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artner釋出2023年「流程挖掘」魔力象限:6家廠商被評為上司者

作者:RPA中國

近日,Gartner釋出了2023年“流程挖掘魔力象限”,通過技術創新、産品服務、客戶體驗、市場影響力、發展戰略等次元,對全球15家卓越流程挖掘廠商進行了綜合評估。

其中,Celonis、SAP Signavio、Software AG、MEHRWERK、ABBYY、Apromore被評為行業上司者;UiPath、IBM (Cognitive Technology)、微軟(Minit)被評為挑戰者;QPR Software 、Business Optix被評為遠見者;Appian (Lana-labs)、StereoLOGIC、Pegasystems (Everflow)、Fluxicon被評為利基市場參與者。

此外,美國的iGrafx、南韓的Puzzle Data、以色列的Datricks、西班牙的inverbis、德國的process.science、芬蘭的workfellow、丹麥的DCR Solutions、法國的Livejourney、美國的mindzie、美國的Skan沒有入選本次魔力象限,但獲得了Gartner頒發的榮譽獎。

Gartner通過魔力象限替代了之前的流程挖掘指南(點選檢視指南),是以,這是Gartner首次釋出流程挖掘魔力象限。這充分說明流程挖掘的市場規模、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參與的供應商、企業客戶也逐漸增多,整體發展處于快速上升期。

Gartner釋出2023年「流程挖掘」魔力象限:6家廠商被評為上司者

流程挖掘市場概況

Gartner預測,到2025年全球流程挖掘市場規模将增長到23億美元,從2020到2025年,年複合增長率為33%保持高增長率。

Gartner預測,到2025年,80%受降低成本和希望提升業務流程自動化效率的組織,将在至少10%的業務營運中使用流程挖掘。

流程挖掘市場的關鍵增長驅動因素包括:全球數字化轉型,不斷增長的業務流程可視化需求和不斷增長的業務營運彈性需求。

由于流程挖掘具有相容性強、無特定行業屬性等技術特點,是以在應用範圍方面非常廣泛。事實上,流程挖掘可以應用于任何垂直或水準操作,例如,将流程挖掘用于客戶互動,如服務、事件請求等,那麼就可以被視為“客戶旅程挖掘”。是以,Gartner 看到了流程挖掘市場的三個發展方向。

1)智能商業營運:流程挖掘将融合到組織的業務營運平台中。該平台将為任何組織提供動态模型,以了解組織如何實施其業務模型、與其目前狀态相關聯、響應業務變化、部署資源并提供預期的客戶價值。

該平台将所有模組化、映射、挖掘和監控結合起來,并支援這些模型在現實業務營運中的執行。這将是 Gartner多年來定義為 DTO (數字孿生)的設計模式的實施基礎。

2)市場整合與收購:由于流程挖掘在現代商業中的重要性和使用的增長,以及與許多其他應用程式供應商(任務自動化、業務流程自動化、服務管理、ERP 和 CRM)的能力相融合,流程挖掘市場仍然是一個對相鄰技術市場供應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正如Gartner最近所經曆的那樣,希望看到鄰近市場領域的一些供應商通過收購或推出他們自己的流程挖掘産品來采取戰略行動。

Gartner釋出2023年「流程挖掘」魔力象限:6家廠商被評為上司者

3)專業/垂直解決方案:專業或垂直的供應商将擁有廣闊的市場。這種專業化可以是縱向解決方案(例如,某個品質流程或外部審計應用程式)、橫向解決方案(例如,财務流程、供應鍊或物流子流程)或特定細分市場(例如,中小型企業市場或獨立流程挖掘工具)。這種聚焦在特定領域的流程挖掘廠商将獲得機會。

Gartner認為以下5大因素驅動了流程挖掘的應用。

1)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使企業意識到,在更廣泛的商業環境中分析和了解流程和業務營運的諸多好處。此外,在數字化經濟時代,技術創新上司者需要一種方式更好地掌握所有數字業務流程走勢,以更好地營運和制定發展計劃,而流程挖掘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2)人工智能:在數字化經濟中,強大的AI算法、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在商業生态系統中提供了強大的資料見解。流程挖掘是這些技術的集合體,在計算、分析、預測方面擁有出色的表現。

3)RPA:RPA可以将基于規則、重複、費時的業務流程實作自動化,被各行業大範圍應用。在RPA場景化落地方面,流程挖掘可以幫助使用者評估哪些業務流程适用于RPA,并且可以持續優化自動化效率。

4)超級自動化:超級自動化是RPA的能力延伸,是一種技術合集。而流程挖掘在超級自動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将不同“自動化孤島”實作可視化,詳細解讀這些流程是如何連接配接的,并且具備持續監控、優化端到端自動化業務流程效率的功能。

5)彈性業務營運:流程挖掘可以為業務營運者持續提供可視化動态資料,以改善各項業務流程的客戶體驗。進階流程挖掘算法提供了一種簡單、直覺的方式,使得組織任何類型人員都能輕松看到業務資料的走勢,為營運、工作發展提供洞察力。

流程挖掘定義

流程挖掘主要通過對ERP、CRM等系統資料日志的智能分析,幫助企業快速識别數字業務流程中的瓶頸、異常、斷點等,同時具備業務流程優化、KPI監控、流程識别、自動化機會識别、業務操作監控、優化建議等功能。

流程挖掘包括:自動化流程發現(從事件日志中提取流程模型)、一緻性檢查(通過比較模型和日志來監控偏差)、組織挖掘、仿真模型的自動化建構、模型擴充、模型修複、案例預測和基于曆史資料提供建議。

流程挖掘工具必須包括以下功能:

流程模型和分析:自動發現流程模型、異常和流程執行個體,以及基本頻率和統計資料。

旅程模型和分析:支援客戶互動、客戶旅程地圖和相關分析,自動發現和分析客戶互動,以及與内部流程保持一緻。

比較流程挖掘:一緻性/合規性檢查和差距分析能力,檢查一緻性和合規性的能力,不僅通過疊加以圖形可視化方式顯示,還通過資料分析和執行差距分析。

Gartner釋出2023年「流程挖掘」魔力象限:6家廠商被評為上司者

流程模型增強:對流程模型增強的智能支援。通過使用記錄的日志和事件中的附加資料來增強或擴充現有或先驗流程模型。

資料通路和準備:資料準備和資料品質、資料內建、支援大資料,處理資料的不同方式。

業務活動監控和管理:實時儀表闆,支援持續監控的關鍵KPI并支援決策。

進階流程分析:預測分析、規範分析、場景測試和業務模拟。使用上下文資料的進階流程分析功能。

任務挖掘:從UI日志中可用的低級事件資料中,推斷出有用的資訊。這些 UI日志描述了使用者完成的任務中的單個步驟,例如,使用者滑鼠點選行為或鍵盤資料輸入。

流程挖掘主要用例

由于流程挖掘具有相容性強、無特定行業屬性等技術特點 ,是以在應用範圍方面非常廣泛。Gartner舉了4個主要用例,以幫助使用者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好處。

1)通過流程發現,分析和改進業務流程:流程挖掘通過将一組算法應用于事件,來提供對實際業務操作和流程的可見性和了解,進而産生高度适應性、可維護性和驗證的流程模型。除了識别流程效率低下之外,還提供了對改進營運的洞察力以及如何實作目标業務KPI。是以,流程挖掘是流程分析、優化的關鍵工具之一。

2)通過流程比較,分析、驗證、改進審計和合規性:大多數組織在内部制定了标準的操作規範、政策、工作說明和最佳實踐,并将其融入到企業應用程式中,例如ERP和CRM。

流程挖掘有助于驗證或審計實際操作是否符合這些規定的操作。可準确地評估出流程偏差和合規性問題(例如,職責分離)有助于管理這些風險并在審計報告中詳細寫出調查結果。這也有助于確定外部财務報告的可靠性,以及對外部法律法規的遵守。此用例的另一個變體是,對不同業務部門、子公司的相同流程進行比較和分析,多用于大型跨國集團。

Gartner釋出2023年「流程挖掘」魔力象限:6家廠商被評為上司者

3)通過發現、驗證自動化機會,改善業務流程自動化:業務流程自動已被大範圍應用,但在場景化落地方面一直存在難點,例如,無法精準找出自動化機會,自動化效率低下等。通過流程挖掘,可以輕松發現數字業務自動化的機會,并且模拟自動化流程提供營運資料。是以,很多RPA廠商将流程挖掘内置在産品中。

4)為彈性營運提供資料支援,加快數字化轉型程序:流程挖掘提供的全面、可視化資料對于組織的彈性營運來說至關重要。例如,建立客戶旅程地圖(互動事件分析),供應商旅程地圖(供應商互動事件分析),産品生命周期圖(詳細解讀産品環節中的各種事件)等,以幫助組織加快數字化轉型程序。

部分流程挖掘廠商介紹(排名不分先後)

Celonis:Celonis是魔力象限中的上司者。評估的産品是Celonis執行管理系統 (EMS) ,這是一個流程挖掘平台。Celonis EMS是一個容器化、基于微服務的雲平台。除了流程挖掘功能之外,還提供實時資料攝取、流資料、任務挖掘以及基于機器學習的流程模組化和模拟。Celonis EMS提供流程智能驅動的操作流,引導使用者操作或直接在源系統中自動執行流程挖掘操作。

SAP Signavio:SAP Signavio是魔力象限中的上司者。評估的流程挖掘産品是SAP Signavio Process Intelligence 和 SAP Signavio Process Insights,版本 16.6.0。兩者都是 SAP Signavio Process Transformation Suite的元件。2021年 3月,SAP 收購了 Signavio,這是一家專門在BPM/BPA和決策管理市場提供創新、易用産品的雲供應商。将 SAP Signavio 與 SAP 的業務流程智能部門相結合,增強了SAP幫助企業快速了解、改進、轉變和大規模管理其業務流程的能力。

微軟:微軟是魔力象限中的挑戰者。評估的流程挖掘産品是 Minit 5.6版和 Microsoft Power AutomateProcess Advisor。這兩種産品都隸屬于Power Platform。2022 年 3 月,微軟收購了Minit,是以本研究中的大部分評估,都是基于微軟的願景和 Minit 的執行力。微軟根據不同的層級分析複雜的流程。

Gartner釋出2023年「流程挖掘」魔力象限:6家廠商被評為上司者

IBM:IBM 是魔力象限中的挑戰者。評估的流程挖掘産品是 IBM Process Mining 版本 1.12.0.5。這也是IBM生态系統産品組合的一部分。Blueworks Live 是IBM的附加産品。IBM 于 2021 年 4 月通過收購myInvenio進入流程挖掘市場。這符合 IBM 的戰略,即為組織提供一站式 AI 驅動的業務自動化功能,包括流程挖掘、RPA、文檔處理、工作流和決策。

UiPath:是魔力象限中的挑戰者。評估的流程挖掘産品是UiPath Process Mining和Task Mining,版本2022.4 。兩者都是UiPath 業務自動化平台的元件。UiPath Communications Mining 和 UiPath Automation Hub 是該平台的附加元件。2019年,UiPath收購了 Process Gold,以補充其市場領先的 RPA 平台。該平台具有發現 RPA 實施機會以及對實施的機器人進行優化和監控的能力。這些多重互動的分析創造了新的見解并豐富了 UiPath超自動化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