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向成熟的28 nm晶片技術,中國晶片研發何去何從?

作者:優朋創意

據報道,上海已經有廠商宣布可以規模量産14 nm晶片,擁有這種核心技術的廠商,放眼全球也沒有幾家,這顯然也是中國晶片技術起飛的基礎和自信的來源。還有一些廠商正在研發7 nm和5 nm晶片。這表明中國的晶片研發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準。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晶片研發的重點卻轉向了28 nm晶片制造,反而是不再提7 nm和5 nm,這是為什麼呢?

7 nm工藝顯然更先進,為什麼不在這方面做更加深入的研發?對此進行量産呢?實際上,背後的原因更展現了大國智慧。

轉向成熟的28 nm晶片技術,中國晶片研發何去何從?

衆所周知,雖然台積電也已經可以生産3 nm晶片,但是由于訂單量少,是以根本不足以支撐他的巨大利潤需求,7 nm同樣也面臨這種情況,雖然能夠生産,但是不足以達到量産,訂單量的持續減少,使得這一晶片生産無法提供巨大利潤,是以也不是台積電最重要的業務。

轉向成熟的28 nm晶片技術,中國晶片研發何去何從?

面對這種情況,即便是中芯國際已經能夠生産出7 nm的晶片,但是由于量産不足,是以也無法在提高品質的同時又提高産量,這是由于市場環境所導緻,再加上台積電在産品品質方面擁有優勢,是以中芯國際決定暫緩7nm的量産研發。另外考慮到美國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對中國晶片發展進行打壓,而且還限制半導體裝置的出口,畢竟國内對這種高端晶片的需求量有限,若不能打開國際市場,不能出口到其他國家,高端晶片的研發,也會充滿風險。

中芯國際決定将研發重點放在成熟的晶片研發方面,是以才投入巨資進行了擴産,希望能夠通過國内的晶片制造,能夠在自給自足的同時,在向國際市場進行反輸出。而且,新能源汽車對于成熟工業晶片有巨大需求,面對巨大的市場,中芯國際抓住機遇,可以促進成熟晶片的快速增長,提高良品率,提高國際市場競争力。

轉向成熟的28 nm晶片技術,中國晶片研發何去何從?

到目前為止,中芯國際的28 nm的晶片已經擁有非常成熟的技術,可以和國際著名廠家進行競争。畢竟,全球對于成熟晶片的需求量巨大,可以支撐一個企業獲得巨額利潤。但同時,中芯國際并沒有停止對于7 nm等更先進晶片的研發和生産,中國企業知道美國就是希望能夠鎖死中國14 nm工藝以下的技術,為了防止卡脖子現象出現,中國企業會繼續韬光養晦,即便是不能夠獲利,也不會停止研發。在未來,14 nm以下的晶片,才是市場的發展趨勢,中國企業絕不能滿足于目前28 nm晶片的自給自足。

轉向成熟的28 nm晶片技術,中國晶片研發何去何從?

美國出台的各種限制政策,就包括限制日、荷等國家向中國提供光刻機,鎖死中國科技發展的邪惡念頭一直沒有停止,大家對于中國晶片企業的未來發展,有什麼看法?歡迎探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