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推出美國版花呗?這項新業務可能比花呗更猛

财聯社3月29日訊(編輯 馬蘭)蘋果周二在美國推出了其預熱已久的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縮寫BNPL)服務,有望在美國BNPL行業啃下一塊大蛋糕。

蘋果表示,名為Apple Pay Later的服務将允許使用者将付款分成四筆,在六周内分期償還,且客戶不需要支付手續費或利息。特定使用者将先對這項服務進行試用,之後該服務才會在全美推廣。

這種付款模式與我們熟悉的信用卡以及花呗似乎有些雷同,同樣是先買先享受,但包含蘋果在内的BNPL提供商卻能打出零息零費的支付組合,相比于信用卡和花呗又似乎更加技高一籌。

人們也相當迷惑,BNPL商家提供融資卻不賺消費者的錢,它們究竟是靠什麼活下去?

抽零售商的成

傳統的消費貸之中,無論是信用卡還是花呗,其都是建立在收取客戶手續費和利息的盈利模型上。

像花呗一樣的消費貸,雖然有高達一個月的寬限期,但貸款人仍需要在下個月固定時間前還完整筆款項,或者選擇分期付款,但支付一定的手續費和利息。信用卡則在審批方面更嚴格一些,但基本邏輯仍和花呗相似。

然而,BNPL卻在底層邏輯上明顯差別于信用卡和花呗。它的盈利并不依靠貸款人,而是貸款人所購買商品的商家,即BNPL提供商向零售商收取手續費賺錢。

零售商能接受BNPL提供商抽成或手續費的一個關鍵理由在于:通過分期,消費者有意或無意地增加了自己的消費。零售商可以借此提高定價,或者推出包含更多商品的促銷,進而提升業績。

另一方面,相比于信用卡,BNPL的主要優勢在于其不收取利息且更容易獲得準許。且由于BNPL目前尚未在美國的征信機構中被正式列入評分标準,許多人将BNPL服務視為信用卡的低門檻替代品。

體量龐大的普通消費者願意将BNPL視作融資的新選擇,這種吸引力自然也成為零售商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因素。

撬動消費貸

易于獲批的模式,也讓BNPL迅速成為支付行業中的新貴。

據金融科技服務公司Provenir預測,2023年BNPL市場規模将達到1550億美元,到2027年則将達到7440億美元。其還認為,消費者和企業将越來越多的轉向BNPL,該行業也将改變我們這一世代對融資購買的思考方式。

這自然會有一些問題。瑞典BNPL巨頭Klarna的一名發言人曾解釋稱,該公司對使用者執行軟信用檢查,即參考客戶的信用報告,并自行評估客戶的信用風險。但客戶對BNPL的使用,不會影響到客戶本身的信用評分。

财務狀況不佳的貸款人,因為不嚴格信用稽核輕松獲得了貸款,而讓BNPL将風險累積在自己身上。雖然一些被拖欠的付款可以通過滞納金的方式挽回損失,但如果出現大量的壞賬,那對BNPL提供者來說将會是極大的危機。

不過,根據業内大型公司稱,風險是可控的。Klarna指出,其提供的信貸具有明确的還款計劃和負擔能力檢查。Clearpay則稱,客戶的初始支出限額很低,且如果出現了單筆付款違約,它就會暫停該賬戶,控制損失。

此外,BNPL提供者也稱正在積極參與客戶信用審查,對信用和負擔能力持續進行監測。

蘋果的威脅

與已經深耕BNPL多年的公司不同,蘋果版本的BNPL入局美國市場,更像是一次“收割”。

據蘋果稱,超過85%的美國零售商接受Apple Pay。這意味着蘋果的BNPL開局就自帶“富二代”光環,與那些白手起家的“窮小子”們直接拉開了距離。

英國投資平台AJ Bell的财務分析主管Danni Hewson表示,Apple Pay Later絕對會擊敗市場上的其他玩家,因為蘋果就是一個無處不在的品牌,它将削弱其他參與者的市場佔有率。

他的判斷不無道理,在蘋果宣布推出BNPL服務的周二,其BNPL競争對手Affirm股價下跌7.34%,涉足BNPL業務的Paypal股價也微跌0.82%。

然而,這也不代表蘋果可以高枕無憂。除了行業本身的格局之外,美國當下的大環境對信貸來說并不是很理想。

時至今日,美國仍陷在高通脹的泥淖之中,消費者不可避免地捂緊了錢包,即使BNPL再香,也架不住美國人對囊中羞澀的擔憂。再加上銀行業危機的陰影,大部分消費者對于花錢這件事變得更加謹慎。

D.A.Davidson分析師Christopher Brendler認為,在這種宏觀環境中,蘋果将謹慎行事,并很可能不尋找合作夥伴,而是直接自己承銷和收回貸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