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毛主席的女兒李讷,因為在一節音樂課上指出了教材的錯誤,老師很生氣,就對李讷說:“明天叫你爸爸過來,我要和他讨

作者:子越史話

1949年,毛主席的女兒李讷,因為在一節音樂課上指出了教材的錯誤,老師很生氣,就對李讷說:“明天叫你爸爸過來,我要和他讨論讨論。”

毛主席一生有許多兒女,但從小待在他身邊,由他親自撫養長大的隻有李讷一人。

李讷生于1940年,從小靈動可愛。在新中國還未成立的日子裡,由毛主席親自教她讀書寫字,她也因父親深厚的學識而受益。在那個年代裡,主席每天憂國憂民非常辛苦,但也會每天抽出時間來陪伴女兒。李讷的到來,也為主席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溫馨和幸福。

一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她已經九歲了,毛主席便将她送到了育英國小上學。因為聰明好學又知識儲備充足,直接從三年級開始上起。

至于李讷為什麼姓“李”而不是姓“毛”呢?那是因為毛主席在抗戰時期曾用過一個别名叫“李德勝”,而當時周恩來也化名為“胡必成”,寓意着中國革命成,戰鬥必勝。李讷就是随了他當時的姓。

而這個“讷”字也很有講究,本來意思是說人講話謹慎,将話憋在肚子中而不随意展示于人,像《論語》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曆史上記載王羲之,李廣這樣的人物時也都提到了他們從小寡言的特點。是以“李讷”這個名字,可是有深深的寓意和主席的期望在其中。

入學前,毛主席特地叮囑李讷,不要将自己是主席的女兒這個身份挂在嘴邊,不要和大家提自己的父親是誰,不要搞特殊化,要把心思都用在用功讀書上。要是有老師同學問起來爸爸是做什麼工作的,就說爸爸是農民,是勞工。

李讷從小聽話懂事,她優秀又謙遜,繼承了毛主席的許多品質,默默的将父親交代的話記在了心頭。她在學校裡一般不常說話,隻顧埋頭苦讀,每次考試都成績優秀,穩坐前幾名。學校裡也沒有任何人知道她的身份,日子過得普通又平靜。

直到有一天的一堂音樂課上,老師教大家唱歌的時候,别的同學都已經學的差不多能唱出來了,而李讷卻始終不張嘴。

音樂老師見了有些納悶,問她為什麼不跟着學呢?李讷鼓足勇氣告訴音樂老師,課本中的歌詞寫錯了,不應該是這樣唱的。老師起初覺得是因為孩子太小了,大概是從前聽大人唱過幾句,記錯了詞,便耐心的給她糾正:“沒有錯的,這許多年來大家都是這麼唱的。”

誰知李讷不依不饒,她和老師争論起來,她說她的爸爸從小教她的是“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而絕非是“沒有共産黨就沒有中國”,而她的爸爸是絕對不會錯的!

可這音樂課本上就是這樣寫的,音樂老師當年也是這樣學的,這個小娃娃的話自然不會被放在心上,一番争論無果,老師有些生氣,便令李讷把她父親叫到學校裡來。

李讷聽了左右為難,父親特地叮囑過不要讓大家知道她的身份,可是她是絕對相信父親的,不叫,不就等于承認父親錯了嗎?

回家以後,李讷看起來無精打采,好像有什麼心事一般,話更少了,飯也沒吃幾口,還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毛主席見了很擔心,問她是不是在學校裡遇到什麼困難了?是不是在學習上碰到什麼難題了?不要憋在心裡,有事情要記得告訴父親,父親來幫助她一起克服困難。

李讷聽了便将學校裡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主席,還因為委屈流下了眼淚,主席聽了哈哈大笑說:“沒錯的,就是新中國。爸爸這幾天忙,等過幾天有空了,我會去學校和老師講的。”

幾天後,主席隻帶了一個警衛員,悄悄地去了女兒的學校。校長見了大吃一驚,一時間慌張起來。主席叫他不必緊張,他是被學校老師給叫過來的。

校長聽了更是大驚失色,什麼老師有這樣大能耐,把主席都給叫到學校裡來了。主席和校長講述了一下那天的事情經過,但并沒有怪罪那位音樂老師,因為歌詞原來确實是這樣寫的,教材也是這樣編的,隻要以後大家能改過來就行,希望校長能幫忙代他跟老師解釋一下。

臨走前主席還特地叮囑了校長:這裡隻有李讷,沒有主席的女兒,即使是知道了她的身份也切記不要搞特殊化,要讓她和其他同學一樣。

1949年,毛主席的女兒李讷,因為在一節音樂課上指出了教材的錯誤,老師很生氣,就對李讷說:“明天叫你爸爸過來,我要和他讨
1949年,毛主席的女兒李讷,因為在一節音樂課上指出了教材的錯誤,老師很生氣,就對李讷說:“明天叫你爸爸過來,我要和他讨
1949年,毛主席的女兒李讷,因為在一節音樂課上指出了教材的錯誤,老師很生氣,就對李讷說:“明天叫你爸爸過來,我要和他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