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新加坡這個小小的城市,以經濟發展聞名,走馬觀花一天就已足夠,除非你想做這裡的長駐居民。馬來西亞算是一個值得閑逛的去處,因為它的風土民情比較多元化,不光有印度的紗麗、也有英倫風格的建築,就是粉紅、青綠等五顔六色的圓頂也是值得一觀的。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位于馬來半島,是由新加坡本島和其他幾十個毗鄰的小島組成的總面積約640平方公裡的國家,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幾個國家之一。
傳說在遠古時代,亞曆山大大帝的後裔烏塔馬王子在海上航行時,船被暴風雨刮到現在的新加坡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頭怪獸,渾身赤紅色,頭部的毛黑亮,胸前還有一撮白毛。随行人員告訴王子這是獅子,王子便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島稱為"新加普拉",也就是獅子的意思,于是“獅城新加坡”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新加坡全年氣候溫暖,嚴苛的法律、獨有的鞭刑(禁煙、環保、衛生等方面)讓這座城市幹淨、整潔又充滿都市氣息,是著名的花園城市。
市中心區南岸是被綠樹環繞的高樓林立的繁華商業區,紅燈碼頭不夜天,著名的華人街牛車水就在此區。北岸是花草樹木與樓宇交錯的行政區,環境幽雅甯靜,有國會、政府大廈、高等法院、維多利亞紀念堂等,具有英國建築風格。
市内有天福宮、星和園、裕華園、蘇丹伊斯蘭教堂、雙林寺和供奉有18手觀音菩薩像的龍山寺等名勝,還建有植物園、動物園、國家博物館、範克利夫水族館、新加坡戰争紀念塔等。
新加坡是個美麗的國家,人們友善而好客;新加坡又是個海納百川的地方,在這裡可以看見曆史與現代、本土和外來的結合。
宗教信仰方面,華人一般信仰佛教,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在新加坡,幾乎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信仰者。
這些人信奉着自己的神靈,尊重着别人的信仰,在同一個國度裡融洽和平的相處,社會治安良好,一派祥和。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國家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包括宗教信仰、飲食、服飾等等,形成了新加坡與衆不同、包容萬象又獨具特色的文化。
總而言之,新加坡文化就是一種高度融合了其他國家文化的精髓,兼收并蓄并在此基礎上有很好發展的一種文化形态。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四種,分别是漢語、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别看新加坡國家小,卻是個有着兩百多個民族的國家。目前,馬來人是當地土著,但是全國人口75%以上都是華人。
新加坡市風光绮麗,終年常綠,島上花園遍布,綠樹成蔭,道路寬闊。人行道兩旁種着葉繁枝茂的行道樹及各種花卉,草坪、花壇小型公園間雜其間,市容整潔。橋上、圍牆都種有攀緣植物,住宅的陽台上放置着五彩缤紛的花盆。
粗粗掠過新加坡的街景,百年吊橋的古色古香、參天古木的蒼翠、鋼鐵華屋的巍峨和各式各樣形态各異的建築;住一晚要差不多一萬人民币的古堡式飯店、巨大的停車場卻有着咖啡店的小資情調;名勝世界裡琳琅滿目的國際名品、節慶大道上歎為觀止的建築,看不完深濃的中國風情——龍舞、荷香,品不盡現代建築氣息。
“獅頭魚尾”雕像矗立在高樓大廈和現代化的街景之間,它是新加坡的象征和标志。在二戰時期又遺留下不少二戰遺迹,這些紀念物與新加坡的衆多曆史古迹一起,講述着它風起雲湧的曆史。
紅花綠蔭之間,一艘巨大的艦艇坐落在幾座相連的摩天大樓之上,剛剛給我帶來了巨大的視覺震撼,轉眼一輛計程車開過來,它車前的标志居然是——奔馳!!!My God,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登上那座忘記叫什麼名字的山,遠眺新加坡的全景,海天同藍,面朝大海有三幢本人以為是爛尾樓的大廈,因為它雖然建築奇特,但其上還不時有鋼筋爆出,就如勞動者手臂上有力的血管。
導遊卻自豪地說這是新加坡最貴的樓盤。有富婆大手筆一下子就包了一幢,372套。偶滴神,什麼世道!
下山的路上遇到兩個身着印度紗麗的美女,一紫一藍那個好看,紗麗還是咱東方豐萸點的美女穿起來好看,剛剛有一老外穿上可就沒這麼養眼。嘿嘿!
新加坡,一座當之無愧的現代化城市,卻又那麼美。彈丸之國、人種紛雜卻因嚴厲的法律擁有最良好的治安和最整潔的城市。
一天的行程匆匆掠過,導遊帶我們過關去馬來西亞,一些當地的居民提着小包,象我們逛街一樣,悠悠閑閑地從這個國家就走到了另外一個。
休息日很多新加坡的白領經常去馬來休閑、運動,因為相對于新加坡,馬來的物價低了很多。
回教的教規很嚴格,馬來婦女都穿長袍,帶頭巾。連邊檢的女警也不例外,在威嚴的警服之上是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頭巾,乍看上去有一絲絲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