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斯蘭極端組織是反人類的。可是大家想過伊斯蘭組織為什麼誕生。

日本,日本這個國家國土狹長,處在地震帶和火山帶上,這個地方曆史上充斥着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地震、火山噴發、海嘯無時無刻不讓日本群島的人們感到處在危機中。在數千年的發展史上,日本人逐漸對死亡、凋零等“喪”文化充滿敏感,由此還誕生了日本獨特的物哀美學。同時,這種環境給日本人帶來極大的民族危機感,形成了尚武的、集體主義的日本文化。

伊斯蘭極端組織是反人類的。可是大家想過伊斯蘭組織為什麼誕生。

(日本電影《啊!海軍》)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資本主義興起,市場必然是擴張性的,市場的擴張本質、日本文化尚武的傳統、民族危機感,終于在亞洲東部的這群島嶼上鑄就了一個侵略性空前的殘暴帝國,這一帝國在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最終走向極端,成為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之一,并在戰争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伊斯蘭極端組織是反人類的。可是大家想過伊斯蘭組織為什麼誕生。

讓我們把視角拉到遙遠的阿拉伯半島。這裡氣候惡劣、農業匮乏(沒水咋種地啊?)。商業卻十分繁榮。處在東西方交界處的阿拉伯半島天生就是最好的中轉站。這裡迎接着豐富的文化。

《古蘭經》與伊斯蘭教就誕生于此。而《古蘭經》作為伊斯蘭教的核心著作,和《聖經》一樣都闡述着本宗教的立意。如果我們翻開《古蘭經》,大體就會發現這樣的内容:“你們吃,你們喝,你們施舍,你們穿,隻要不浪費,不炫耀。謀求合法福利是主命後的主命。”“慈愛生物,蒙得真主的慈愛。”

這樣包容的、主張和平的内容,是怎麼和今天伊斯蘭極端勢力封建反動殺人如麻的行為扯上關系的呢?

我們回到今天吧。如今,阿拉伯世界,面對着遠比日本更加誇張的國際局勢。

(2003年美軍以“伊拉克研究化學武器”為借口,入侵伊拉克。圖為戰争中的伊拉克城市)

上世紀下半葉,阿拉伯成為美蘇争霸的競技場。這裡戰争頻發,經濟發展尤為困難,特别是阿拉伯人民飽受帝國主義争霸之苦。之後,蘇聯解體,美國為了維護地區霸權依然對阿拉伯世界的國家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戰争,伴随着戰争而來的還有經濟封鎖。

這是個令人無法呼吸的地方。阿拉伯世界的話語權幾乎不在他們自己手上了。這裡正在被邊緣化。美麗的阿拉伯,正在從世界上“消失”。

他們渴望着奪回自己的一切,為此不惜舉起屠刀。在大國輪番碾壓的中東沙漠,恐怖主義的黑暗浪潮終于被掀起。

“既然‘文明世界’的大國奪走了我的‘真主’,我的權利,那我不妨與文明世界為敵……”

多麼熟悉的台詞……

伊斯蘭極端組織是反人類的。可是大家想過伊斯蘭組織為什麼誕生。

(“你們自身也不過是權力意志,除此以外一切皆無!”)

血腥的、無情的、冷酷的競争,終于讓人失去了人樣,變成了殺人如麻的“鬼”。

當然,這樣的所謂“反抗”,就如同日本的法西斯主義者試圖“一億玉碎”來沖擊美國,重回過去野蠻的殖民時代,實作日本統治世界一樣,是逆曆史潮流而動,是不可能真正成功的。

但是,當所謂的“文明世界”在不斷的競争、傾軋中造就這樣的野蠻勢力時,所謂的“文明”難道不是一種諷刺?

1884年英國發生了著名的“海上食人案”。四個人在環境極其惡劣的海上,無所依靠,沒有食物。最終另外三個人不得不吃掉病弱的少年維生。在惡劣的環境裡,人性終于被扭曲。

而這海洋正是我們的“文明世界”。

不同的是,還有人,相信人類會覺醒,會砸碎資本主義的鎖鍊,會有逃出海的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