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電子商務的曆史 --- 中國電子商務的洋務運動

2004年8月19日,這是一個中國網際網路業,尤其是電子商務行業難以忘卻的日子,号稱“中國電子商務第一品牌”的卓越網被國際巨頭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收購。

    塵埃落定之後,扼腕者有之,懷疑者有之,歡喜者有之——扼腕者普遍的想法是卓越被賤賣;懷疑者則認為由于國情的不同亞馬遜注定難以在中國成功,電子商務在中國艱難依舊;歡喜者更是心态各異:創業者套現狂喜,原來的投資者獲利欣喜,一些電子商務網站的老闆比價後竊喜,而大多數周邊的人群表現出的則是恭喜。

    目标曾是“中國亞馬遜”,甚至是“亞洲沃爾瑪”的卓越網,現實卻變成了“亞馬遜中國”。文字順序的變化,折射出卓越完全不同的命運,更映射出中國電子商務網站悲情的宿命。

第一階段——傳教與布道

    “師夷長技以制夷”,是清朝洋務運動的口号和目标,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想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人才加強國防和國力,擺脫受壓迫的命運,但由于政府沒有足夠的重視,響應者太少,洋務運動最終沒有成功。近觀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軌迹,仿佛就是一場在全球化資訊時代背景下進行的洋務運動。

    同西方工業時代中國所進行的洋務運動相比,資訊時代的中國電子商務洋務運動有太多成功的理由 :此洋務運動在開放的中國展開,不但有國外先進的技術、人才,還有彼洋務運動不敢想象的社會輿論的推進,大批具有遠見卓識的社會精英積極參與,以及國外源源不斷的資金。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電子商務,是美元拉扯大的,無論理念,還是資本。

    美國是中國電子商務的基因庫。之是以這麼說,不僅僅是因為網際網路誕生于美國,更因為電子商務完全是舶來品,在中國占有主導地位的主流電子商務企業,業務模式完全從美國借鑒而來。老8848、當當、卓越、E國源于亞馬遜,易趣更是完全克隆了eBay。電子商務網站的信心,除了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之外,更多的來源于自己的母體,B2C們一再強調亞馬遜在美國如何成功,C2C的易趣更是拿eBay高于門戶網站雅虎的市值來為自己鼓氣。

    是以,當“土鼈”王峻濤掌舵老8848、雷軍建立卓越的時候,留給人們更多記憶的,不是老榕這個名字響亮的網民,也不是金山這個民族軟體企業的總裁,而是8848董事長、卓越創始人的頭銜和他們作為亞馬遜在中國傳道者的“身份”;當“海龜”俞渝和邵亦波從美國歸來之後,人們真正注意他們的既不是世界名校的MBA學位,也不是他們帶回來的美金,而是他們帶回來的美國模式。美國的基因,曾給了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無比巨大的光環,給了俞渝、邵亦波等“海龜”們意想不到的贊譽和崇拜,也給了王俊濤、雷軍等“土鼈”們前所未有的敬仰和關注。

    在傳教布道階段,中國電子商務的洋務運動完成了中國電子商務思想的傳播和啟蒙、生命的萌芽和誕生。它給中國帶來了新的思想,新的經營模式,也帶來了新的經濟形式。但是,這個階段中,對赢利過于理想化,生存壓力小,對困難估計的不足,導緻了很多的冒進,燒錢是那個時期司空見慣的事情,浮躁可能是對那個時期最為恰當的描述,它為日後的低谷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也許有一個例外,就是埋頭苦幹的阿裡巴巴。和訊網總裁謝文回想起那段歲月的時候,曾這樣總結道:“因為光花錢,不掙錢,那時候怎麼幹怎麼對。”

第二階段——吸納與消化

    美元是中國電子商務份量最重的母乳。網際網路泡沫形成的時候,雖然人民币也争相鼓吹,力量終究是小之又小,一方面電子商務的創業者自己的人民币少得可憐,一方面國内的商業銀行貸款難以得到,又缺乏高盛、軟銀、IDG這類具有雄厚資金實力的風險投資機構。倍受關注的中國企業,一時間幾乎都享受着美元提供的大多數營養,獨步天下的阿裡巴巴、不可一世的8848……無不如此。境外的美鈔,幾乎是當時中國電子商務唯一的救命稻草。

    2000年到2003年初,在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時,号稱旗艦的8848登陸納斯達克未果,不但失去了登頂電子商務的最好機會,還飽嘗了海拔8848米的狂風暴雪,旗艦成了泰坦尼克号,觸礁沉沒。随後,幾乎所有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受盡了各個層面的懷疑和煎熬,對于中國電子商務來說,那是個空前的嚴冬。在納斯達克下了逐客令之後,美元這根曾經随處可見的稻草幾乎匿迹。情急之下,一些網站在撕心裂肺的悲痛中要麼亂抛媚眼,要麼幹脆就投懷送抱。可亂抛媚眼的比比皆是,卻鮮有找到婆家的,仍舊摸着癟癟的錢袋,含辛茹苦地度日;投懷送抱的行列裡,也隻有易趣得到了母體美國eBay的慷慨資助——2002年3月,eBay出資3000萬美元,得到了易趣33%的股份,之後的易趣,就成了當時網際網路業最大的廣告主,繼續燒錢,風光無限。

    其間也有一個另類,至今精明無可匹敵的馬雲早在1999年10月下旬就違背常理,不可思議地連續從高盛、軟銀等手中一共笑納了2500萬美元,為阿裡巴巴儲備了充足的糧草,在暴風雪中深居簡出,直至赢利。2000年7月,《福布斯》雜志将馬雲作為封面人物,這是50年來中國企業家第一次獲此殊榮,這也是那段歲月中中國電子商務唯一的亮點。當然,這個亮點,是美國人點燃的。

    2003年3月,SARS襲擊了幾乎整個中國。人們害怕彼此接觸,不敢外出購物。這時候,電子商務獲得了新的生機。卓越在5天的時間内,銷售額突破了1500萬元;當當的通路量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銷售額同比增長30% ;易趣日交易額猛增到230萬元 ;快被人遺忘的E國營業額也增長了5~6倍,而且每單的單值也增長了近2倍。中國的電子商務,見到了無限的曙光,美元,似乎又唾手可得了。

    當然,那時各個網站想的最多的還是怎樣賺更多的人民币。但曙光的溢彩透過時空,傳到了美國,美元又開始向中國的電子商務揮手了。易趣首先開始了洋務運動,而且進行得很徹底。2003年6月12日,eBay宣布向易趣增加投資1.5億美元,收購易趣剩餘的全部股份,中國易趣,變成了eBay易趣,開始了eBay中國的程序。回想起創業之初,邵亦波曾經對易趣寄予厚望:“回到祖國,我們受的教育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10年後,全球500強應該有100家屬于中國,我們占據了有利位置,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這樣一家企業的老總。”但是,5年之後,在易趣前景初現光明的時候,他放棄了最初的理想,第一個接受了美元的和平演變。同年10月16日,卓越從老虎基金手中融資750萬美元,副總裁陳年也放出了“做一個年銷售收入過10億的電子商務!做一個中國電子商務的上司者!做一個中國的亞馬遜!”的豪言壯語。陳年表示決心的同時,亞馬遜高層一行五人來中國考察,卓越、當當一面張燈結彩,積極接待,一面又在媒體面前争相暗示 :“他們因我而來”。當年的最後一天,剛剛走下國際航班的俞渝、李國慶夫婦宣布,老虎基金投資當當1100萬美元。而這一年最為風光的,莫過于12月9日,攜程在納斯達克上市,首個交易日股價就上漲了88.6%,創納斯達克三年來中國網際網路股票的新高。最為出人意料的當屬7月7日,一直對易趣不屑一顧的馬雲斥資1億元,打造了同樣是C2C模式的拍賣網站淘寶,并很快占據了一席之地。

    中國電子商務以繼續吸納、消化美元所進行的新一輪洋務運動,在複蘇的喜悅中開始了。與以往不同的是,無論是融資者,投資者,還是評論家,都反複強調目前所進行的資本運作是理性的。這種理性,表現在投資機構身上是謹慎行事,表現在國際電子商務巨頭身上,則是急不可耐。中國電子商務,在喜悅中已經不知不覺地被境外的美元金彈瞄準鎖定。

第三階段——收購與占領

    2004年,在全線飄紅的喜悅之餘,中國電子商務的洋務運動開始了更深刻的演進。1月8日,8848攜帶未曾散盡的美金宣布“王者歸來”,推行購物搜尋,并一再強調從沒有離開過電子商務。2月17日,半推半就接受了8200萬美元創造了中國網際網路業私募記錄之後,馬雲一再強調說是錢找他,不是他找錢。也許正是因為錢更為主動地找過來,中國電子商務的洋務運動轉向了美元更加積極主動的和平演變方向。4月13日,雅虎的創始人楊緻遠與新浪總裁汪延在北京一拍即合,一拍網正式成立,世界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與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攜手開始了中國電子商務的掘金之路。與此同時,eBay的女CEO惠特曼在北京宣布向易趣追加投入3000萬美元,以加速易趣在中國的成長。中原標準時間6月14日,日本最大的網上商城Rakuten宣布将以1.0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攜程網21.61%的股份。7月29日,攜程的競争對手elong被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美國電子商務集團IAC (Inter Active Corp)以6000萬美元收購30%股份,被并入世界最大的線上旅行服務公司IAC Travel,成為一個名為IAC Travel亞太新部門的組成部分。作為交易的一部分,IAC還收購了其部分的認股權證,如果完成認股權證行使之後,IAC在elong的股權可以占到51%,進而控股elong。2004年更多的國外電子商務巨頭,開始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所呈現出來的潛力和吸引力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分一杯羹的意圖,已經昭然若揭。

    2004年8月初,當當拒絕亞馬遜收購的消息在媒體頻頻占據險要位置,拒絕事件發生的時間是7月底。當當稱其管理層看好當當未來的發展,不願意放棄對企業的控制權,隻歡迎亞馬遜做政策投資。中間透露出的亞馬遜開出1.5億到10億美元的價格要求控股70%以上的細節,雖然沒有經過亞馬遜的證明,但也未被亞馬遜否認。随後的8月19日,亞馬遜宣布收購卓越,亞馬遜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的計劃,的的确确提前了。當當海外上市的計劃,也宣布提前了。李國慶一面從模式和資金等角度表示不看好亞馬遜收購卓越,一面表示當當要在2005年海外獨自上市。

    8月16日晚8點,全球辦公零售巨擘,世界500強之一的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 Staples公司CEO在其季度赢利報告中正式披露,Staples正與中國國内的一家并不十分知名的通過網絡和産品期刊銷售辦公用品的企業OA365公司形成合資企業,這一舉措将為Staples進入全球成長最快的中國辦公用品市場提供一個很好的業務發展平台,同時也赢得了一個長遠的富有戰略意義的投資機會。這已充分說明,不僅僅是世界公認的雅虎模式、eBay模式、亞馬遜模式和阿裡模式這四大模式的中國克隆受寵,中國的電子商務企業已經廣泛地受到了國際資本以及國際巨頭的關注。

    在美國的國際巨頭們争相揮舞鈔票招安的同時,中國的國際巨頭阿裡巴巴7月9日宣布,經過一年的運作,淘寶已經成長為中國C2C電子商務市場的領先者,阿裡巴巴将繼續向淘寶投資3.5億元人民币,進一步鞏固、加大領先優勢,并再次向eBay易趣釋出了免費宣言。

    當當拒絕亞馬遜,淘寶挑戰eBay易趣,是2004年中國電子商務洋務運動中自立自強的典範,更多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在洋務運動中選擇了向美元靠攏,成了美元的戰利品,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即将創造出來的巨大價值,提前轉讓給了洋人。

    私募為了燒錢,上市為了圈錢,出售則是為了套現,中國電子商務洋務運動的目标大抵如此。而這種現象的後果,則使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豐厚回報,更多地成為美國人的利潤。電子商務是洋務不假,電子商務因搞洋務運動得以誕生、存活和發展也不假,但資訊時代的洋務運動在國家日益強大、市場愈加看好的情況下,把企業賣給洋人,無論如何也讓人難以了解,從民族感情和民族利益上,更讓人難以接受。

    工業時代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到資訊時代真的要變為“師夷長技以緻夷”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