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疒異治,異疒同治,這種思維是中醫的進階智慧#養生

作者:老汪說健康

知識科普:原來是中國人發明的。

人工呼吸原來是中國人發明的。它是曆史上第一個發明人工呼吸的人。它發明的麻沸散,開創了世界麻醉的先例,比西方足足早了1,600多年。它創編的五禽戲是集古代養生操之大成,它就是神經華佗。

今天我們講的事情正好與它有關。華佗是東漢時期的名醫,有一次州官倪尋和李延同時都病了,是以他倆一起到華佗這裡來看病。而巧的是他倆的病情十分相似,都是頭很疼,而且全身發。經過華佗一番望聞問切之後,卻給兩個人開了完全不一樣的處方。不光兩個人拿到方子面面相觑,相信螢幕前的你也一定十分困惑對不對?既然是病情十分相似,但為什麼開的處方卻是大相徑庭?當事人表示十分不解,非常質疑華佗的真實水準。當然華佗也看出了他倆的小心思,于是就問到他們倆生廣前都各自幹了什麼?倪尋回憶到自己前一天赴宴回來,就感覺到很不舒服,第二天就生病了,李延也想起來。自己前一天睡覺的時候沒蓋好被子受涼了,是以才生廣的。

同疒異治,異疒同治,這種思維是中醫的進階智慧#養生

那就對了。華佗解釋道:倪尋是因為飲食不對,内部傷食引起,是以應該通,是因為風受涼引起的,是以應該發發汗。雖然病情表面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導緻的原因不一樣,是以法也就不一樣。

同疒異治,異疒同治,這種思維是中醫的進階智慧#養生

他倆聽後覺得非常有道理,回去就按照醫囑喝下了,結果第二天就好了,于是後來也就有了。

這個成語,這裡展現的就是辨證施治的智慧,異廣同治。這在中醫裡邊并不是稀奇的事。因為很多時候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展現出不同的問題,而不一樣的疾病。可能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就拿關節來說,我們常見的症狀就是頭疼、發熱,但是由于引起疾病的原因不一樣,機體反應不一樣,是以我們又分為風是感冒等,是以不能一概而論,而是應該通過觀察采取不一樣的方法,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就是個體化方案和群體化方案的差別。

同疒異治,異疒同治,這種思維是中醫的進階智慧#養生

群體化方案不管你是男是女,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張三還是王五。隻要你是一個問題,我就用統一的方法來最規範統一标準,你找不出來任何毛廣。但個體化方案不一樣,它會根據你的具體反應,你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等等等。

同疒異治,異疒同治,這種思維是中醫的進階智慧#養生

制定一個隻針對你的方案。因為隻要是個體就一定存在着個體差異,這樣才更全面G科學。就連醫學界也公認,個性化方案G先進。但是你要知道這麼先進的方案,咱們1,800年前就有了醫聖張仲景先生《傷寒雜病論》,就記載了個性化方案。是以說中醫是老祖宗,留給咱們的寶,咱們一定要傳承好。記得點贊關注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