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絲伸開雙臂,和傑克在船頭相擁的“飛翔”場景,不但是載入影史的經典鏡頭,也成為日後二十餘年情侶拍照時的常用pose。1997年年底,耗資兩億美元制作的《泰坦尼克号》在美國上映,上映三天就收獲2800萬美元票房,從8點早場到淩晨3點30分的午夜場,電影院擠滿了興奮的觀衆。次年春節過後,中國觀衆還在讨論趙本山家魚塘的命運和鄉長範偉,《泰坦尼克号》這部超級巨制,轟轟烈烈地進入了内地市場。1998年4月3日成為了中國影迷心中值得紀念的一天。
《泰坦尼克号》熱潮迅速席卷全球,屢創記錄,成為首部全球票房收入達10億美金的電影,蟬聯北美地區周末票房冠軍長達15周的紀錄至今無後來者居上。直到今天,影片仍以22.56億美元總票房名列全球影史票房第四。《泰坦尼克号》也橫掃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一舉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視效、最佳原創歌曲在内的11個獎項,成為曆史上獲得奧斯卡獎最多的三部影片之一。無論是在票房成績還是藝術成就上,《泰坦尼克号》都堪稱全球影史空前絕後的裡程碑之作。
大概沒有哪一部電影,擁有如此經久不衰的魅力。25年後的4月3日,《泰坦尼克号》“25周年紀念重映版”重返中國大銀幕,将以全新3D重制的版本登入全國藝聯專線,并以CINITY/IMAX/杜比視界/中國巨幕等格式登入内地各大院線。你還會去影院重溫這部電影嗎?
分明倆人都能活!
傑克和羅絲真的隻能活一個嗎?這可不是僅僅困擾中國觀衆的問題。今年2月,技術控加完美主義者的卡梅隆和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合作了一部名為《跟随詹姆斯·卡梅隆探尋25年後的泰坦尼克号》的紀錄片,為25周年重映造勢,其中的重頭戲便是要弄清這個觀衆争論了25年的問題。
卡梅隆聯合幾位科學家,找來了身材、體重和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凱特·溫斯萊特當年基本相仿的兩位替身,進行了多組實驗,最終得出結論:隻要兩人都能保持上半身趴在木闆上,應該都有可能獲救,即便傑克有可能會體力不支,但如果羅絲能把自己的救生衣脫下來交給傑克穿的話,也能幫助他堅持幾個小時,直至救援來到。也就是說,分明倆人都能活!
“但在此過程中,或許還會有許多的變數。”卡梅隆解釋說,“傑克的想法就是,首先要保證羅絲的安全,不能做出任何有可能危害到她的事情,是以應該不會接受羅絲的救生衣,這一點非常符合他這個人物的性格。”當然,卡梅隆也坦言,如果當初就知道這樣的實驗結果,他本可以将那塊木闆處理得再小一些,小到容不下兩個人,這樣也就能填補上劇情中可能存在的bug。
這應該算百密一疏,當年,為拍攝這部電影,卡梅隆用了五年。為了得到滿意的畫面,卡梅隆和他的特效團隊乘坐微型考察潛艇和平号,船上搭載着兩台深海探測機器人,12次潛入深海。随後,卡梅隆找到當初泰坦尼克的造船廠,仿造了一艘1比1大小的泰坦尼克号的右半邊,在實際拍攝中,卡梅隆使用文字方向相反的道具進行拍攝,然後再将畫面鏡像翻轉,進而實作郵輪左半邊的場景拍攝。這樣的奇思妙想,為劇組省下了幾百萬美元的道具經費,卡梅隆轉過頭來,拿着省下的經費,制作了一個俯瞰整個泰坦尼克号的鏡頭,這需要當時最先進的電腦CG技術,最後花了100萬美元,這個鏡頭隻有短短的10秒鐘而已。
将CG技術推向新高度的同時,為了讓巨輪上的所有角色都能栩栩如生,卡梅隆還開始大規模使用動作捕捉技術。《泰坦尼克号》之後的本世紀前十年,由其開創的這項技術,才開始真正普及。
這位“技術狂人”最終為後來的電影工業樹立起了技術标杆,但卡梅隆的電影絕不僅僅隻有技術。富家女和窮畫家從愛情發生到生死離别,隻用了短短數天時間,悲劇讓愛情不朽,愛情也賦予災難片悲壯的浪漫色彩。郵輪将沉時,很多人選擇尊嚴地死去,優雅而不失分寸:船上的幾位演奏家堅持自己的工作崗位,演奏着一曲又一曲,來不及逃生的母親安慰年幼的子女,相伴一生的老夫婦選擇相擁而逝,船長堅守在駕駛室直至最後一刻……愛情與自由、名利與财富、災難與人性,一部《泰坦尼克号》攬盡人間百态。
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策展人、電影史研究者沙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泰坦尼克号》最大的價值是讓我們看到一個好電影中,技術與人文精神,在電影叙事和畫面裡是如何高度地達到平衡,“它沒有短闆”。在沙丹看來,這樣的高度平衡直到今天都少有電影能夠真正超越《泰坦尼克号》,這似乎說明了電影其實不是一門進化論式的藝術。
最終,這部制作成本2.94億美元,創下影史紀錄的經典巨作,很快成為有史以來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這一頭銜保持了十多年,直到2009年《阿凡達》上映,卡梅隆才自己打破了自己的票房紀錄。《泰坦尼克号》也成就了扮演男女主角的兩位演員,成為了他們最重要的代表作,去年,卡梅隆宣傳《阿凡達2》時曾回憶,男主角之是以會選擇當年并不很出名的萊昂納多,是因為他實在太帥了。“他面試時,整棟大樓的女生都擠了過來,連會計都跑來了,隻為可以看他一眼。”
《泰坦尼克号》在中國
1998年春天,這部電影被引進中國内地後,影廳座無虛席,榮登當年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并将這一紀錄保持了整整11年。如今的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策展人、電影史研究者沙丹,當年剛上高中,他還記得自己在影院裡受到的震撼:“當時覺得電影院裡出奇的安靜,好像什麼東西擊打到了人的眼睛裡、心裡。”這部電影全長3小時15分鐘,中國觀衆第一次看到如此體量的影片。沙丹覺得,當時在電影院沒感覺時間這麼長,因為“被電影情節完全地吸引和包裹。随着電影中的那種蕩氣回腸,不管是畫面、表演、情節、音樂……讓人非常沉浸其中,第一次了解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超級大片。”
那一年,無論會不會英文的中國人,都會哼幾句《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甚至在1999年央視春晚,趙麗蓉在和鞏漢林的獨幕喜劇《老将出馬》中還演唱了這首歌,這也是她最後的春晚亮相。至于羅絲和傑克在船頭擁抱的動作,則成了永恒的形象,被不斷模仿。
在電影平均票價僅15元的1998年,《泰坦尼克号》的票價在25-30元之間,廣州部分影院甚至定價50元,但人們依然慕名前來。有些電影院每天放6場,幾乎24小時不間斷放映。很多觀衆至今都還珍藏着當年的票根,舍不得扔。
這股觀影浪潮使得《泰坦尼克号》在内地取得3.6億元票房,占據1998年全國票房的四分之一,登頂當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直到2009年才被《變形金剛2》4.55億票房打破。從那以後,好萊塢越來越重視中國内地電影市場。
今年的重映其實是《泰坦尼克号》第三次與中國内地觀衆見面。20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紀念日之時,該片被轉制為3D版重新上映,又從新一代觀衆口袋裡拿走9.46億元票房,并獲得豆瓣電影9.5分的超高評價。經過2012年的這次重映,《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也飙升至22.56億美元,位居全球電影票房榜第二名。
2018年,為紀念《泰坦尼克号》上映20周年,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曾舉辦特别展映會,全部6場展映2241張票在短短12秒内就被搶購一空。
很多人都在期待,春節檔過後暫時陷入冷淡的票房,是否會再次被《泰坦尼克号》點燃。截至2023年3月,全球票房排名滑落至第4名的《泰坦尼克号》,暫居《阿凡達》《複仇者聯盟4》《阿凡達2》之後,随着《泰坦尼克号》的第三次上映,其排名很可能在中國影迷的支援下再次前移。
沙丹覺得,對于新一代年輕觀衆,重映的《泰坦尼克号》就是一部新片,在如今的好萊塢影片逐漸隻剩一些技術和套路時,也許這些年輕觀衆能夠和當年的觀衆一樣,從《泰坦尼克号》中獲得一些震撼和感動。
記者: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