚人的毅力和努力,實作了常人所不能及的目标。我們現在談談第二部分:遇到真命天子。

1989年的一天,律師事務所安排米歇爾指導一個哈佛法學院來的實習生,沒錯,這個實習生就是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奧巴馬充滿理想又腳踏實地,和米歇爾互相吸引,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然而,他們的婚戀之路并不順暢。關系剛确定下來,奧巴馬就得回哈佛念書,兩人被迫經曆了兩年異地戀。終于生活在一起後,米歇爾希望結婚,奧巴馬卻認為婚姻不過是種形式,結不結無所謂。

沒想到,一天米歇爾和奧巴馬去餐廳吃飯,當飯後甜點端上來,米歇爾赫然發現盤子裡躺着一枚結婚戒指。奧巴馬還是尊重了米歇爾的意願,兩人終于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奧巴馬和米歇爾都希望有孩子,但由于多次懷孕失敗,米歇爾不得不選擇人工授精。在1998年獨立日那天,大女兒Malia出生了。2001年6月,他們又迎來了小女兒Sasha。

但是,這期間奧巴馬的工作越來越忙,養育兩個孩子的重任都落在了米歇爾肩上。因為缺乏溝通,兩個人的關系出現了裂痕,不得不求助心理醫生來保全婚姻。在書中,米歇爾回顧了這段在工作和家庭之間疲于奔命的日子,也坦誠的述說了自己的痛苦和糾結。褪去名人的光環,她也隻是一個努力照顧家人和孩子的職場媽媽。

在米歇爾的支援下,奧巴馬的事業開始騰飛,2002年當選參議員,2004年在民主黨全國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終于,2008年2月,奧巴馬決定參選總統。

丈夫的這一決定,米歇爾一開始是不贊成的,她擔心一旦競選成功,奧巴馬将不再屬于她和兩個孩子,一家人的平靜生活也将被打破。但深思熟慮之後,米歇爾最終決定支援丈夫競選總統,為黑人争取權利,為美國群眾營造更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

競選之路開始還算順利,米歇爾自強不息的奮鬥經曆為她赢得了很多選民的支援。但随着她的名氣增長,針對她的攻擊性輿論開始增多,再加上競選對手的刻意抹黑,米歇爾的公衆形象大受影響。好在米歇爾及時求助了幾個競選方面的專家,重新赢得了選民的愛戴。

2008年11月4日,奧巴馬當選為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非洲裔總統,米歇爾也成為入主白宮的第一位黑人夫人。

第三部分:成為第一夫人

現在,就到了第三部分内容:米歇爾是怎樣成為一位勇于奉獻的第一夫人的。

奧巴馬競選成功之後,米歇爾帶着兩個女兒搬入白宮。她開始面臨全新的挑戰,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第一夫人。

雖然作為第一夫人沒有必須要承擔的工作,但米歇爾不允許自己作一個隻會點頭微笑的花瓶。她從小事入手,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正能量。

2010年,米歇爾發起“動起來”健康計劃,緻力于培養孩子們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積極的生活方式,減少患肥胖症的兒童數量。2015年,米歇爾又發起 “讓女孩學習”計劃,幫助世界上6200萬失學女童接受教育。

同時,在米歇爾的努力下,白宮變得前所未有的包容和開放。她雇傭跨性别者當白宮職員,對公衆開放了白宮的一間餐廳,還在白宮南草坪開辟了一個有機菜園,為白宮、華盛頓食物救濟站和慈善機構提供新鮮水果和蔬菜。

但是,作為白宮女主人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米歇爾也遭遇了歧視和謠言的困擾。

有一次,已經當上第一夫人的米歇爾在一家購物中心被當成店員使喚,顧客先入為主地認為黑皮膚的米歇爾是服務員。米歇爾感慨,盡管她和奧巴馬一直在為黑人權利奮鬥,但在美國徹底化解種族偏見仍需更多努力。

另外,2011年冬天特朗普開始散布奧巴馬不是出生在美國的謠言,質疑他擔任美國總統的合理性。這一言論刺激了極端分子,白宮遭受了槍擊。因為這個毫無根據的惡意中傷,和由此引發的對家人的安全威脅,米歇爾在書中聲稱,她永遠也不會原諒特朗普。

2017年,奧巴馬卸任美國總統,米歇爾也不再是第一夫人。但她一如既往參與公益活動,繼續為她深愛的國家服務。正如米歇爾在傳記中說的,成長是一個征程,永無止境。

講到這裡,本書的内容就已經基本結束了。我們再來從頭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點。

首先,我們聊了出身在黑人勞工家庭的米歇爾如何憑借自己的努力,克服别人的偏見,從頹敗的芝加哥南區,成長為社會精英;其次,我們講了米歇爾和奧巴馬的婚戀過程,她兼顧職業和孩子時的困難,和對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的支援和幫助;最後,我們說到米歇爾怎樣憑借個人魅力和無私付出,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美國第一夫人。

在這本書中,米歇爾對政治着墨不多,卻花了大量篇幅回顧她經曆的困難和歧視,以及不斷成長、不斷突破歧視的過程。讀完米歇爾非凡的曆程,我們也會被她的勇氣激勵,像她一樣,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