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每天推薦一部很棒的電影
近年來,"複仇"主題最好的作品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而皮戈今天推薦的是《複仇》電影中最經典的一部——來自"告白之島"。

導演: 中島哲
編劇:中島哲也 / 遲家廟
主演: 松山 / 岡田義彥 / 宮村加奈 / 島井由紀夫 / 橋本愛 / 更多...
類型: 故事 / 驚悚片
生産國:日本
語言:日語播客:8.7小時:106
影片并不複雜,講述的是單身母親為女性複仇的故事,但影片的聰明之處在于,導演會先從視角看待不同的人。
每次出現相似的鏡頭,都是不同人對同一事件的視角有不同的感覺,不同的角度代表不同的真相,看完後不得不佩服導演的方法。
影片的前30分鐘是松子飾演的森喜朗的自白,講述了她5歲的女兒被自己的學生殺害以及她的複仇計劃。
森口年輕時與教育家櫻恭正義相愛,懷孕一夜後,正當兩人準備結婚時,發現這個男人患有艾滋病。
兩個人想了半天,怕寶寶後來在社會上受到歧視,是以決定不結婚,由森口單方面把孩子美顔養大。
雖然森和艾米都沒有感染艾滋病,但不幸的是,有一天,艾米被發現在學校的遊泳池裡意外溺水身亡,警方認定這是意外溺水。
但森喜朗知道,艾米已經被殺,死在了自己的學生手裡。
她在課堂上指出了這一切,聽說班上的學生很安靜,他們互相看了看,簡直不敢相信老師在說什麼。
森口先生接着說,兇手分别是A和B,A是天才,但天性冷漠,非常缺乏愛心,他希望殺人能引起注意,尤其是母親的注意。
而少年B的成績不好,性格低落,有一次,他在遊戲廳被欺負,被帶到派出所,驚慌失措,B向森口老師求助,希望能幫助自己。
森口因為個人原因,沒有親自去,而是請男同僚來接他,但B誤會了,是以恨在心裡,想等報複。
就在A找到他執行謀殺計劃時,B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原本計劃實施的過程,孩子隻是電暈,但B為了證明自己不傻,孩子出生就把驚呆了的孩子扔進了池子裡,導緻溺水身亡。
由于《未成年人保護法》,A和B本身無法受到懲罰,是以森決定用自己的方法為艾米報仇。
在學生們喝的牛奶中,她給A和B加了艾滋病血液。
聽到B被吓壞了,A捂着嘴厭惡地跑出了教室。
鐘聲響起後,森喜朗的供詞結束了。
然後影片被螢幕北苑美儀的告白所取代。
新學期開始時B沒有來上課,新老師充滿了生機和愛心,他請班長和他家訪說服B回校。
作為旁觀者,貝悅其實知道學生在A和B霸淩事件上,她想勸說老師放棄鼓勵B回學校,也不想參與同學們一起霸淩A,是以班上決定做叛徒,她和A一起催促親吻拍照。
這時,北月突然明白了少年A心中的真實想法,兩個孤獨的人越來越親近,也暗中聯系了起來。
然後是少年A的忏悔。
因為被母親抛棄的陰影一直揮之不去,即使成績優異也得不到母親的關心和愛戴,隻想向母親證明自己。
在家門外,雖然他的發明中獎了,但沒人問,但一次小小的殺戮卻成了頭條新聞,邪之花從此滋生。
少年B的忏悔同樣令人反感。
他生活着富足的生活,吃飽無憂,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平淡無奇,心裡卻還是沉溺于博弈,沒有朋友,但偏母卻溺愛着這個孩子,是以他一步步步地變成了無能的人。
當小A提出邀請他一起完成計劃時,他受寵若驚,為了證明自己的高智商,他提出要殺死老師的女兒,但是在對小女孩電擊後,少年A直接告訴小B他是一個廢木頭。
少年B聽到這句話後受到了緻命的打擊,是以當小女孩因震驚而暈倒時,少年B直接将小女孩扔進了遊泳池,并向A證明他可以殺人,但他不能。
但是當他知道自己喝的牛奶裡充滿了艾滋病毒的血液時,整個事情發生了變化,他沒有洗澡,他沒有洗頭,他變得神經質,他覺得周圍都很髒,是以他總是刷廁所。
B的母親拒絕面對孩子被殺的事實,也繼續為孩子的罪行尋找借口,但最終因為他們無法忍受兒子整天摔倒而發瘋,想和B一起自殺,但不幸的是被B反殺了。
然後鏡頭拉回到少年A最後的供詞。
少年A有一個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他的母親小時候抛棄了他再婚并懷孕了。
他努力讓母親注意到他的才華,但實際上他仍然如此微不足道,以至于一切都顯得那麼無聊。
而艾米發現A有一個嚴重的婆婆陰謀,被A無情地殺害和肢解。
少年A對别人的生活漠不關心,他隻想讓母親注意到自己。
有一天,他得知母親正在度蜜月,嫁給了别人,于是直接拿走了他發明的炸彈,目的是在畢業典禮上與全校一起完成,但按下開關後并沒有爆炸。
就在這時,森口女士出現了,她親自告訴他,A炸彈被帶到了他母親的實驗室,當他按下開關的那一刻,他的炸彈炸毀了他母親和她的實驗室。
她讓A殺死她最喜歡的人,經曆失去的痛苦,乞求死亡。
她讓B最終崩潰,沒有意識到活着的意義,生存不了。
原來,這是森口的複仇,讓一個人一生最珍惜的東西去失去,是對這個人精神最緻命的報複。
故事結束了,但留給觀衆的感覺卻令人窒息。
雖然整部電影沒有任何暴力場面,很多破碎的肥皂泡,飛濺的水滴,甚至連火的爆炸都極為美麗,但與容易失去的生命相比,或者形成了另一種暴力美學,看完之後會有一種發自内心的内省。
其實,整部電影看似邪惡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不幸結果。
A從小就被母親抛棄,被迫和普通父親在一起。
B的父親總是在出差,他的母親太溺愛,他沒有朋友,總是被周圍的人看不起。
全班同學也在欺負人,是以導緻了這樣的悲劇。
導演不僅想指責在校園裡犯下暴力行為的未成年人因為受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庇護而不悔改,還想表達母愛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
影片結尾的爆炸無疑是整部電影的高潮,那一陣碎片的火花像雨滴一樣落下,對于森口來說卻是一場重生的煙花,卻是一首絕望的歌。
在這個以死亡為中心的漩渦中,沒有絕對的善惡,但處處都是背叛和傷害,尤其是母愛這樣的感情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更沉重,更少心碎。
一位母親的慈悲和冷血不僅在A和B母親的身體裡清晰地展現出來,而且通過森口老師完美地傳遞了這個角色。
而這種"惡情自白",原罪造成的缺乏感情和心理上的黑暗,到底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是看完電影後我們應該深入思考的。
溫/皮皮 電影剪輯:胖子
© 原創文章 版權:皮皮影業
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複制
(圈卡已在此處添加,請與今天的标題客戶核實)
推薦Pippi Films的其他亮點:
精神被"斬",比屍體死更可怕!這件作品比《肖申克的救贖》更火熱
我想告訴你:銀幕上跳舞的芭蕾舞女郎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每天關注皮皮電影頭條新聞,獲得精彩的電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