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使用者資料
含義(我是誰)
- 姓名、性别、年齡等基本情況
使用者資料名額
- 新增使用者
- 含義
- 新增加的使用者數
- 作用
- 通過新增人數能判斷其方式的效果
- 活躍使用者
- 活躍率
- 公式
- 活躍使用者數/總使用者數
- 日活躍率
- 一天之内活躍的使用者數/總使用者數
- 周活躍率
- 一周之内至少活躍一次的使用者總數/總使用者數
- 月活躍率
- 一個月之内至少活躍一次的使用者總數
- 作用
- 活躍率代表的是使用者在一段時間登入的人數,活躍率低說明産品存在很大的問題
- 不活躍使用者
- 留存使用者
- 含義
- 新增的使用者一段時間之後沒有流失留存下來的
- 意義
- 留存可以評估産品功能對使用者的粘性,也就是客戶是否喜歡
- 次日留存率
- 第一天新增的使用者中,在第二天使用過産品的使用者數/第一天新增總使用者數
- 第3日留存率
- 第一天新增的使用者中,在第三天使用過産品的使用者數/第一天新增總使用者數
- 第7日留存率
- 第一天新增的使用者中,在第二天使用過産品的使用者數/第七天新增總使用者數
- 第30日留存率
- 第一天新增的使用者中,在第30天使用過産品的使用者數/第一天新增總使用者數
- 流失使用者
行為資料
含義(我做了什麼)
- 浏覽過哪些産品、購買了哪些産品等
行為資料名額
- PV(通路次數:page view)
- 一定時間内某個頁面的浏覽次數,使用者每打開一個網頁可以看做一個PV
- UV(通路人數:Unique Visitor)
- 一定時間内通路某個頁面的人數(一個人打開多次記為一次)
- 轉發率
- 公式
- 轉發率=轉發某功能的使用者數/看到該功能的使用者數(UV)
- 轉化率
- 與業務場景相關
- 轉化率=購買産品的人數/所有到達店鋪的人數
- 廣告點選率=點選廣告進入推廣網站的人/看到廣告的人數
- K因子
- 作用
- 用來衡量推薦的效果
- 即一個發起推薦的使用者可以帶來多少新使用者
- 公式
- K因子=平均每個使用者向多少人發出邀請*接收到邀請得人轉化為新使用者的轉化率
- 意義
- 當K>1時,新增使用者數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增大
- 當K<1時,新增使用者到某個規模時就會停止通過自傳播增長
産品資料
含義(賣什麼)
- 産品名稱、産品類别、産品評論
産品資料名額
- 用來衡量業務總量的名額
- 成交總額(GMV(流水)
- 銷售額
- 取消訂單金額
- 拒收訂單金額
- 退貨訂單金額
- 成交數量
- 通路時長
- 用來衡量人均情況的名額
- 人均付費(客單價)
- 人均付費=總收入/總使用者數
- 付費使用者人均付費(ARPPU)
- 總收入/付費人數
- 用于統計付費使用者的平均收入
- 人均通路時長
- 人均通路時長=總時長/總使用者數
- 用于統計每個使用者使用産品的平均時長
- 用來衡量付費情況的名額
- 付費率
- 付費率=付費人數/總使用者數
- 反應産品的變現能力和使用者品質
- 複購率
- 含義
- 指一定時間内消費兩次以上的使用者數/付費人數
- 重複購買的頻率,用于反映使用者的付費頻率
- 用來衡量産品相關情況的名額
- 含義
- 從産品的角度去衡量哪些産品好,哪些産品不好;好的産品重點推銷,不好的産品分析原因
- 熱銷産品數
- 好評産品數
- 差評産品數
推廣付費名額
展示位廣告
- 一般出現在網站或者收集APP的頂部、開屏等
- 按展示次數付費(CPM),也就是有多少人看到了該廣告
搜尋廣告
- 例如搜尋引擎的關鍵字搜尋廣告,電商搜尋廣告;廣告主為某一個搜尋關鍵詞出價,使用者看到的搜尋結果是按廣告主出價的高低來排名的
- 按點選次數付費(CPC),也就是有多少人點選了改廣告
資訊流廣告
- 例如微網誌、今日頭條、知乎、朋友圈裡的廣告,這種是根據使用者的興趣愛好來推薦的
- 按點選次數付費(CPC)
- 按投放的實際效果付費(CPA)
- 按APP的下載下傳數付費(CPD)
- 按安裝APP的數量付費,也就是下載下傳後有多少人安裝了APP(CPI)
- 按完成購買的使用者數或者銷售額來付費(CPS)
名額
小結
名額執行個體
- 打開知乎APP在開屏的幾秒展示的廣告叫作按展示次數付費(CPM)
- 你對廣告感興趣,點選了廣告,叫作按點選次數付費(CPC)
- 看到廣告裡的介紹,沒忍住下單購買了商品,叫作按投放的實際效果付費(CPA)
産品執行個體
- 要先清楚目标使用者是誰,目标使用者在哪,明确方向;例如一款為企業服務的軟體,在娛樂網站打廣告就非常不合适
- 推廣一個新的産品時,要選擇安APP下載下傳數付費(CPD);因為新産品沒人知道,用下載下傳數來衡量是比較劃算的,等積累一定品牌影響力了,再按照點選次數(CPC)或按照投放的實際效果付費(CPA)
如何選擇名額
好的資料名額應該是比例
根據業務重點找到北極星名額
- 衡量業務的核心名額
名額體系和報表
名額體系
- 什麼是名額體系
- 從不同次元梳理業務,把名額有系統地組織起來
- 名額體系=名額+體系
- 名額體系有什麼用
- 監控業務情況
- 通過拆解名額尋找目前業務問題
- 評估業務可改進的地方,找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 如何建立名額體系
- 明确部門KPI,找到一級名額(用來評價公司或部門營運情況最核心的名額)
- 了解業務情況,找到二級名額
- 梳理業務流程,找到三級名額
- 通過報表監控名額,不斷更新名額體系
- 建立名額體系注意事項
- 沒有一級名額,抓不住重點
- 名額之間沒有邏輯關系
- 拆解的名額沒有業務意義
- 不與其它部門溝通
報表
- 需求分析
- 建立名額體系
- 設計展現形式
- 編寫需求文檔
- 報表開發

##關于業務知識的SQL面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