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作者:大皖新聞

大皖新聞訊芍陂(què bēi),你能正确讀出這兩個字嗎?

這是“天下第一塘”安豐塘的古稱,位于淮南壽縣,比都江堰還早300多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安徽省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從曆史深處走來的安豐塘,已有2600多年曆史,如今頭頂“金字招牌”,卻難留住八方遊客。在各地文旅局長紛紛“出戰”,熱熱鬧鬧打造網紅IP,大力推動文旅發展的當下,安豐塘多少有些冷清寂寞。

慶幸的是,當地已意識到安豐塘蘊含的文旅價值,正積極謀劃打造新地标。頂級的安豐塘,能成為頂級IP嗎?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安豐塘。

傳說成了非遺

3月24日,大皖新聞記者從淮南市區驅車60多公裡來到壽縣安豐塘,登塘堤遠眺,堤坡上綠樹婆娑,塘面上碧水蕩漾,煙波浩渺,安豐塘盡收眼底。

趙陽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在壽縣安豐塘畔,現任壽縣融媒體中心主任,安豐塘故事傳說的市級非遺傳承人。他的祖母和母親,都是當地有名的“故事簍子”,趙陽自小在“故事堆裡”長大,對安豐塘神奇的傳說更是耳熟能詳。

趙陽在安豐塘管理處工作時,癡迷于安豐塘傳說的收集整理,進而彙編成冊,使安豐塘的傳說成為當地一道靓麗的文化風景線,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名錄。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安豐塘

午後的陽光下,走在安豐塘堤壩上的趙陽總能想起老人們留傳下來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安豐塘原是一座美麗的城廓,但由于孽龍作祟,緻使當地久旱不雨,孽龍被罰下凡間思過。孽龍摔落凡塵後,被百姓肢解。太白金星扮成乞丐到安豐城内探訪,發現隻有李直家沒有吃龍肉,于是對李直說“當你看到城内大殿門前石獅子眼睛紅了的時候,就趕緊搬到城外去住”,說完就不見了。

李直便每天去看石獅子的眼睛,等到七七四十九天,石獅子的眼睛果真紅了,李直一家便連夜搬家。由于走得匆忙,忘記将一隻正在孵蛋的老母雞帶走;走出城北門,慌亂中又把鐵鍋掉在地上摔爛了。

天剛亮,安豐城就在傾盆暴雨中陷落,安豐城變成了安豐塘。在塘中,隻有李直家那隻被忘記帶走的老母雞蹲着的地方沒有陷沉,這就是今天塘内的“老母雞灘”,而李直家鐵鍋摔碎的地方,被後人稱為“鍋打店”。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安豐塘碑亭

孫叔敖的傑作

在安豐塘碑亭北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那是孫叔敖紀念館。紀念館裡有芍陂史迹陳列館、孫公祠等。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孫叔敖紀念館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孫叔敖紀念館

壽縣水利局副局長徐劍波介紹,安豐塘古稱芍陂,距今已有2600多年曆史。《漢書》載:“楚令尹孫叔敖作芍陂,灌田萬頃。”

孫叔敖擔任楚國令尹時期(公元前601-前593年間),正是楚莊王稱霸的關鍵時期,楚莊王一方面向北擴張,與晉國争霸,欲問鼎中原;一方面向東邊的淮南擴充領地,與吳國抗衡。為鞏固楚國的東疆,孫叔敖組織人民在淮南地區大修水利,在孫叔敖修建的衆多水利工程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就是芍陂。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芍陂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徐劍波介紹,芍陂灌溉工程系統主要包括蓄水工程、環塘水門、灌排渠系及配套設施、防洪工程四大部分。芍陂建立以後,改變了當地無雨則旱、多雨則澇的局面。因為芍陂産生的巨大灌溉效益,楚莊王之後,淮北淮南一帶逐漸成為楚國又一個經濟政治中心,春秋末期這裡已形成了早期比較繁榮的城市壽春,也就是今天的壽縣。

登塘遠眺,你會發現,芍陂灌溉工程布局合理,設計巧妙,至今還大體保持着古代的工程結構。如今,堤長26公裡、水域面積3400公頃的安豐塘,仍灌溉着淮南地區的廣大農田,在促進壽縣地區社會發展、經濟繁榮和抵禦自然災害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孫叔敖紀念館

首個農業“雙遺産”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安豐塘從曆史深處走來有2600多年,而今已從壽縣走向世界。

在安豐塘碑亭裡,有一塊壽縣人民政府于1984年立的石碑,石碑上刻有《安豐塘記》,記錄了安豐塘的曆史。

安豐塘曆史文化厚重,在中國灌溉史上具有極高的曆史地位,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故有“芍陂歸來不看塘”之譽。1973年,聯合國大壩委員會名譽主席托蘭到芍陂考察,驚歎為“天下第一塘”。1988年,安豐塘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2013年,安豐塘啟動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同時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壽縣安豐塘吸引不少遊客前往遊玩。

徐劍波是芍陂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全程參與者之一,當時他任壽縣水務局副局長。經過26個月的申報,終于在2015年取得成功。

在安豐塘碑亭東邊,記者看到一塊石碑上用中英文刻着“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芍陂”字樣,草書書寫的“芍陂”二字格外顯眼,邊上還用小字刻着“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三日。

記者了解到,芍陂成為安徽省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一個月後,2015年11月17日,在第三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釋出會上,芍陂及灌區農業系統成為安徽省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由此,安豐塘也成為安徽省首個農業“雙遺産”。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孫公祠

“芍陂因其悠久性、獨特性和功能的完備性,而被列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徐劍波說,芍陂選址科學,工程布局合理。據《安徽通志·水系稿》載,芍陂有三源:“一淠水,今湮塞;一淝水,今失故道;一龍穴山水”。芍陂承蓄南來充沛水源,居高臨下,向西、北、東三個方向灌溉田地,銜控1300多平方公裡的淠東平原。它的建立,為後起的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此外,芍陂因地制宜,工程體系完善。淮南地處大陸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又是淮河流域暴雨中心密集地區之一,年内年際降水量分布不均,變化幅度大。出于減少旱澇災害、保障灌溉用水、發展農業生産的需要,芍陂在低處修建陂塘,上遊引水入陂,陂周利用原有河溝适當加修灌溉排水,下遊洩水入肥、沘水達淮,形成兼有引、蓄、灌、排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

目前,芍陂及灌區農業系統正在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期望申遺成功。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每天都有遊人慕名前往參觀安豐塘。

新地标的期待

金字招牌下的安豐塘,卻很難留住八方遊人。

“早就聽說壽縣有個安豐塘,我們坐了很長時間的車到安豐塘,想切身感受‘天下第一塘’的風韻,卻有一點失望。”3月24日,蚌埠的李先生在參觀安豐塘孫公祠時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安豐塘缺乏核心景區,周邊景點體量較小,可參觀的内容少,不用半天就看完走人了。

記者了解到,淮南已意識到安豐塘的文旅融合重要性,淮南市政協于近日召開了《芍陂(安豐塘)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總體策劃》研讨會,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研讨交流,提出了很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能成網紅IP嗎?

孫公祠

在這份《芍陂(安豐塘)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總體策劃》初稿中,對芍陂的未來,從總體布局、産業支撐等8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謀劃。

未來的安豐塘,将打造一塘、兩環、四組團、十六景,利用“文、旅、生、農、工、遺”核心資源,打造泛文旅産業體系,實作“農文旅+”聯合發展的帶動模式。

其中,文化旅遊體驗帶則以環塘堤壩為依托,提取文化元素,從體驗的角度進⾏曆史叙事和⽂化感悟;文旅産業融合帶以文化賦能促進文旅産業的疊代更新,深化各次産業間的多元多層次的深度融合;在景點設定上打造石馬望古塘、老廟木塔、燕舞渡槽、古道流觞、石馬風情街、老廟集商業街等。

淮南市政協主席蔡宜骅在研讨會上表示,市政協将積極推動這次研讨會成果轉化,不斷擦亮“天下第一塘”的金字招牌,通過景區的打造、内容的豐富、服務的配套,帶來更多的文旅消費。

安豐塘何時不再寂寞?我們期待着。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