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睿資料亮相全球資訊系統穩定性峰會

近日,首屆“全球資訊系統穩定性峰會”在京舉辦。此次大會由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和中國通信标準化協會指導,中國通信标準化協會大資料技術标準推進委員會和分布式穩定性實驗室聯合主辦。

博睿資料亮相全球資訊系統穩定性峰會

當天,中國信通院也對《資訊系統穩定性保障能力建設指南》作了解讀。博睿資料作為《資訊系統穩定性保障能力建設指南》的主要編撰者之一也出席了峰會。

作為《建設指南》的主要編撰者之一,博睿資料為本次《建設指南》提供了标準制定、工具制定、能力要求制定等監控、告警、巡檢以及撥測領域的内容支撐,同時參與了信通院分布式系統穩定性實驗室組織的行程卡穩定性保障工作,幫助中國信通院總結穩定性保障相關實踐經驗、方法論的研究成果。

博睿資料進階金融總監劉颢表示:“在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的背景下,時代呼籲新的系統穩定性保障體系,2021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中對我國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穩定性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技術方面,AIOps、混沌工程、全鍊路壓測等新技術的出現也為穩定性保障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博睿資料非常榮幸參與由信通院主導的《資訊系統穩定性保障能力建設指南》編寫工作,助力資訊系統穩定性的保障工作,助力數字化轉型‘又快又穩’。”

同時,博睿資料也獲得了分布式系統穩定性實驗室成員機關證書。

博睿資料作為智能運維的領軍者,自成立之初就緻力于利用資料賦能IT運維,實作全業務鍊性能一體化管理,幫助企業數字化業務高效健康發展,有效應對企業采用大規模複雜分布式系統時傳統運維手段不足等問題,顯著提高IT系統穩定性,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峰會現場,博睿資料北區技術總監張俊峰發表了題為《服務可達,體驗為先—使用者體驗建設監控分享》的主題演講,就博睿資料建構從代碼到使用者的性能管理體系方面的建設經驗進行分享。

目前,伴随着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正在加速到來。與此同時,數字化應用的爆發性增長,使用者對應用體驗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興技術對市場的推動正在深刻改變着各行各業與數字經濟的互動方式。同時,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一環。

張俊峰指出,“使用者體驗作為業務穩定性的關鍵一環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統計機構 Statista的資料顯示,全球在客戶體驗管理中的相關技術投入逐年上升,企業的相關花費将會由2020年的4710 億美元,攀升到2022年6410億美元。

此外,在另一項資料調查中,這一趨勢則更為明顯:假設頁面打開時間慢1秒,那麼就将導緻使用者量下降16%,通路量下降11%,整體轉化率降低7%,頁面超過3秒無響應,那麼就有57%的使用者放棄浏覽。

從以上兩組資料不難看出,使用者體驗是評判業務穩定性的重要名額。

2021年,博睿資料創新性的提出了資料鍊DNA概念,将DEM監控資料、NPM網絡流量資料以及APM應用性能資料進行整合與分析,通過前後貫穿的TraceID,打通從用戶端到主幹網,到IDC網絡,再到應用伺服器之間的整個鍊路,建構從應用拓撲到網絡拓撲的完美融合,打造完善的監控體系,確定服務可達和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博睿資料亮相全球資訊系統穩定性峰會

博睿資料數字型驗管理(DEM),包含STM和RUM兩種監控形态,涵蓋了如PC、手機、WEB/WAP、APP、小程式等一系列應用。

博睿資料亮相全球資訊系統穩定性峰會

STM是無侵入的監測方式,或者說是模拟監測的模式。它主要依賴博睿資料的手機/PC終端監測網絡而建構的模拟監測能力,也稱撥測。它是非嵌碼形式,主動式模拟使用者請求,以任務配置的方式,随時随地進行相關應用的測試。同時通過監測,掌握了解業務的可用性,了解企業在整個行業當中的地位,與競品之間的差異等。

RUM是通過SDK/Js代碼注入的方式,擷取使用者的真實體驗資料,掌握客戶在WEB/WAP頁面、手機APP以及小程式等業務通路過程中的真實性能體驗。博睿RUM産品通過使用者會話功能,從使用者使用業務的體驗旅程出發,全面分析各類性能名額對使用者使用業務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