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推出多模資料庫Lindorm AI引擎,打造AIGC資料基礎設施

作者:智東西
阿裡雲推出多模資料庫Lindorm AI引擎,打造AIGC資料基礎設施

智東西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3月25日報道,昨日,在北京召開的阿裡雲瑤池資料庫峰會上,阿裡雲宣布将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和雲原生資料倉庫AnalyticDB打通融合;同時推出全新多模資料庫Lindorm AI引擎,支援對非結構化資料進行智能分析和處理,進而打造AIGC(生成式AI)應用的資料基礎設施。

阿裡雲智能首席技術官周靖人說:“今天瑤池資料庫體系已經全面雲原生化,更有效利用雲上的彈性和計算資源,發揮雲的極緻能力。”阿裡雲資料庫産品事業部負責人李飛飛談道,在雲資料庫賽道上雲廠商具備先發優勢,以PolarDB為代表的瑤池資料庫正打造“雲原生+一站式”的資料管理與服務。

阿裡雲推出多模資料庫Lindorm AI引擎,打造AIGC資料基礎設施

會上,李飛飛接受了多家媒體的采訪。AIGC層出不窮的應用會對資料庫帶來什麼樣的挑戰?阿裡雲如何做準備?

李飛飛談到了三方面:一是運維管控層面智能化,調參、運維、檢測警告等各環節都會與AI和資料化加速深度融合;二是資料庫支援AIGC的應用,包括支援海量多模态資料處理、大模型導入和使用等;三是傳統關系型資料庫互動方式更自然化、智能化。

資料庫技術疊代40餘載,近年來雲資料庫對傳統資料庫市場發起了沖擊。以阿裡雲瑤池資料庫為例,其已連續3年進入Gartner全球資料庫上司者象限。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在峰會上所說:“傳統資料庫廠商逐漸失去了原有的霸主地位,而生于雲、長于雲、基于雲原生架構的資料庫開始成為市場的中堅力量。”

一、打通雲資料庫和數倉産品,推出多模資料庫Lindorm AI引擎

本次峰會,阿裡雲瑤池首次将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和雲原生資料倉庫AnalyticDB打通融合,形成“雲原生一體化”的HTAP(混合事務和分析處理)解決方案。

據悉,該方案為使用者提供統一入口,兼具資料處理與分析能力,能為使用者帶來一站式的資料庫使用體驗。基于某遊戲客戶的真實測算,相比其他方案,雲原生一體化HTAP方案以50%的成本提供了2倍性能。

阿裡雲推出多模資料庫Lindorm AI引擎,打造AIGC資料基礎設施

同時,阿裡雲還推出了全新多模資料庫Lindorm AI引擎,在資料庫内內建AI能力,對非結構化資料進行智能分析和處理,打造AIGC應用的資料基礎設施。僅需寫幾段SQL語言,就能在資料庫内完成模型的部署和推理,快速搭建起一個AI應用的平台。

以雲廠商為代表的雲原生資料庫正在崛起。阿裡雲瑤池資料庫連續3年進入Gartner全球資料庫上司者象限,且連續多年位居中國關系型資料庫市場佔有率第一位。

阿裡雲資料庫相關負責人稱,阿裡雲自研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開創性地采用了CPU、記憶體、存儲三層解耦技術,在提供金融級高可用、高可靠能力的基礎上,實作雲上資源秒級擴容;基于記憶體列存索引(IMCI)加持的處理分析一體化能力,實作分析百倍加速,一體化的實時事務處理和實時資料分析,極簡運維;還支援分布式事務、全局二級索引等重要特性。

目前瑤池資料庫已廣泛應用于政企市場,服務于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全國60%的省級醫保資訊平台、中國郵政、上海證券交易所、南方基金等金融、政務領域的标杆客戶。

二、牽手客戶和夥伴,加速發展雲資料庫産業生态

來自招商銀行、中國聯通、掌閱科技等領先企業代表,在峰會上分享了基于瑤池資料庫的數字化轉型實踐。

招商銀行總行資訊技術部資料治理團隊負責人楊鵬稱:“招商銀行攜手阿裡雲能有效洞察僵屍資産、備援資産等資料品質問題,助力全量資産可視化智能管理,提升業務部門用數效率,幫助我行實作降本增效。”

中國聯通則使用阿裡雲資料庫替換原有IT系統架構,支撐了超4.2億使用者、計費數量高達450億/天、20萬容器數量,打造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電信業務系統之一。

阿裡雲推出多模資料庫Lindorm AI引擎,打造AIGC資料基礎設施

MongoDB是業界最受歡迎的資料平台之一,阿裡雲已成為MongoDB在中國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最新版的MongoDB 7.0也将在阿裡雲上首發。

此外,阿裡雲還與全球流行的開源分析型資料庫ClickHouse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定,成為ClickHouse在中國獨家的雲服務提供商,并提供具備獨有企業能力的ClickHouse版本。

結語:資料成重要生産力要素,雲原生資料庫優勢凸顯

國産資料庫正步入快車道,在大資料及AI時代大展拳腳。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20年中國資料庫市場規模約為241億元,到2025年預計将增至688億元,市場空間巨大。

資料要素正在成為更重要的生産力要素,在數實融合、AIGC等新需求的驅動下,以阿裡雲瑤池為代表的雲原生資料庫就以高可靠、高可用、高性能,高彈性、自動化智能部署與運維等特征獲得市場青睐。

與此同時,國内雲資料庫發展仍屬于早期,如何加緊技術攻堅利用時代風口彎道超車,還需要在混戰中保持定力、堅持自主研發與創新,也需要業界制定更嚴格的把關标準。

繼續閱讀