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移動電子裝置似乎成了我們生活的主角,智能手機、平闆電腦幾乎從不離身。但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也有缺憾,就是自身的存儲容量實在太少,能随時調取資料的大容量儲存設備就顯得十分必要。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如何在電腦上,使用Serv-U+Cpolar内網穿透,建構一個ftp協定伺服器,友善我們随時讀取調閱檔案資料。
2. 本地FTP搭建
FTP協定作為TCP/IP協定的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向Web伺服器傳輸網頁資料和檔案;同時由于FTP的傳輸效率極高,是以也常被用來傳輸較大的電子資料。通常FTP協定有兩個組成部分,一個是FTP伺服器(用于資料存儲),另一個則是FTP用戶端(通路指定伺服器),今天介紹的Serv-U,就能讓我們很輕松的搭建起一個FTP伺服器。
2.1 Serv-U下載下傳和安裝
Serv-U的功能十分強大,運作穩定且設定簡單,是以很受使用者的歡迎。想要搭建自己的Serv-U伺服器,要先到Serv-U官網(http://www.serv-u.com.cn/)下載下傳Serv-U。
筆者使用的電腦安裝了Windows作業系統,是以選擇Windows版本下載下傳。至于其他作業系統,則可根據需求自行選擇。
下載下傳完成後,将下載下傳的壓縮包解壓,輕按兩下解壓後的.exe檔案,即可進行安裝
進入安裝程式後,隻要一路點選下一步,很快就能安裝完成。在安裝完成首次運作Serv-U時,會顯示“目前已定義的域,要先在定義新域嗎”,直接選擇是。
進入自定義域的設定頁面後,左側的清單就是我們需要設定的内容,如果沒有特殊需求,隻要輸入幾項簡單内容,接着點選下一步即可完成設定。
首先Serv-U會要求我們對自定義域的名稱進行設定,這裡填入我們喜歡的名字即可
第三步Serv-U會要求我們填入domain URL(域名網址),這裡我們根據其範例填入本地位址即可(127.0.0.1);第二行是file sharing repository(共享檔案存儲庫),筆者選擇整個E盤均進行共享。如果需要設定為共享某個檔案夾的,則可以點選欄位右側的“檔案夾”圖示進行選擇
第四步是對Serv-U的輸出端口進行設定。同樣的,如果沒有特殊需求、或系統預設的80端口沒有被占用,則可以不用修改設定。但筆者Windows系統的80端口已經被占用,是以需要将80端口修改,這個例子中改為83。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步中修改的端口号需要記住,以便我們之後進行FTP傳輸網頁的通路測試,Cpolar進行内網穿透時,也會用到這個端口号。
接下來的第五步沒有需要修改的内容,直接下一步即可。
第六步(最後一步)是關于回複密碼的,如果有需要的看官可以自行設定。
完成以上步驟後,我們就完成了Serv-U的共享區域設定,接下來就是添加域使用者步驟。這裡我們隻要跟着軟體提示進行操作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域使用者設定的最後一步,會涉及該使用者通路共享檔案的權限,如果不想該使用者修改共享檔案,則要選擇“隻讀通路”,反之則選擇“完全通路”。
在設定好通路使用者後,即可點選完成,保留通路使用者的設定。
完成以上設定後,我們就可以嘗試在本地電腦上通路Serv-U的共享網頁。
2.2 Serv-U共享網頁測試
由于我們之前設定的Serv-U位址為本地位址(127.0.0.1),是以這裡我們需要在浏覽器中輸入本地電腦的IP位址加端口号,具體格式為http://192.168.X.X:之前設定的端口号。在這個例子中,Serv-U通路位址為(http://192.168.157.1:83)。
隻要輸入的位址無誤且之前的Serv-U軟體設定沒有問題,就會顯示出Serv-U的登入界面,也就說明我們使用Serv-U搭建的FTP伺服器成功上線,能夠接受訪客的通路。但此時Serv-U網頁隻能在區域網路範圍内通路,想要讓這個網頁能在任何地方都通路到,我們還需要使用Cpolar,建立一條内網穿透資料隧道。
2.3 Cpolar下載下傳和安裝
在本地的Serv-U服務端搭建完成後,我們就可以安裝Cpolar内網穿透,為我們的FTP伺服器上線做好準備。與Serv-U一樣,我們可以直接通路Cpolar官網(https://www.cpolar.com/),選擇合适自己電腦作業系統的版本進行下載下傳。
筆者使用的是Windows作業系統,是以選擇Windows版本進行下載下傳。
Cpolar下載下傳完成後,将下載下傳的檔案解壓,輕按兩下解壓後的.msi檔案,即可自動執行安裝程式。接着隻要一路Next就能完成安裝。
由于cpolar會為每個使用者建立獨立的資料隧道,并輔以使用者密碼和token碼保證資料安全,是以我們在使用cpolar之前,需要進行使用者注冊。注冊過程也非常簡單,隻要在cpolar首頁右上角點選使用者注冊,在注冊頁面填入必要資訊,就能完成注冊。
3. 本地FTP釋出
完成本地Serv-U伺服器的部署和Cpolar内網穿透的安裝注冊後,我們就可以着手為Serv-U共享網頁建立一個公共網際網路位址,即内網穿透資料隧道,讓我們能在公共網際網路條件下,也能通路到家裡的FTP伺服器。
由于筆者不想每天都對Serv-U的網頁位址進行設定(cpolar每隔24小時會對免費使用者的資料隧道位址進行重置),是以将cpolar更新到vip級别,以此獲得建立長期穩定資料隧道的特權。
3.1 Cpolar雲端設定
要達到内網穿透的目的,需要先登入cpolar的官網,并在使用者首頁面左側找到預留按鈕,并點選進入cpolar的資料隧道預留頁面。在這裡生成一個公共網際網路位址(也可以看做資料隧道的入口),由于此時這個位址沒有連接配接本地的軟體輸出端口,是以也可以看做是一條空白的資料隧道。
在預留頁面,可以看到很多種可保留的資料隧道,這裡我們選擇保留二級子域名欄位。
在“保留二級子域名”欄位,需要進行幾項資訊的簡單設定,
- 地區:伺服器所在區域,就近選擇即可
- 二級域名:會最終出現在生成的公共網際網路位址中,作為網絡位址的辨別之一
- 描述:可以看做這條資料隧道的描述,能夠與其他隧道區分開即可)
完成這幾項設定後,就可以點選右側的保留按鈕,将這條資料隧道保留下來。
當然,如果這條資料隧道不打算再使用,還可以點選右側的x将其輕松删除,節約寶貴的隧道名額。
3.2 Cpolar本地設定
完成cpolar雲端的設定,并保留了空白資料隧道後,我們回到本地的cpolar用戶端,将雲端生成的空白資料隧道與本地Serv-U網頁端口連接配接起來,正式打通Serv-U的内網穿透資料隧道。與登入Cpolar雲端一樣,我們在本地打開并登入cpolar用戶端(可以在浏覽器中輸入localhost:9200直接通路,也可以在開始菜單中點選cpolar用戶端的快捷方式)
點選用戶端主界面左側隧道管理——建立隧道按鈕,進入本地隧道建立頁面(如果要建立沒24小時重置位址的臨時資料隧道,可直接在此進行設定,不必再cpolar官網設定空白資料隧道)。
在這個頁面,同樣需要進行幾項資訊設定,這些資訊設定包括:
1. 隧道名稱 – 可以看做cpolar本地的隧道資訊注釋,隻要友善我們分辨即可;
2. 協定 – 由于Serv-U輸出的是網頁,是以此處選擇http協定;
3. 本地位址 – 本地位址即為Serv-U網站的輸出端口号,是以這裡填入之前設定的83号端口;
4. 域名類型 – 由于我們已經在cpolar雲端預留了二級子域名的資料隧道,并生成了Serv-U網頁的公共網際網路二級域名,是以該行我們勾選二級子域名(如果預留的是自定義域名,則勾選自定義域名),并在下一行Sub Domain欄中填入預留的二級子域名,該例子中為“servuFTP”。當然,如果建立的是臨時資料隧道,則直接勾選“随機域名”, cpolar用戶端會自行生成網絡位址,而不必在cpolar雲端進行設定;
5. 地區 – 該行與cpolar雲端時的設定一樣,都是對伺服器地區的選擇,我們依照實際使用地填寫即可;
完成cpolar用戶端建立隧道所需資訊的填寫後,就可以點選頁面下方的建立按鈕,正式生成能夠從公共網際網路通路到本地Serv-U網頁的資料隧道。
資料隧道建立完成後,cpolar用戶端會自動跳轉至隧道管理——隧道清單頁面。在這個頁面,我們能看到新建立的Serv-U資料隧道的狀态,同時我們也可以在這裡對這條資料隧道進行操作,如啟動、暫停、删除;如果需要對這條資料隧道的資訊進行修改,也可以在這裡點選“編輯”按鈕,進入資料隧道資訊修改頁面。
4. 公網通路測試
最後,我們點選cpolar用戶端左側狀态——線上隧道清單按鈕,進入線上隧道清單頁面,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Serv-U網頁的公共網際網路位址。
通過這個位址,我們就能其他電腦(或裝置)上,通路到位于本地電腦上Serv-U網頁,調取和通路共享的檔案。
5. 結語
可以看出,使用Cpolar釋出Serv-U網頁的步驟和過程并不複雜,而cpolar作為内網穿透軟體,不僅僅隻能釋出Serv-U網頁,隻要将打算釋出的網頁(或軟體)端口号輸入cpolar中,就能建立出連接配接公共網際網路與本地網頁(軟體)之間的資料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