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挂八英尺

在舞台底部的笑聲中,上海劇團帶來的《懸八尺》昨日在宕平劇院落下帷幕。
本次精選了上海新舞台藝術展季,彙集了搞笑藝術家闫仁龍、徐海軒、王文麗、餘亞、周一倫、羅文蓮、薛文斌等熟悉的面孔,讓觀衆在記憶中多了一絲回味。
在噱頭中看到角色
在一個普通老公的房間裡,徐海軒演奏了一樓居民寶麗萍一切力反對安裝電梯,而著名的音樂劇《音樂之聲》旋律,用俏皮的語氣唱了一首《加電梯版》的《尤萊米》,得出的結論是"安裝了電梯,阿拉老闆換了三個", 讓人忍不住。
随後,顔仁龍飾演六樓患帕金森病的"上吊老人"周土春顫抖着走到門口懇求她:"請非玫瑰金手讓一下,請非六寸金蓮花退去......"兩句話唱,也讓人聽見眼淚。
六樓居民周來春(中)期待安裝電梯
一樓居民包麗萍(右)有自己的小算盤
- 懸挂八英尺
一部新劇,讓不少觀衆記住老底看過的經典搞笑戲,《全園春色》《路燈下的寶貝》《生活過關》......
那一年,搞笑家吳雙一曾說過:"離開角色的性格,遠離劇情需要的'硬搞笑',不會受到觀衆的歡迎。"
搞笑,應該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養分。
《挂八尺》不僅挖掘出老房加梯子這樣重要的現實題材,所有的噱頭也都遵循了每個角色的劇本人物設定,是以,不停地握手周來春、"妻子嚴"陳雄剛,調解大小事的"胡同總理"華誼,年輕的新上海夫婦,每個在舞台上都是鮮明個性的, 認可度非常高。
傳統中有現代性
這是一場笑着含着淚水,淚水與笑着的滑稽戲。
老房間加電梯讓大家看到了人類小樓的狀态,也嘗試在生機利益的修養前,人性的善良和醜陋,誠實和欺騙,無私和自私......
《懸八尺》嚴格遵循戲劇規律,以嚴肅的态度創作,用幹淨幹爽的噱頭赢得觀衆的一緻好評。
傳統的三次搞笑戲,吃吐吐的特點比比皆是,這是顔仁龍等演員從老一輩漫畫中繼承下來的。
在舞台上,一個圓形轉盤做了一個環繞式樓梯,轉盤中央的大螢幕已經打開和關閉,有時承擔開場動畫的介紹功能,有時承擔場景塑造和空間分割的功能,給傳統的滑稽動作一種現代感。
舞台上的巧妙設計
與深刻的思考産生共鳴
近年來,随着上海政策的完善和支援力度的加強,各級政府和街道項目越來越多樣化,并逐漸解決了許多居民,特别是低層家庭的擔憂。
觀衆龔女士自己的社群也開始加梯子,深切感受到這項工作不容易推進:"在鄰裡之間,如果我們能更真誠,更能為别人考慮心,'挂老人'上下樓梯會更友善。"
演出結束後,觀衆齊聚一堂,讨論
該劇也吸引了不少從事相關工作的人,真實、現場、接地氣的情節和台詞,引發了他們強烈的共鳴。
市房委市更新司司長何國平表示,看完後,做好這項工作的人都知道,雖然老房子梯子技術難度大,但小區協商是第一難的事情。
這場鬧劇聚焦于鄰裡談判的關鍵問題。
在劇中,華誼幫助把洋蔥油蛋糕攤位A II找了個泊位,解決了他的生計問題,打消了他對加電梯的擔憂。
A ii(左)最初反對安裝電梯
其實,居委會幹部最了解社群情況、居民的要求,他們就像"老太太叔叔"一樣難以克服,把障礙卸到梯子上。
何國平說:"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小區都像是戲的結尾,安裝了電梯,鄰裡關系也更加融洽。"
著名主持人曹可凡昨日也走進影院,笑着,劇中也看到了自己的情緒——
"《懸空八英尺》是一部高水準的喜劇,讓你笑,眼淚會從你的眼睛裡滲出來。幾位喜劇演員巧妙地運用了傳統手法,但不僅僅是硬套,而是從生活中,努力做到"老瓶裝"的"新酒"。這部劇經過打磨,可能成為下一部《72個房客》,也是新時代鬧劇的标杆。"
他們說——
王麗萍,著名編劇、作家
她感歎了第二支筆,《懸八隻腳》:"劇本真好,人物站起來,豐滿圓滿,完整。現場的笑聲是如此的歡快和動人。"
陳思和,複旦大學教授
"這部劇太精彩了,反映了當下的民生問題,具有現實意義;包袱貫穿整部劇,從頭到尾都在笑。
文學評論家毛石安
"這部劇做到了'到盡頭的樂趣',保持了比較高的風格,以搞笑的形式教授音樂,真正的好和美麗。
劉文國,原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藝術總監
"這是一部好而美的好作品,展現了我們整個社會的積極精神,展現了'人建城市,人城為民'的重要理念。
新表演藝術工作室
作者:趙偉
編輯:小開放
圖檔:主辦方提供,祖忠仁拍攝,部分取自網際網路
© 新民晚封包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