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是無情帝王家,建甯王李倓一代英才,竟被父親唐肅宗賜死

作者:江左白袍

建甯王李倓,唐朝宗室大臣,唐肅宗李亨第三子,唐代宗李俶(又名李豫)的異母弟。李倓擅長騎射,勇而有謀。他支援自己的父親李亨登上了皇位,沒想到後來卻遭到誣陷,被李亨下旨處死。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李倓因為皇孫的身份而被封為“建甯郡王”。

最是無情帝王家,建甯王李倓一代英才,竟被父親唐肅宗賜死

李倓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和史思明在範陽起兵反叛。第二年,叛軍攻破潼關,進入關中,直取長安。唐玄宗帶着部分皇室成員逃離長安,奔向蜀地,李亨和李倓也在其中。

在去蜀地的路上,李倓看到随行的士兵士氣低落,垂頭喪氣,沿途的百姓們也都憂愁滿面。李倓心中憂慮,他認為逃避不是辦法,應當與叛軍交戰,盡快擊滅叛軍,還天下一個安甯。

李倓找到了李亨,勸李亨站出來,率領大唐軍民抵抗叛軍,不要跟着唐玄宗去蜀地。李倓說道:“如今逆賊叛亂,天下分崩離析,如果我們不顧百姓的意願,隻顧自己的安危,一直逃避,那麼何時才能興複大唐江山。父親如果跟着皇祖父進入蜀中,一旦叛軍燒毀棧道,那麼中原大地就拱手讓給叛軍了。父親應該收攏西北守衛邊界的将士,從河北召回郭子儀和李光弼,和他們合力向東,征讨叛軍,收複長安和洛陽,進而使四海安甯,社稷轉危為安,宗廟失而複得,然後打掃宮廷迎接皇祖父回長安,這難道不是天下之大孝嗎!何必為了所謂的孝心,一直留在皇祖父的身邊。”

最是無情帝王家,建甯王李倓一代英才,竟被父親唐肅宗賜死

唐肅宗李亨

李亨認為李倓說的有理,馬嵬驿之變後,李亨與唐玄宗分道揚镳,他決定北上靈武,召集将士去擊滅叛軍。

北上的途中,李倓率領幾百個精銳騎兵,每次作戰都沖在最前面。李亨到達靈武後,在李泌、郭子儀等大臣的支援下,登基稱帝,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李亨令唐軍收複關中,李倓率軍參與了收複關中之戰,他骁勇善戰,多次擊敗叛軍。

李倓為人正直,敢于直谏。張皇後為人狡詐兇狠,她暗中勾結宦官李輔國,企圖幹預朝政,排擠忠良。李倓多次上奏李亨,揭露張皇後和李輔國的罪行,李亨不辨是非,并沒有去依律責罰張皇後和李輔國。

最是無情帝王家,建甯王李倓一代英才,竟被父親唐肅宗賜死

李輔國

李倓此舉得罪了張皇後和李輔國,二人将李倓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将李倓置于死地。

張皇後和李輔國在李亨面前搬弄是非,說李倓有異志,想成為皇儲,準備謀害李俶。李亨糊塗至極,竟然相信了張皇後的話,他下旨将李倓處死。李亨對大臣們說道:“在最艱難的時候,李倓确實立了很多功勞,但是他被小人蠱惑,想加害他的兄長,朕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得不将他處死。”

最是無情帝王家,建甯王李倓一代英才,竟被父親唐肅宗賜死

張皇後

李倓是李亨的兒子,同時也是李亨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憐李倓年紀輕輕,竟然死于非命。他是一代将才,如若不死,還會有很多建功立業的機會,會成為一位賢王。

李倓死後,李俶和賢臣李泌多次上奏李亨,說李倓無罪,為李倓辯解。

李亨逐漸醒悟過來,意識到自己錯殺了兒子李倓,心裡十分後悔,可是為時已晚。

李亨駕崩後,李俶繼承了皇位,即唐代宗。他追封李倓為“齊王”,後來又追谥李倓為“承天皇帝”。李俶和李倓兄弟情深,他非常懷念這個好弟弟。

李俶也知道張皇後心術不正,他在位期間将張皇後貶為庶人,幽禁至死。李輔國嚣張跋扈,被李俶派人除掉了。如此一來,李俶也算是為李倓報仇雪恨了。

最是無情帝王家,建甯王李倓一代英才,竟被父親唐肅宗賜死

李俶

(文中圖檔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