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民健身時代 謹防運動創傷

作者:光明網

張家璇,本報記者

慢跑、瑜伽、遊泳、騎自行車...各種健身運動,逐漸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在于運動,這需要科學。随着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不久前,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提到,人民群衆通過健身促進健康的熱情正在增強,定期體育鍛煉的比例達到37.2%。

這些運動真的适合每個人嗎?西安紅會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鄭江警告說,體能不當會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

在暑假期間,參加戶外運動的青少年人數顯着增加。在西安各家醫院,記者注意到,因劇烈碰撞或運動方法不當而造成運動損傷的患者人數顯著增加。特别是第十四屆運動會即将來臨,全民健身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人民群衆的心中,體育群衆的健康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愛運動并主動參加,但因受傷而造成的不當運動方法也随之而來。

"馬拉松比賽後每隔兩周,我們診所的患者人數就會急劇增加,其中大多數人因為賽後腿部疼痛而無法忍受。鄭江告訴記者,"大多數患者通常運動時隻跑兩三公裡,在跑馬拉松時,因為距離太長,運動,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首先,不是每個人都适合運動,沒有一項運動适合所有人。其次,任何運動都應遵循人體生理運動的規律,注意循序漸進,措施,安全運動應始終放在首位。不規則的盲目運動,不僅起不到身體健康的作用,反而會帶來運動的傷害,這與我們運動的初衷不符。"

"健康中國倡議(2019-2030)"提到,科學的身體活動可以預防疾病,愉悅身心,促進健康。運動前,了解您的病史和家族史,評估您的身體狀況,在家庭醫生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鼓勵鍛煉計劃,選擇正确的運動方式,強度和運動量,并降低運動風險。"有的老年人患有關節炎,自己的關節有問題,上下樓梯不友善,周末又有人爬山,結果關節疼痛症狀加重,來看醫生。這些情況很常見,建議大家不要順應運動的潮流,應該尋找适合自己運動的。"鄭江說。

随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上班族利用兩天的假期專注于健身,彌補了平日運動的不足。但是他們大多在一周内坐在辦公室裡,基本上沒有運動,身體其實已經适應了這種狀态,周末突然拿出很多時間專心鍛煉,打破了身心平衡已經形成,很容易對身體組織造成傷害,比如軟組織損傷, 肌肉拉傷等。鄭江指出,周末很豐富,但不适合突然安排運動和健身項目。這種運動不僅對健康無益,而且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在咨詢過程中,鄭江注意到,患者因日常運動而受傷的情況很常見。熱愛健身的年輕人,問題區域一般是腳踝、肩圍和下背部肌肉拉傷;

我打球時膝蓋受傷,走路時摔斷了腳......這些似乎都是很常見的小病,其實最好的選擇是去正規醫院進行專業治療。不久前,17歲的高中生肖立在學校打籃球時不小心扭傷了膝蓋,兩天後疼痛減輕,沒有去醫院。當他再次打籃球時,他又遭受了一次膝蓋受傷,明顯的腫脹和日常行走的限制,然後他去醫院接受治療。"平時運動受傷後,應立即停止運動,采取冰敷等方式處理緊急情況。像這樣已經有運動損傷,但很多患者就醫不及時,我們還是建議去醫院治療。例如,軟組織的急性損傷,如果急性恢複不好,隻要活動增加較晚,就很容易重複。此外,一些運動損傷在短期内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如果不及時就醫,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甚至不可逆轉的傷害。"鄭江說。

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更健康,有必要防範運動風險和運動損傷。所有年齡和各種健康狀況的人應根據各自的健身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制定合适的鍛煉計劃。"我們選擇适合自己的好運動後,還需要正确選擇運動場地和裝置,在運動充分熱身之前,運動應按要求進行,盡量達到運動規範,運動後要組織運動,患病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展體育活動。"鄭江說。

來源:陝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