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惕!這些針對孩子的“賭博陷阱”,一旦掉入,停不下來……

現在有不少針對孩子的

花裡胡哨的營銷套路它們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是浪費錢而已更是在無形中給孩子心裡種下“賭博”的種子

各類盲盒:不斷推高孩子的欲望

現在的孩子對盲盒有多上瘾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受其害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手辦有些看起來還溢膠變成盲盒對孩子就有緻命的吸引力而且價格一般不菲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

警惕!這些針對孩子的“賭博陷阱”,一旦掉入,停不下來……

普通的文具變成盲盒後價格翻了3~5倍一樣的文具變成盲盒就能讓孩子一次次購買

新聞曾報道過湖南一個未成年人為了湊齊一套“柯南”的中性筆偷偷背着父母用壓歲錢購買盲盒一個月就花了1000多元

還有一個浙江的國小生為了抽取到某個隐藏款居然連續購買了20套含有24支筆的套裝總價2000餘元幾乎成瘾導緻精神恍惚學習一落千丈

警惕!這些針對孩子的“賭博陷阱”,一旦掉入,停不下來……

看起來無傷大雅的盲盒正在不斷提高孩子的欲望值隻要有了等級的區分也就有了攀比性有了互相攀比的功能繼而産生“賭徒”般的勝負欲“下一個,就能抽到我想要的了”“我一定要率先集齊所有的款式”

此時的風險已并非損失金錢而是行為本身強大的成瘾性

校園抽獎陷阱:赤裸裸的“賭博”

2022年的315晚會上

曝光了讓國小生趨之若鹜的

校園抽獎陷阱

,時長07:08

不少國小周邊的文具店

打着賣文具的名義

開展抽獎活動

許多孩子聚集起來抽“龍珠”

所謂的“龍珠”

不過是廉價的三無産品

甚至還散發着刺激性氣味

孩子們樂此不疲地

玩着抽獎遊戲

不到2分鐘就花了十幾元

即使沒抽到心儀的獎品

孩子們也紛紛表示要繼續抽

“我就不信了還能抽到個寂寞”

除了龍珠

彈力球、紅外線筆、陀螺等

孩子們喜歡的玩具

都成為了抽獎的獎品

警惕!這些針對孩子的“賭博陷阱”,一旦掉入,停不下來……

另一些抽獎遊戲則直接采取

更刺激的現金抽獎方式

抽獎闆上貼着

5元、10元的紙币

“最高200元”“100%中獎”等字樣

不斷刺激孩子抽獎

警惕!這些針對孩子的“賭博陷阱”,一旦掉入,停不下來……

還有的店主甚至想到了

更刺激的砸金蛋

聲稱“花一進制砸一次”

“砸開就有現金”

但一整盤賣66元的“金蛋”

隻有7個蛋設定了現金

總金額15元

還有商家更新出

套路更深的玩法——集郵

一進制抽一次

打開抽獎袋

裡面有幾種圖案的貼紙和

有機率出現的現金

若集齊特定一組圖案

就有10~200元不等的現金獎勵

等于有雙倍的中獎幾率

在孩子們看來這樣中獎幾率很高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掏錢還用稚嫩地聲音高喊"賭一波,單車變摩托"

相比成年人

兒童更缺少理性思考

以及對輸赢機率的判斷能力

這些針對兒童的遊戲

設計得如此粗糙

但孩子們仍會天真地認為

幸運總有一天會到來

“我相信自己能中”

“我覺得有可能就可以”

“憑什麼一直是我抽到謝謝惠顧”

可能有些人覺得這是危言聳聽

買買盲盒、抽抽獎怎麼就跟賭博扯上了?

因為不管是盲盒還是玩具抽獎

都利用了“賭博”機制那種不确定性帶來的刺激感和期待感能緩解壓力讓孩子從學習環境中釋放出來并形成“刺激→愉悅→愉悅強化→成瘾”這樣的上瘾模式

孩子本身自制能力較弱一旦因好奇心、刺激心的驅使陷入“好賭”的泥坑就極容易成瘾對學習生活産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中招”?

面對潛藏在孩子身邊的“賭博陷阱”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參與是否“中招”呢

01

關注“錢”

仔細留意孩子最近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如果孩子總是

以各種借口變着花樣地來向你要錢

那就得多留個心眼

02

關注“學習成績”

如果孩子成績一向穩定

但突然在某個時期發生劇烈變化

那一定要多與老師、孩子溝通

深挖背後的原因

03

關注“交友情況”

多從側面了解孩子的交友情況

可以适當地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中做客

觀察雙方的相處模式

04

關注“情緒變化”

如果放學回家後

發現孩子臉色不對勁

有時特别開心,有時特别低落

詢問時孩子支支吾吾的

一定要多加重視

05

關注“消費”

很多“賭博陷阱”都是從

誘導孩子消費入手

老師和家長要向孩子主動揭示

例如文具盲盒等陷阱的

營銷特點和規律

将相應風險講明白

引導孩子樹立正确的消費觀

摒棄投機心理

防止盲目跟風、攀比消費

如何幫助孩子遠離“賭博陷阱”?

樹立正确榜樣

“欲教子先正其身”

家長要以身作則,自覺抵制賭博不參賭、不聚賭幫助孩子樹立正确的金錢觀

加強家庭教育

開設家庭小課堂重點介紹那些具有隐蔽性、新穎性的引誘賭博手段撕破它們的僞裝提高孩子的警惕性

注意教育方法

讓孩子遠離賭博性質的娛樂項目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生硬的說教、嚴厲的呵斥往往會适得其反這時可以借用外力邀請孩子觀看宣傳賭博危害的短視訊、電影等再耐心地進行講解

豐富孩子生活

有的孩子迷上賭博

是因為生活無聊

為了滿足“獵奇”和“探求”心理

沒能抵禦誘惑而誤入歧途

父母們應該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

多帶孩子參加一些親子活動

比如旅遊、野炊、聽音樂會等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

讓孩子的課餘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當孩子擁有了更多的興趣

自然遠離“賭博陷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