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名為“縣城人民是怎麼玩兒手機”的調研報告,在很多人的朋友圈裡被“刷屏”了。這個在40多個縣城和下屬鄉鎮展開的、3萬多人參與的調研,從多個角度描繪了中國縣城或鄉鎮的網際網路産品應用場景。調研的組織者,是緻力于“為縣城億萬草根”服務的年輕創業團隊“我愛小城”。
中國的城鎮化正在加速,網際網路的“風”也越吹越猛。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人都将面臨變化,而這些人又都身處在移動網際網路颠覆世界的浪潮中。兩個趨勢疊加,将發生什麼?對網際網路創業者來說,機會在哪裡?
在這些既不權威、也非正式的年輕調查員看來,與其泡在資源遍地的大城市,拿一份商業計劃書大談“盈利模式”、“流量變現”,不如實地走進縣城,了解真實而微妙的使用者需求,探索真正可行的創新。
近一半年輕人每月手機流量500M
報告的撰寫者是一群80後、90後。他們首先用自己的視角和語言,“和大家唠唠縣城大概是什麼樣子的”。
因地域不同,縣城有大有小。一個典型的縣城,大約有8萬~20萬的城區人口,外加50萬~100萬的下屬鄉鎮和農村人口;常住居民中,有影 響力且較為穩定的人口集中在25歲~40歲之間;因為生活閑适,很多人在一份工作之外,都在琢磨着幹點副業,做點小生意;縣城有比較完整的生活業态,有電 影院、大超市、肯德基、茶餐廳、經濟型連鎖酒店等;WIFI環境不少……
“我愛小城”CEO陳郢2012年畢業于哈佛商學院,接受過一整套創業教育,他告訴記者,通過在微信平台釋出問卷,調研吸納了河北、河南、 山東、江蘇、浙江等多地的縣城和鄉鎮人群參與,受訪者年紀大多在20~40歲之間,使用智能手機,其中超過60%的人隻有100名以下的好友,超過35% 的人每天刷微信超過1個小時。
調研結果顯示,和大城市的年輕人類似,縣城很多年輕人都在用蘋果手機,每4個人裡就有1人在用。除此之外,三星和小米用得多些,華為緊随其後。
縣城的居民家裡、商業門店和辦公室大多有WIFI。因為縣城使用者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加上營運商推廣的本地流量套餐都很便宜,是以年輕人的移動網際網路流量“很敢用”,每個月用500M流量的人有将近一半。
團購是縣城青年常見的消費方式。“我愛小城”産品經理劉大川告訴本報記者,縣城裡有那種複合式茶餐廳,能打牌、抽煙、喝茶或吃飯,在裡面花18.5元,就可以買一壺免費續杯的茶加一份雞米花,再加一份水果,一幫人坐一下午或者一天。
一個人氣很旺的茶餐廳店長告訴劉大川,做這種團購根本不掙錢,但“不上團購,就沒有人氣”。
四五線城市好像被遺忘了
調研發現,縣城年輕人玩手機最多的需求是看新聞,占到63%,其次是看視訊(41%)、聽音樂(34%)、買東西(33%)、玩遊戲(24%)。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縣城人民渴望獲得新聞資訊,但新聞類APP整體熱度不高。報告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時政和娛樂新聞離縣城使用者較遠,大家不感興趣,而貼近生活的本地内容,除了朋友圈的分享外,又無人提供”。
此外,微商在縣城非常普及,在年輕人心中是“低門檻”、“賺錢”的事。在“附近的人”功能裡,能讓陌生人看朋友圈的女性,多半是專業微商。資料顯示,近三成使用者覺得看看微商上展示的商品“還蠻有意思的”,大多數使用者則會覺得“受到了幹擾”。
在走訪中,年輕的“調研員”們還發現了一些小小的意外:
許多大城市年輕人把微信當成工作聯絡工具,但在縣城裡,超過一半的使用者每次用完微信或陌陌都要清空聊天記錄;一些95後宣稱“微信是大人玩 的”,他們更喜歡陌陌,原因則是“表情好看”或“能看見對方收到資訊有沒有回複”;一些年輕人在大城市打工時願意參加線下活動,但回到縣城裡則不願意認識 陌生人,覺得網上“都是騙子”……
很多現象讓“我愛小城”團隊一時還得不出結論,但陳郢把報告放在自己的朋友圈裡,隔天就有了1萬多條轉載,随後幾天,超過200家媒體及自媒體轉載了這份報告。
為何做這樣一則非權威的調研報告?這些資料的意義是什麼?
劉大川說,“我愛小城”團隊3年來着眼于全國的縣城開發移動資訊和生活平台,但目前針對縣城居民,也就是其産品核心閱聽人的調研資料很少,大 多隻是猜測和憑直覺感受,團隊試着提出“縣城使用者和大城市使用者手機使用習慣差異明顯嗎?”的問題,屬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另外也想了解“網際網路産品 市場下沉受阻和使用者人口構成之間的關系”。
“和大城市一樣,縣城的年輕人有着改變目前生活狀态的強烈渴望,同時又有自己的特點。”在陳郢看來,很多網際網路産品并沒有專注四五線城市年 輕人的渴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好像被遺忘了”,但“隻要對縣城和鄉鎮市場的了解達到和本地人一樣的程度,我們就有可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附原文:

調研覆寫
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北部,北京周邊等多個省份
>50個縣城和下屬鄉鎮
>3萬人次的使用者參與調研
在開始之前,先和大家唠嗑唠嗑縣城都大概是什麼樣子
1. 因地域不同,縣城有大有小。不過一個典型的縣城,估摸有8-20萬的城區人口,外加50-100萬的下屬鄉鎮和農村人口。
2. 縣城的常駐居民中,有影響力且較為穩定的人集中在25-40歲之間。他們多半已自我選擇留在當地發展,結婚生子,生活穩定,年富力強。
3. 除了政府、國企事業機關、房地産、工廠等,縣城最大的行業是本地服務業。
4. 縣城一般會有一條長安街般寬敞華麗的大道,和頗為氣派的市政大樓。
5. 因為生活閑适,很多人在一份工作之外,都在琢磨着一些副業,做點小生意。
6. 縣城有比較完整的生活業态,有電影院,大型超市,肯德基/德克士,茶餐廳,經濟型連鎖酒店等。
7. 縣城WIFI環境其實不少。
8. 縣城的女性使用者是更有價值的移動使用者,她們更愛分享。而且… 有姑娘們的地方,還不能吸引漢子們麼?
你沒有看錯!縣城也是願意割腎的果粉們的天下!三星,小米和華為緊随其後。
縣城人民更好面子。是以即使蘋果手機對他們來說,相當昂貴,很多年輕人仍舊勒緊了褲腰帶去買。
當然也不排除部分使用者裝作自己是果粉,或者蘋果使用者更願意參與調研,但是蘋果,三星和小米三分天下的格局在縣城初見端倪。
每月用500M流量的人占到40%以上!還是挺驚人的。
縣城WIFI其實很普及,家、門店、辦公室都有WIFI。但同時縣城使用者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再加上營運商推廣的本地流量套餐都很便宜,是以你會發現使用者們其實還是挺敢用的。
調研方法
在我們的社群發起活動,收集使用者手機前兩屏的截圖,再統計其中的APP名稱。
調研使用者>1000
注意:
1. APP下的(xx%)表現為在接受調研的使用者裡,将該APP放在前兩屏的使用者的比例。
2. 因為隻收集了使用者手機前兩屏的APP,是以我們的一個假設是該比率更多表現的是“使用者較常使用的APP”,而非傳統意義的“裝機率”。我們相信這也更能反映出該APP的實際受歡迎程度。
3. 該統計隻代表我們非常片面的觀點。我們不對全面性和真實性負責,隻如實展示我們對部分縣城使用者使用偏好的一些實際資料。
點評
1. 不包括微信,騰訊在前五中占據三席,實在牛逼;另外兩席為阿裡系。百度緊随其後。
2. 支付寶的高使用率,說明縣城使用者已經開始習慣移動支付。這意味着縣城O2O的使用習慣壁壘或許将在不遠的将來消弭。
3. 前十中,BAT的産品和參股的占據9席。
4. 美圖作為唯一一個非BAT系的應用,擠進前十。因為其很好地滿足了女性愛自拍和分享的G點。
5. 微網誌能擠進前十,其實讓我們有點意外。刷微網誌不是我們實際觀察到的縣城人民的使用場景。
點評
1. 美團在第11名讓人驚豔 (可能和市場選擇有關),覆寫率甩出大衆點評好幾條大街。
2. 優酷作為視訊第一APP位置無人撼動。
3. 陌陌的陌生人交友在20歲以下的人群中(95後)已經被完全洗白,且很受歡迎。
點評
20名之後的排名,有較大的随機性。這裡就不作讨論了。
這裡列出的,是一些目前挺火,大家都比較關注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列出的資料本不具備權威價值,但是也可以看出一些有意思的線索。
1. 新聞類APP整體熱度不高,但是同時,使用者又表現出極強的閱讀新聞内容的場景(詳細分析見下)。可能的原因是,時政和娛樂新聞離縣城使用者較遠,大家不感興趣;而貼近生活的本地内容,除了朋友圈的分享外,又無人提供。導緻了如此一個怪異的場面。
2. 電商和導購類的APP,滲透率都相當不錯,很多細分的産品,如聚美和唯品會,都有不錯的表現。說明縣城使用者通過網際網路來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已成風氣。
3. 58和趕集等分類資訊類的滲透率,在縣城還比較低。有可能是整體使用場景偏少。租房和招聘這兩個最主流闆塊,在縣城的使用頻次還是比較低的。
因為是基于微信使用者的調研,是以前五中微信遊戲頻頻出鏡也就不奇怪了。不過也側面表現出不通過微信分發的三國殺作為一個桌遊,在國内的影響力有多大。
分析方法
不同于以上的分析方法為使用者的手機前兩屏截屏;這裡的資料來自于3萬人次的主動問卷。是以其結果會有些不同。比如可能從裝機量上來說,優酷和愛奇藝都很多。但是優酷更為常用,是以更多地出現在使用者的前兩屏。
在參與調研的使用者中,有超過60%的使用者表示自己用手機看新聞。這可能是由于微信使用者多半都刷朋友圈的原因。
看視訊,聽音樂,買東西和玩遊戲,是主要的手機上的使用場景。縣城人民有大量的閑暇時間。打發閑暇時間是縣城的一個剛需。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新聞,視訊,音樂類APP的裝機比例。
新聞APP
微信和騰訊新聞(很有可能隻是微信裡的騰訊新聞公衆賬号)獨占鳌頭。兩者加起來超過84%的使用者。
視訊APP
愛奇藝和優酷勝出。
音樂APP
酷狗和QQ音樂勝出。
60%的使用者隻有100人以下的好友,說明微信在縣城的滲透還可進一步加強。使用者仍舊多以和熟人交流為主。很多微信好友是從QQ轉化過來。經常出現,“因為我的幾個好朋友開始用微信了,是以我也開始用”的情況。
超過35%的人,每天刷微信時間超過1個小時。
微商在縣城非常非常普及,是縣城人民普遍知曉的一件低門檻賺錢的事情。“附近的人”裡讓陌生人看朋友圈的女性,多半是專業微商。
因為微商是新生事物,将近三成的使用者會覺得看看微商貼的商品還蠻有意思的。但大多數使用者還是會覺得收到了幹擾。
http://mobile.163.com/15/0212/08/AI85T2TK0011179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